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成长,让梦想在蓝天翱翔

时间:2022-10-20 11:02:07

呵护成长,让梦想在蓝天翱翔

作者简介:

廖正非,女,汉族,四川省泸州市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用航空服务系航空服务专业专职教师,航空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1995――2004年在中国国际航空西南公司从事乘务员工作,2004年进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主编《客舱服务训练教程》,2009年主持四川省省级精品课“机上旅客服务”,曾获2008-2010年度院优秀教师。

十年前,我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一名乘务员,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那时,我觉得,越接近蓝天的地方,就越接近自己的梦想。工作的同时,我继续充电,攻读了硕士学位,因为我认为,越接近真理的地方,也就越接近梦想。后来,我选择脱下空姐制服,来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手执教鞭走上三尺讲台。这时我才发现,真正的梦想其实一直在我的心里,那就是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激荡心灵,描绘青春,让更多的人飞向蓝天。

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个疑问在心头升起:我能从得心应手的空乘职业人,成功转型为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吗?当时,我是两门核心课程《服务礼仪》和《机上旅客服务》的主讲教师。在课堂上,我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以专业的技术规范严格要求同学,以工作中的经验启迪他们思考,以热情和耐心陪他们走过面试失利的日子……

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届学生,看到两年的专业训练后,学生一个个从茫然无措变得落落大方,从青涩无知变得成熟稳重。看着他们一个个通过选拔,走上了空中乘务员和各类高端服务岗位,我慢慢地体味着做老师的感觉,感受到当老师的幸福。

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高职院校,我们尤其相信,每位学生都是一块陋石包裹的璞玉,一粒海蚌腹中的珍珠,他们的价值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去相信、去发掘,去打磨。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王艳的学生,她在入学面试的时候非常的不起眼,黑黑瘦瘦,也没有什么特长。而她所在的专业形象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入学之初都要经过严格的面试环节,王艳差点都没有通过面试。当时作为面试评委的我执意录取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孩,因为我发现她的眼睛特别的亮,闪烁着梦想的光芒,我愿意为她的梦想助一臂之力。

入学后,王艳果然在学习中表现出难得的执着和努力,一步一步地朝自己的梦想接近。随着她的努力,她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举手投足,形象气质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毕业在即,在经历了几次航空公司面试失利后,她对我说“廖老师,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啊?”

我鼓励她:“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闪光的一面,只要你继续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相信我,你的坚持和自信会感染你身边的每个人,包括你的面试官,也许你的好运就在下一场,你一定行!”就这样,王艳揣着她的航空梦,跌倒了再爬起来,永不放弃,终于被梦寐以求的航空公司录用,并在“南航新人秀”中勇夺四川省十佳,圆了自己的航空梦,也为学校增了光添了彩。

作为教师,见证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是做教师最大的幸福。而在帮助他们追逐梦想的时候,我越来越真实地触摸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育人梦”。

百年话沧桑,千秋家国梦。“家国梦”与“育人梦”紧密相联,它象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追求。有了“育人梦”的实现,才有“家国梦”的圆满。万千春蚕谱写育人梦,职教战线勾勒“职教梦”,每所职业院校也都在为着这个梦想不断努力着,进取着。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深的航空情节和教师情节将在成都航院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中国梦,职教梦,我的梦,是希望,是期盼,更是力量。

上一篇:大气氟污染的植物监测的研究 下一篇:那山这海有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