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自己”在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时间:2022-10-20 11:34:16

“表现自己”在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摘要:表现自己,是人以言行彰显自我的活动,是一个人的情感与意志、能力与性格、活力与勇气的积极展现和全面展示。表现自己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是个体生命尊严与幸福的本源性要求,是现代社会对未成年人每一个体的必然要求。表现自己是生命特性、成长方式和社会要求,是未成年人最珍贵的人格特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表现更为充分、全面和完整,促进每一个体更有表现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表现自己;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127―06

表现自己,是人全部生命的表白与体现,是生命的特性和成长方式,是活动,是生活本身,体现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表现自己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是个体生命尊严与幸福的本源性要求,是现代社会对未成年人每一个体的必然要求。其实现,简而言之,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和整体能力,使每一个体更具有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表现自己在个体健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1.表现自己:人之为人的生命特性和根本基础

“表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表示出来;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一个人的自身,其全部行为,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读什么书,交往什么样的朋友,等等,对于他人来说,都是其自身的表现,因而,一定意义上说,存在就是表现。在积极的表现活动中,显示了自我的全部存在。而表现意欲,这种隐含着自觉、积极主动的超越自我和现实的意欲,就是生命的成长。只有作为主体性的人,才会能动地表现。马克思指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①,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而包括人的生命感觉在内的生存现实,都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形成和变化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②他进一步指出,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③,人们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④并“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在于表现本身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⑥从这些论述可以知道,作为“自然存在物”即直接的、感性的人,他“自己的本质”,是他“自己的生命表现”;他的生命必须表现,借以确证自身生命的存在;生命表现必须有表现生命的客观对象存在,否则,生命的存在无从确证,从而个人自身也就不存在;因此,他必须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客体的合目的性的形式,才能现实地确证自己和感受自己、直观自身和享受自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深刻阐明了表现自己是人之为人的生命特性和根本基础。人是在自我创造的生存活动进程中创造、规定、发展自己的本性的。表现自己,是生命自身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和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个性才华的积极显示。

2.表现自己:人格的自我建构活动

表现自己是健全人格的自我塑造。人格心理学认为,自尊、自信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是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自尊与自信内在相连,尊严与价值密不可分,它们都取决于人的自我表现。自尊感和自信心是伴随着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其形成涉及内外两个方面。在外在因素中,评价是影响其形成的本质环节,而评价,也是基于表现。就内在因素而言,只有自我表现,人才能体会和领略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表现于外,更新于内,只有表现,才能超越,表现自己是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中介,自我实现的梦想要通过自己持续不断的表现活动来完成。认识自己,是在人的内心认识自己的全部存在,感觉、理解自己的特性,评价自己的见解、行动和品行;表现自己,是展示、体现、确证自身价值的本体性活动,以选择、话语、文字、行动为表现;实现自己,就是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黑格尔曾经指出:“人以两种方式获得这种对自己的意识:第一是以认识的方式,他必须在内心里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人心中有什么在活动,有什么在动荡和起作用,观照自己,形成对于自己的观念,把思考所发见为本质的东西凝固下来,而且在从他本身召唤出来的东西和从外在世界接受过来的东西之中,都只认出他自己。其次,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活动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⑦这就是说,人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自己,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创造。人需要表现,只有通过表现,或一篇作文、一幅画,或一次发言、一场比赛,人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露自己的全部观点、性格、意志、情感、才智和教养程度,同时来完成一种自我观照和自我整合,实现一种自我更新。表现意识应该成为个体人生观念、生命意识的一个核心要素。在表现自己的活动过程中,人格发展、变化、表现、更新,在个体生命内部悄然成长。

3.表现自己:创造性个性的表征和形成的重要因素

能动地表现自己,是一个人的情感与意志、能力与性格、活力与勇气的积极展现和全面展示。因而,表现自己,既是个体健全人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形成的内在途径。因为表现既是个体特性的综合呈现,同时又建构着新的人格特质。在表现自己的主体活动中,蕴涵着一种追求卓越的人格志向以及证明自我价值、锻炼自我能力的信念和希望。而个体表现,其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以自信心、好奇心、独立性、想象力等为要素的创造性人格。人可以在各个层面上表现自己,然而最重要的层面即具有社会价值方面的个性才华表现才是本质的表现,创造是表现的最高价值体现。在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德性、创造性、幸福感诸内涵的形成和发展中,创造性个性是现代人格的核心。培养我国大批的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从孩子做起,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质。201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六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自评创造性人格特征前三位依次是:想象与自我表现(74.9%)、自信心与合作意识(71.5%)、意志力与进取精神(68.7%)。⑧可见,“自我表现”是创造性人格特征最为重要的因素。创造性人格是一种积极而有活力的个性,表现自己,需要个体自身的信心和勇气、兴趣和才能等主体品质,以积极个性和整体能力为根基。少年儿童需要不断探寻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的某种理想,不断探索表现自己、实现自己的领域、途径和方式,逐渐养成积极的、有创造力的个性。

