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类教学的革新

时间:2022-10-20 11:12:13

园林设计类教学的革新

1铜仁学院现有的设计类课程的现状

1.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园林设计类课程依然采用理论教授———实验布置———实验评分———期末考试,大部分教师重视课本理论,对学生平时训练关注较少,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2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的课堂教学多用多媒体讲授,理论与图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听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学生的想法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西部地区学校,由于美术功底较差,即使有较好的设计意图也很难通过图纸表现出来。现实中与课堂理论相联系的园林案例较少,学生的专业感性思维难以形成,教师主要通过设计作业了解学生的想法,师生之间得不到有效的沟通。

1.3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

园林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与实践紧密联系,只有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依据调查的结果进行设计,作品才有真实性。目前的情形是教师在进行设计实验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语言描述,人为构建设计环境,学生的印象较浅。其次,设计作品的优劣是受多方面的影响,功能性和实用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园林行业的发展,其设计内容朝着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地方性、功能性、人性化、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要使得课堂教育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必须和实践紧密的结合,与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接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应用复合型人才。从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品有些是过于夸大,内容繁杂,造价过高,不切合实际;有些作品则简单,达不到设计要求。

1.4对学生的考核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通过理论考核和设计实验相结合,理论考核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学生对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实验考核主要是布置9个园林设计实验,学生自行设计,通过手工绘图的方式,展现其设计水平和表达能力。这样的考核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较少,教师只能通过绘图的结果进行评语和打分,学生的设计水平难以提高。

2园林专业设计类岗位的需求现状

园林设计类课程要想紧跟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当前设计类岗位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施工及管理、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根据岗位特点,须对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设置相应的课程群,把理论与实践有效连接起来,在走向设计类岗位后,能较快进入岗位角色。

3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紧跟社会对行业的发展要求,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考评,把先进的设计思想体现出来,并利用手绘、计算机软件通过设计图纸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人文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注重学生德智的全面发展。

3.1明确培养目标,设置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铜仁学院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学资源有限,学生认知水平不高,为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不能照搬其它院校的培养目标,应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拟定。为此,铜仁学院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几大特点:(1)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2)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5)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把园林设计类岗位内容和程序引进课堂

园林设计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相接轨,必须把完整的园林项目引入课堂,按照企业的要求及设计程序,开展课堂练习,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程序。首先由教师为学生布置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其任务最好是学校周边拟建或是正在建设的设计项目,这样方便带领学生去现场实地进行考察,清楚地了解周边的环境和建设方的设计意图,使得学生便于理解,加深印象;其次,在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材料,自己设计方案图;第三,对方案图进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换身份,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对每一个方案图进行评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互相倾听设计构思;第四,绘制初评后的图后,再回到具体项目,综合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可行性、功能性、创新性,施工过程中的可达性及造价,进行最后评价;第五,在方案图确定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设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时的安排上,着重加强实践课的学时和学分,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在实践环节。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3.3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强化个性化培养

西部地方性院校,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个性化差异加大,接受知识的程度相差较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在理论的接受和实践技能表达方面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衡量,对于一些学生产生较强的自卑感,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环节方面,要求学生分组实验,让好学生与普通学生相互搭配,根据具体的项目展开不同的分工,分工后再进行任务的汇总。这样,团队协作进一步形成,学生之间呈现出互帮互助的局面,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得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

3.4教师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注重学生过程的考核

在进行课堂理论讲授时,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教师把课堂内容划分重点内容、熟悉内容、一般了解,对于了解的内容,学生在课下预习,不占用课堂时间;对于重点讲授内容,利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图片欣赏进行讲解,加深对其理解。在课堂讲授时,加强课堂提问,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入课堂,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进行阐述,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学生的考核中,课堂考核主要是对分组学生对理论的应用和课堂提问的回答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对于设计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参与的学生按照各自分工的内容及整体汇总进行考评,另外期末理论考试作为考评的环节,这样实行综合考评,学生所取得成绩才较为合理。

3.5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思路往往跟随教师的讲授,难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设计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一方面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授课方法如何,学生想学什么,学到什么,理论应用情况,根据学生的评价及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专业交流和由学生参与的专业座谈会,听取相关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和好的方法,集群体智慧,提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3.6加强实地考察,与企业开展定期的交流

在园林的实践环节,大多数院校提出了与企业开展有效的合作,把实践环节重点放在参与企业的项目中,通过在企业中开展定岗实习,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我校实习的学生或是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专业技能表现方面与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帮忙整理资料,搜集材料,或是做一些基本的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难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的自卑心理。因此,在大学的课堂教学,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展学生设计水平的基本工训练,加强不同类型园林设计,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把已设计的图纸和施工图对学生进行讲解,按照企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绘制。因此,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不能单靠企业来完成,参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校内的训练至关重要。

4结语

西部地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铜仁学院作为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院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相对落后,学生个体的差异化较大,如何把专业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探讨适合本地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考核的探讨,学习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兴趣逐步得到提高,设计类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进行全校的课外作品展中,收到了校领导及系领导的好评。在2010级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各方面的能力评价较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前几届有了较大提高。

虽然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在实园艺沙龙现代园艺2013年第12期践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设计图的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不高,一些学生专业素养及团队的写作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针对存在的不足,需继续探讨西部地区园林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作者:春喜 高宇琼 付素静 单位:铜仁学院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化学实验 下一篇:园林设计中空间营造手法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