“班长”捣乱的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20 02:07:39

“班长”捣乱的教育研究

班长怎么会捣乱,这是人们的第一反应。这事就发生在我的一节体育课上。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出来排队了,班长却和其他几个调皮的学生躲在课桌下面,影响了好多同学的情绪,使得队伍没有排好。

她究竟为什么会不排队的呢?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思想上对体育课不重视

体育课就是“玩”,这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我上课时,问过同学们“体育是什么课”,大部分学生回答说“玩玩的”、“老师带我们去玩”。这就是好多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的原因,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社会上根深蒂固的“重文轻体”风气,使得学生很难在思想上重视体育。

二、体育教师以往对待学生的态度不明确

农村学校的教学,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缺少很多教师,到现在还有很多代课教师参与教学。体育教师的欠缺尤为严重,好多学校没有体育教师,就算有也竞聘进城了。好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兼职的,他们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学校对他们上体育课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只是强调上课学生不出事故。所以兼职体育教师把学生带到场地就放羊,甚至有的老师不到场,就这样一节课就完了。这更加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专职教师自身对体育课的管理不严格。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上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有时没有准备,就上上队列课,课堂搞得很枯燥,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放任自由,采用“放羊式”教学,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

三、大环境氛围影响着她

学生在现行教育环境下,会把教学明显地分出主课、副课。现行的“考试制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所有的人都朝着“高考”这座独木桥挤过去,不由得学生自主选择,这也成了定势。上级考核学校教育把“主科”成绩放在首位,学校只能把体育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就连评“三好学生”中体育情况的权利也剥夺了,根本不考虑学生的体育情况。家长也不重视体育,只管学生“主课”成绩,体育成绩放一边。

四、“优秀生”的骄傲表现

正因为是班长,老师眼中的“优秀生”,在班级有许多“特权”。老师叫她发放作业、收作业、批改作业、出板报等等,体育课上留下来帮助主课老师做事情,造成她俨然是一名小“老师”的印象。给她的认识是“我可以不上体育课”。

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1.教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上课是一名老师的权利,谁也没有权力剥夺,法律赋予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我们要义正辞严的要求我们的权利,并且维护好我们的权利。作为专职的体育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向学校提出合理的要求,把“三好学生”评定中,体育方面的“好”要严格控制。自己平时要积极主动地上好课,强调自己课中的任务。只有严格按照体育教学计划,努力地上好每一节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按常规教学,学生才会慢慢地改变自己对体育的看法。

2.作好表率,用自己的热情感化学生

自己平时要着运动装,严格上好每一节课。自己参与学生的活动,广播操教学时,学生在烈日下,你也要在烈日下示范,用标准、规范、美丽的动作引领学生做好广播操。做游戏时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参与学生的游戏。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好”,他们就会更热情地参与活动。

3.对学生要有明确的奖励措施

对学生适当的处罚能起到一定的约束效果,但不能多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无所谓,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待学生还是应该以奖励为主,这样学生就会养成对体育课的热情。比如,我在教授学生做广播操时,要求学生认真做,做得好的、认真的同学,在操做完后可以做游戏,做得不认真的、不会做的就要继续练操,直到做好为止。这样每一个学生做得都很认真,因为他们都渴望做游戏。并且奖励一定要严格,不会做操的坚决让其练操。这样形成的常规后,学生就会把操做得很好,不会做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老师上课也会越来越轻松。

4.对学生有严格的体育规范要求

对学生上体育课要制定严格的规范。上体育课必须要让学生着运动装。上课按常规进行教学,比如四路纵队跑步,要求学生听信号依次跑出,其中明确自己跑自己的跑道,跑1-4道,跑过终点线后减速转弯,回来从第5道走过来,然后绕到后面排好。这种规范即使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两次课后也能做得很好。学生一旦知道了体育的规范后,就会养成好习惯,老师上课就会很自然。

5.建立严格的体育考勤制度

要准备一本点名册,每一次都要把不上体育课的学生记录下来。对不迟到、缺席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迟到、缺席的学生作相应的扣分措施。这样学生心中就会有一种体育制度,会做得好些。对每一节考勤会显得很麻烦,但只要一开始做好了,让学生养成常规后,可以慢慢地淡化,直至不需要再考勤了。

体育教学在现行大环境下,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困惑,要想搞得有声有色必须付出太多太多的努力,才能达成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强埠小学)

上一篇:农村小班化数学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让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