4.表现自己:个体成长中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表现自己是社会重视和社会赞许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曾把自我表现作为人格特质的六个维度之一,即应付社会环境的特质。他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感情、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总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群体中、在其他人中占有一定地位,即得到社会重视,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个体获得与其特征和能力相关联的社会重视,是其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能力与品质的良好的自我表现受到社会赞许和社会重视,可以显著促进和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象,给人以人格尊严的内心感受,并增强个体在群体的认可程度和重视程度。这种认可和重视还帮助个体发展独特的个人才能和品格,使生存状态随之更新。所有这些将使表现自己愈益成为个体成长中明确的意识,进入不断建构的轨道,生命因此活得精彩,才力因此发展更快,不断趋向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的理想人格境界。倘若一个人不善于表现自己,别人就容易忽略和轻视,认为其缺乏鲜明的个性,就连自己也无法认识自己的才华何在、潜能多大,从而影响到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外部评价与期待等个体自身及外部诸多因素的变化,不仅造成个人无能的自我感觉或自卑的个性倾向,也使自我生存环境恶劣和发展状态低迷,这种生存境遇和感受显然不会愉快。表现自己与个体的生存境遇和发展状态有着循环和反馈的关系。个体表现意识和表现能力的差别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最为明显而直接的因素。人对环境常常无能为力,然而有积极表现能力的人却可以通过个性才华的充分显现带来个性、能力的成长以及境遇的改观。这种积极表现自己的特质是活力和勇气的表征,是个体的生存境遇中的重大决定因素。表现自己这种生命意志和内在力量构成了个体成长中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5.表现自己:个体生命尊严与幸福的本源性要求

表现自己与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密切相关。

决定人的幸福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的个性才华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代表着人生的本质价值,这是产生幸福感的源泉,同时这里也存在自卑感产生的土壤。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幸福一体两面。表现自己、表达自己之所以与幸福感、自卑感紧密关联,其重要因素在于:其一,他人在场和其行为要受到他人的观察与评价从而影响自我评价和自我感受,这是人容易产生羞耻感、荣誉感的重要因素。其二,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对自我表现及自我感受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产生了诸如自豪、羞耻、羞愧、内疚、尴尬,忌妒等“自我意识情绪”,这种情绪和感受常常是内在的和不易消散的内隐记忆。杜夫海纳这样说过:“表现揭示我们,因为它使我们成为我们表现的东西。它在构成一个外部时创造了一个内部。因而才有一种内心生活的可能。”⑨个体以自己的表现作为衡量自身的尺度,在内心不停地感受和体验自我,观照和发现自我,反思和评价自我。其三,人的自我表现与其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和认可相关,关系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一般来说,人因表现出色而感觉良好,产生自我认同和自我悦纳。表现自己是人感受自由与享受幸福的生命要求。对自身价值与成就的良好体验是人的内在需求,这一点从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

因而,人渴望能够自发而真实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而绽放自我,必然使人感到自主、自在、自由和幸福。每一次的良好表现所体验到的愉悦,首先给人以自信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的气派和自由的感觉。表现自己是人的发展与人的幸福的实质要求。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表现自己往往存有偏见,大都喜欢内敛、含蓄、埋头苦读的孩子,而排斥那些“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和过于张扬的孩子。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的主体意识和思维的觉醒,个人及其才能表现受到重视,表现自己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人必须具备表现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勇于表现的积极价值观,有意识地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和大胆表现,才能成长并发展自己的才干。展示自己、表现自我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处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未成年人都必须努力发挥个性,学会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做到勇于表现、善于表现、能够表现。

