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白裤 第32期

时间:2022-10-20 01:24:09

在初级学院教书的Y分享了一个故事,说他之前教过一名来自邻里中学的学生。这名男孩子告诉周遭的老师同学自己来自莱佛士书院,前三个月试读等待普通水准成绩的期间,他不仅穿上白衣白裤还扣上莱佛士校徽到初院报道。Y和孩子的父母谈过,发现孩子不仅在学校如此,周末也喜欢穿上莱佛士校服到处闲逛。

觉得这个孩子很可怜。是什么样的一种教育观念让他变成这个样子,那么疯狂地想要成为莱佛士的学生,让白衣白裤主宰了他年轻生命的全部,以至于变得精神异常?

但是我还想问他,在穿上白衣白裤的那段时间里,他是不是感觉到自己仿佛长高了、有志气了、有信心了?是不是感觉别人看他的眼光也变得不一样,让他试过一次以后便陶醉在他人充满艳羡的眼光里,希望一次又一次体会那种快乐与满足?

校服,为了让大家看起来平等的穿着,结果变成了身份和实力的标志,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不平等。其实我心里面一点都不怪那个孩子,还记得自己中学和初院都有幸进入优秀的学府,开学以前领到新校服,心中的确有一种期待和骄傲。放学后和同学们穿着那辨识度高的校服,一起走在路上,确实也有过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我们的优越感。孩子们对校服的追求,或者就像是大人们对名牌、房子、汽车的追求一样,是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象征物。

这样的追求,得到的人会说是一种传统和精神的延续;得不到人的因为被隔离在外,或许会变成一种不平衡、不甘、不满。这世间所有的不快乐就是这一切点点滴滴、日以继夜的累积。你的我的,你拥有的我失去的,你占据的我放弃的,你代表的我冷眼旁观的……校服只是一切的开始罢了。

越是拥挤的都市,越是讲究功利、成绩优劣,越是与时间赛跑的都市,它里面居住的人,越需要沉迷于这样的追求里,不然这个都市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每个人都是放松的、安然的、无欲的,这个都市拿什么来向前冲呢?爱与幸福吗?就算是爱与幸福也要建立在某种基础上面,这个基础难道不是个人某种欲望的满足吗?

我们都在这样的漩涡里面打转,都想这是别人包括政府、学校、上司、同事、邻居、路人的错,害得自己不得脱身。怎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推手,让这台都市机器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不断向前迈进。你不推总有人在推,大家就都这么想着,没有人有后退的余地了,否则就会被都市机器抛弃,成为这个都市的弃儿。

所以在这都市机器里,如果有人还能够不为达成目的地向周遭的人表达爱心与友好;在纷纷扰扰你追我赶的生活里,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微笑,放低说话的语调,那么,请珍惜这个人的存在。在这样的都市机器里,如果自己还能够记得要这样子做,时时这样子提醒自己的话,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修为了。

而如果,周围能多一点这样子做的人,或许那个男孩就不需要穿上不属于他的白衣白裤,不需要活在保护色下面,寻找那并不存在的肯定。

[送你一杯茶]

在世俗的旋涡里,在名利的追逐中,最容易得到的是虚荣心的满足,而最容易迷失的,恰恰是我们最初的梦想与快乐。身着白衣白裤名校校服的男孩,他强烈的虚荣心在知情者的眼里也许有些病态可笑,但是,放眼我们的周围,为别人眼里的风光自己死撑活着的人难道会是少数吗?

不能输给别人,大概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仰。从小,家长就教育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学钢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也不能落下;别人学奥数,自己的孩子听不懂也得去上;别人上名校,难道自己的孩子就是上普通学校的命吗?在为孩子可以拼命付出的爱的背后,却是虚荣心在暗暗作怪。可是一心付出的父母却无辜得很,因为这是现实所迫,在如今这个以名利来衡量成功、衡量人生价值的社会里,不成功似乎就意味着不幸福。

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本来就是多元的,因为幸福和爱的体验并不是只有成功才能带来,一切靠诚实努力去追逐自己梦想的人都是应该被祝福并得到尊重的,而且,这样的人更能体验到幸福,因为他是受自己心灵的指引去做事的。

一直忘不了一位让人敬佩的妈妈所说的话,她是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母亲,当她的儿子当选为美国总统,人们向她表示祝贺说:“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她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世界的成长,教育的目的是幸福与爱的获得,那么,还是让教育回归于教育本身吧!

【文题延伸】幸福靠什么衡量、虚荣心、教育的回归……(平子)

上一篇:上善若水 第10期 下一篇:童话 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