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及完善

时间:2022-10-20 10:06:52

略论我国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及完善

一、破产财产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107条第2款规定:“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第30条规定:“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为债务人财产”。因此,所谓破产财产就是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

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破产财产清偿顺序

法律上的破产,是指处理经济上破产时债务如何清偿的一种法律制度,即对丧失清偿能力的债务人,经法院审理与监督,强制清算其全部财产,公平清偿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因此,就破产清算而言,它的实质就是债务人财产的分配问题。

关于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主要见于我国《企业破产法》第 113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这就确定了在我国处理破产案件时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即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劳动债权;(二)社会保险和国家税款;(三)普通债权。另外,《企业破产法》规定设定担保物权的破产债权具有优先受偿性。《企业破产法》第109条规定:“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第110条规定:“享有本法第109条规定权利的债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利未能完全受偿的,其未受偿的债权作为普通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其债权作为普通债权”。这种设定担保权的破产债权具有优先受偿性,一般称为别除权。但别除权的行使有例外,《企业破产法》第132条规定:“本法施行后,破产人在本法公布之日前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依照本法第113条的规定清偿后不足以清偿的部分,以本法第109条规定的特定财产优先于对该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受偿”。根据该条规定,在《企业破产法》公布之前,职工工资等具有优先于特定财产上的担保权受偿的权利。

因此,从上述规定看,我国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是:(一)设定财产担保的担保债权;(二)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三)劳动债权;(四)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税款;(五)普通债权。

三、制度设计中的缺憾――特殊侵权之债的受偿顺序问题

现实中的问题比法律的规定要复杂和繁琐得多。其实劳动债权在性质上仍然属于普通债权,但从保护劳动者和维护人权的需要考虑,有必要使劳动债权有优先于一般债权而受偿的地位,因此,在《企业破产法》中劳动债权优先于社会保险费、国家税款以及普通债权受偿。同样,从性质上讲,侵权之债属于普通债权也没有疑问,但是从人道主义以及公平正义的观念出发,有必要对特殊侵权之债作出例外规定。特殊侵权之债一般应包含以下两点:(一)侵权行为是由破产企业所实施的;(二)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一方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般应达到使该家庭丧失生活来源的程度。既然劳动债权能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那么为什么特殊侵权之债就不能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呢?从后果上讲,特殊侵权之债往往比职工不能拿到工资、保险、福利等更为严重,因为,职工仍然有劳动的能力也就有从其他地方通过劳动而取得劳动报酬的机会,从而维持正常的生活,而特殊侵权之债则使被侵权人丧失了劳动能力从而使被侵权的家庭丧失了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因此,从人道主义和维护人权的角度出发,特殊侵权之债更有必要优先于普通债权而优先受偿。

特殊侵权之债优先于普通债权优先受偿是毫无疑问的,那么,特殊侵权之债与担保债权的清偿顺序又是怎样的?笔者认为,特殊侵权之债同样的要优先于担保债权,这主要是从两者之间的性质和地位考虑的。首先,特殊侵权之债优先受偿的实现是该被侵权家庭赖以继续生活的物质前提,而担保债权的实现并不一定攸关该担保债权人的存亡,因此,特殊侵权之债的实现更为迫切和必要。其次,特殊侵权之债的受偿数额一般较小并不影响担保债权的实现,如果优先于特殊侵权之债受偿,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担保债权受偿之后破产财产所剩无几不能保证特殊侵权之债的受偿的情况。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债权之所以在担保债权之后受偿,是因为企业职工众多,职工工资福利保险等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如果劳动债权优先于担保债权的受偿必然会影响到担保债权的实现,影响到交易的安全。而特殊侵权之债由于侵权行为往往可能只侵害了一个自然人,产生的损害赔偿也就相应的少很多。

综上,从维护人权和人道主义出发,有必要对特殊侵权之债的受偿顺序作出必要的调整,通过法律或者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特殊侵权之债优先于担保债权受偿,这样更能体现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上一篇:构建“四抓四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下一篇:刍议完善军人津贴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