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0 11:08:55

加味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结石47例,以三金汤为主方,根据不同临床特点适当加减药味或剂量。结果:痊愈29例(61.7%),好转12例(25.5%),无效6例(12.8%),总有效率87.2%。结论:加味三金汤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剂。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中医药疗法;加味三金汤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结石,其中原发的膀胱结石少见。笔者在临床中用自拟加味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4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47例,男31例(65.96%),女16例(34.04%),年龄21~77岁,输尿管结石22例,膀胱结石8例,肾结石17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腹部平片或(和)静脉肾盂造影等辅助检查证实。

治疗方法:加味三金汤基本方由3组药物组成:金钱草30~60g,海金沙15~30g清热解毒、通淋排石为一组;滑石10~15g,冬葵子10~15g消滞滑窍、利水通淋为一组;生内金10~15g,芒硝3~6g溶石化石、软坚通淋为一组。共奏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化石排石之功效。湿热加茵陈、虎杖;肾气虚加川断、胡桃肉;气血虚弱加黄芪、党参、当归;腰腹绞痛加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尿中带血加茅根炭;结石久不移动加炮山甲、王不留行、川牛膝;小便涩痛加琥珀末(冲服);口干加生地;气滞加广木香、桔梗、乌药。1剂/d,2次/d,10次1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对于急性肾绞痛者以解痉止痛为主,注射阿托品、哌替定;调护:宜大量饮水,适当运动,忌辛燥饮食。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体征消失,X线检查或B超等辅助检查证实结石消除;②有效:结石部分排出,或肾结石降入输尿管或输尿管结石降1个椎体以上;③无效:结石无移动、结石大小无变化。

结果

全部47例患者按疗效标准判定,痊愈29例(61.7%),好转12例(25.5%),无效6例(12.8%),总有效率87.2%。

例1:患者,男,27岁,2012年3月27日来诊。自诉1个月开始腰痛及小腹痛。经B超检查,右肾体积增大,肾盂肾盏扩张,右肾有8mm×9mm结石。诊断:右肾积水,右肾结石。现症:腰酸痛,大便时干时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蕴结下焦,治以加味三金汤。方药组成:金钱草60g,海金沙30g,生鸡内金15g,芒硝6g,滑石15g,冬葵子10g。服药20剂后复诊,诉自觉腹部有一物降至膀胱,现少腹胀痛,小便频,再在原方基础上加乌药,再服5剂。服第4剂时排出结石1块,疼痛当即缓解。B超显示结石影像消失。患者告愈。

例2:患者,女,67岁,2013年7月21日来诊。自诉有肾结石病史2年,曾进行多次体外震波碎石、排石治疗。B超提示,双肾区探及多个强光团后伴确切声影,右肾结石大小6mm×5mm,左肾结石大小8mm×4mm。血压155/95mmHg,小便常规:尿酸盐结晶(+++),红细胞满视野;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滑数,右侧肾区扣痛明显。患者虽年近古稀,但体质尚健,故用加味三金汤,加健脾益胃之品,如白术、淮山药、茯苓、枸杞等。加减服药30余剂,症状消失,肾B超检查及X线片均无异常,结石下。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淋证中“石淋”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肾和膀胱气化不利;或饮食失节,或因情志抑郁,工作劳累等引起气滞血瘀,由于湿热蕴积,结于肾及膀胱,尿液受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聚结,形成石淋。根据《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认为是“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证治要诀・淋闭》篇说:“气淋,气郁所致”。本病以肾虚为本,其标在于膀胱湿热蕴结,久积成瘀,结为沙石,阻滞水道。早期多属实证,以治标为主,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活血化瘀为法;若病延日久,热郁伤阴,湿遏阳气,或阴伤及气,可导致脾肾两虚,膀胱气化不利,故后期多兼加气虚、阴虚、肾虚等虚实夹杂之证,必须标本兼治。

在加味三金汤中,三金是指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药理研究显示,金钱草、海金沙含黄酮苷,能利尿排石,并有杀菌、镇痛作用。《采药志》云:“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金钱草能使小便呈酸性,使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海金沙能增加输尿管内压力,蠕动频率加快,有利于结石排出;鸡内金有消石化积之功,鸡内金能增强肌张力,具有助动作用;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能利窍,能清膀胱热结,通利水道,为治疗湿热淋证的常用药;冬葵子利水通淋,常与海金沙等同用,芒硝能泻下,软坚,清热。《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结石。”结石较大难以排出者。此时用芒硝,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综观全方,具清热利尿、排石化石之功,故服之收效甚佳。

上一篇:外伤脱位牙再植术52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