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

时间:2022-10-20 11:41:01

浅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

摘 要:自信心、动机、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把自信心、动机、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认识到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促进研究者和广大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44-01

在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人的认知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个体内外信息的处理,但对认知过程有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可以说没有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就难以发挥最佳效果,两者是互相影响, 共同发挥作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作用的同时,还要不断激发非智力因素,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一、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是重视非智力因素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位。新课标提到: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人文性”第一次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被提出。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过多重视阅读、识字这些语文工具属性, 而包含在语文教学中丰富的人文性却被忽略了。人文性的提出, 正是还原了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学科的本来面目。教学过程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 正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体验, 使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品味与自我评析, 也让语文回归了人文性的本位。二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内在需要。

二、如何在语文课中培养非智力因素

(一)多手段陶冶学生情感

良好的情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朗读激感、讲读启感、写作抒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情感。

1.朗读激感。充分利用诗歌这种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余光中的《乡愁》等诗歌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人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和思念祖国的思想情感。2.讲读启感。情感总是伴随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产生的。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等文章的教学前,通过布置观察作业,增强对所学课文内容和背景的了解和认识,蓄积学生的情感。讲读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景物、人物等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中求知、学知,陶冶情操。3.写作抒感。注重通过日记和作文的教学,使学生抒发良好的情感。经常通过日常写作练习,突出家庭亲情、师生友情、同学友情这些永恒的写作主题,强化学生健康的情感意识,从而感受亲情、认识友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二)训练意志, 养成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学生学习差并不是智力方面不足, 而是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要与严格的常规训练相结合,要求仔仔细细读课文,认认真真写作业,规规矩矩做练习,在点点滴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练意志。另一面,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抓住时机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努力做得更好。

(三)关注积极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

每个学生都处在一定的教育环境当中,班级、学校的氛围都会对学生自律性、责任心等非智力因素产生重要影响,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创设成功体验教育情境。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时机,根据学生特点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喜悦。二是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互助小组。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特征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在小组中营造团结友爱、严谨治学、奋发进取的氛围,使各个个体都能在小组中感受荣耀、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利用同伴的影响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对语文的强烈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机。

总之,非智力因素是保障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诱导,施教得法,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有机融合,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程文.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J].文学教育,2012,(8).

[2]孙丽华.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讨[J]. 语文教学通讯,2012,(6).

[3]张日辉. 启动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学见实效[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2).

上一篇: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下一篇:教师与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