二、促进儿童完整而全面地表现自己的现实路径

表现自己,是个体品性与能力的全部呈现,本质上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而完整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阐明,教育的实质和理想就在于使人的自我表现更为充分、全面和完整。他深刻地指出:“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⑩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表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而恰恰在这个阶段,由于应试压力,以分数论英雄,学生表现自己的领域非常狭窄。从学生来看,不少学生学习兴趣衰退,个性泯灭,厌学厌校。从教育部门来看,许多学校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侧重知识教学目标而相对忽视能力、技能和个性的培养,教育呈现同质化。这些现实问题不仅影响着未成年人个体的成长和幸福,而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培育孩子的表现意识和表现能力,应是当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努力的方向。

1.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和整体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表现自己作为个性的综合体现,蕴涵着素质教育的实质和精髓。因此,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塑造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培养未成年人的各项能力。

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评价方法,致力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树立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潜质、都能够获得发展的信念,形成在个体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加强音、体、美等薄弱环节的教学,改革课程和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施。要进一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改变学生单纯的知识学习和分数表现的生活成长状态,让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2.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所谓个性,心理学认为是个体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特征的总和,哲学则将其定义为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两者都指明了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的个性,这是一种由体力、精力、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既谈不上教学,也谈不上教育。”尊重个性意味着承认孩子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教育对象千姿百态,其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发展潜质是有所不同的,都有其独特性。个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因此,教育要珍视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个性,以顺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多样化人才的社会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由幸福的人的教育本质和教育理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指出:“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贯彻这一教育改革理念,就要改革“大一统”的教学制度,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因材施教,开发优势潜能,积极推行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模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打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力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细心呵护孩子的表现欲

表现自己,是未成年人的显著特性和最珍贵的人格特质,体现了率真、自由活泼的儿童天性和大胆勇敢的少年精神。关于表现,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指出:“它首先属于一个主体,是发出符号和自我外化的能力。因此,它首先需要有一种表现和传达的意志。”这也就是说,表现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和意识。儿童具有好表现的心理,年龄越小,这一特性越明显。如孩子们很高兴在他人面前唱歌跳舞来表现自己,一旦获得称赞,便会喜不自禁;看到新鲜事物或取得新的进步,孩子们也往往迫不及待地让父母知道,以获得表扬和赞赏。

孩子的这种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正当的情感反应,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满足和外部鼓励则推动他们以更大的兴致去学习新的东西,获得新的提高。

少年儿童是乐于表现的,他们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展露才华,更希望在展示中得到同伴和大人的表扬和赞赏。这是自我成长的动力。表现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是对孩子一生都非常有用的宝贵素质。成人世界要理解儿童的天性,不压抑儿童自然的表现欲,营造自由、愉悦的言说氛围与宽松开放的教育文化环境;要尊重儿童的表达,多鼓励和赏识,给予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思想见解的机会与基本自信;要适时引导孩子,以免其滋生虚荣心理,不合时宜地过度表现;要给予孩子广泛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机会,增强孩子的表现能力、自我抉择意识和自我担当勇气,注重让孩子从小养成利于自身发展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表达意识、创造意识,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并完善自己。

4.从小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与写的表达能力是个体能力的重要内涵,其重要性非常突出。尤其口头表达能力,反映了一个人自身的认识水平、分析水平、思维能力、阅读视野、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及社会关切度等综合素养。人的素质和能力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来展示的,别人也常常以此来对一个人做重要的评判。表达顺畅、表意清晰、有理性和说服力,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但是,这种“言说的智慧”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这项重要的能力培养在我们的教育中也被忽略。许多成人,许多孩子,在许多时候,不善言辞,缺乏当众发言的能力和自信心;不知道如何简略陈述自己的想法、观点、能力、优势和经验;逻辑思维混乱,表意不清或论述不深,等等。这些都与童年的训练缺乏有关。《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急需改进的,就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这项基本能力的普遍缺乏,主要缘于没有从小熏陶,因为考试不考,“说”基本流于自然发展状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授,缺乏讨论,考试主要以笔试为主,口试很少开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一个很大的失误和失策之处。

“说话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首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其实,俄罗斯人的能言善辩与注重培养和训练“说话能力”的优良教学传统和以口试为主的考试制度直接相关。他们认为,口试考试形式和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在俄罗斯学校里,教师偏爱口试,平时在课堂上也安排较多的课堂讨论,并看重学生对相关资料的了解程度、表达和论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逻辑思维能力。俄罗斯人的表达能力,也就是在这从小到大无数次口头考试的磨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美国学校把逻辑和说理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注重对学生进行公共说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话语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还提出了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

如六年级的公共说理重点在于区分“事实”和“想法”,七年级要求“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时所用的论据是否适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八年级要求的重点在于“评估文本的统一性、连贯性、逻辑以及内部的一致性和结构”,九到十年级的“说理评估”要求在说理中必须有对方意识等。俄罗斯和美国这种对学生说话能力和表达艺术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教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它表明,“说话能力”、公民理性素质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需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和磨练,这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国也要高度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并使之与人文素养、创新素养、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结合起来,通过日常教学、论坛平台、辩论赛等诸多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演练机会,并注意给每个孩子机会。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可以使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能够自然而自由地表达自己。教师、作文教学与考试都要为真实、真正的写作引领正确方向,避免假、大、空,让孩子们放开写出思想和情感、意境和童心,写出具体和独特,为以后的文字表达形成良好导向。

5.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兴趣所在,即天分所在,与个体生命的禀赋发展与创造、志趣与理想、情趣与幸福内在相连,从最早期的童年时代就应当注重培育。人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兴趣爱好,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科学家自述成功心得指出,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创新需要好奇心的驱动,需要学生有个性特长,这就需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使许多兴趣被扼杀在了童年。我们许多人经历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十几年读书历程,一路上下来仍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何在,不知道自己喜欢或适合哪类专业,即使在工作以后,仍然困惑、迷惘,整个人生因此也变得困顿不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天分与独特的禀赋,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当注重兴趣培养,以兴趣为起点,以兴趣促发展。教师要了解并正确对待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异特性能够得到持续地发展、发挥与表现。从小注重让儿童形成健康、高尚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也是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抵御某些不良影响的重要方式。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才智、才艺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以及保有少年儿童身上那种特有的自由活泼的欢乐情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及自由宽松的气息。因此,学校要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创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和特长、技能。这些年来,在家庭教育层面,许多家庭意识到特长的重要性,非常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让孩子学一项乐器或其他技艺。

其实,从学校的层面来看,学校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广泛挖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发展平台,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有机会显示天资,尝试展示自己或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找到最擅长的发展领域。学校还可以施行整班学习形式,通过开设知识课程与技能课程加强中小学生艺体教育和优秀的传统技艺学习,或以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的方式开展活动,这样对于家庭和学生来说,不仅便捷省力,而且集体氛围会使学习效果更好,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影响。

7.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素质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少年儿童的快乐课堂。从经验感受来看,我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其社会调查技能、实证研究能力以及具体细致、富于思辨的文字表述能力,普遍比较欠缺。这一显现于人们在大学及工作以后的缺陷,与中小学时期“社会化教育”、社会实践技能锻炼严重缺乏有关。目前,我国正积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引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常规化、课程化。中小学校要超越学校课堂学习的狭隘观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少年儿童充分接触大自然,了解现实社会及地域文化,使他们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掌握调查、分析、收集资料、画图表、写报告等技能,锻炼他们独立思考、条分缕析、推理论证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必备的基本素养。

8.注重闲暇给予

这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根本条件。只有自由空间,才会有自由心灵和自主探究。只有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才能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少年儿童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不是将时间空耗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之中。这一看似简单而基本的问题,牵涉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评价、教育方式、考试制度、管理理念与教育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的深刻问题。因此,素质教育需要不遗余力地向前推进。要彻底改变课堂灌、作业滥、考试多、管理死的痼疾,落实减负增效,营造舒展的童年生活状态,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进行自主学习和体验创造。

总之,表现是生命的本性,体现在万物的生长中,如同葵藿向日,人不断探寻并终将找到其性之所近、天赋所在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方式,或迟或早,人终将发现自己以及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表现自己,揭示了现实中以及人的成长中某种普遍的东西,某种经验和人生真谛。在生活中,每一个儿童都追求着表现,努力表现着,充满了表现的蓬勃生命活力,这种难能可贵的童年生命特质令人感动。正因为如此,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在于促进人的天赋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人的表现更为充分、全面和完整。

注释

①②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167―168、97、37、3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7页。

⑦[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9页。

⑧苏军:《应试教育阻碍创造力培养》,《文汇报》2010年9月30日。

⑨[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419、419页。

⑩[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83、184页。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3页。

汪嘉波:《从俄罗斯人能“侃”看口试》,《光明日报》2001年8月20日。

徐贲:《说理教育从小学开始》,《南方周末》2009年4月29日。

上一篇:《文选》陆善经注简论 下一篇:《诗》《书》成语与《周颂.振鹭》篇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