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尔到比尔

时间:2022-10-20 09:55:57

一、当前中职生榜样调查

笔者供职于浙江一所中等职业中学,长期从事政治课的教学工作。2009年在高一新生中开展了一次“比尔・盖茨、保尔・柯察金,袁隆平等科学家,刘翔、姚明、成龙等文体明星,你更崇拜谁?”的问卷调查,目的是想了解当代中职生心目中的榜样及其所推崇的榜样品质。调查结果显示:44%的学生选择了比尔・盖茨,8%选择保尔,12%选择科学家,36%选择文体明星。结果出人意料,现在的青少年更多记住的是偶像,而不再是我们政治课本上、媒体中极力宣传的榜样。当他们说起偶像,可谓滔滔不绝:职场精英如比尔・盖茨、李嘉诚;文体明星如刘翔、姚明、周杰伦、周星驰、成龙等等。正如网络中曾流传的顺口溜:“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

二、当前中职生榜样现状分析

学生心目中榜样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的变迁,这使得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早在20世纪初,随着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国热播,就引起以大学生和青年人为主体的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争论的主题是:“保尔与比尔(比尔・盖茨)谁更伟大?”“时代更需要保尔还是比尔?”,其后又有关于“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等争论,表明青年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更确切地说是偶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着变化。

所谓榜样教育,即是以先进的典型人物为榜样,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使学生从他们的事迹中受到启迪和鼓舞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政治课教学中一向占据着重要地位。运用榜样进行行为教育很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好榜样教育,定将对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放弃榜样教育,要通过它来整合社会的思想,凝聚民族力量,形成“见贤思齐”的优良传统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因此,面对新形势,政治教学中的榜样教育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时期榜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德育作用。

三、政治教学中的榜样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1.首先在榜样的选取上要与时俱进

(1)选取的榜样应具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因此,在榜样的选取上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北京公交车司机李素丽、苦学苦练技术创新的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工人许振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四川山区邮递员王顺友、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的大学生洪战辉、艰难创业热心公益事业的比尔・盖茨、勇于科技创新献身航天事业的“神舟飞船”团队、廉洁自律克已奉公的国家干部孔繁森、忠诚履职勇敢无畏的好警察任长霞、积极打假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王海等等都可以是我们选取的对象。这些榜样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并能引领时代风尚,推动社会发展,他们的事迹对当代中职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起到推动作用。

(2)选取的榜样应为中职学生所熟悉。选榜样要选中职学生熟悉的人,越具体越熟悉的人对学生的影响越直接,也越见效。教育本身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教育效果的取得最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其前提就是教育认同。完美的、高不可攀的榜样往往会让中职生望而生畏,可敬而不可亲,进而不可学,中职生选取的榜样可以是他们熟悉的文体明星、职场精英,甚至就是他们身边的父母、亲戚、朋友、学长。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相比,学习任务不重,业余时间更多地参与文体活动,他们接触更多的是一些文体明星, 因为熟悉了解这些人物,觉得可亲,易于认同他们身上的某些优秀品质,进而去模仿、践行,这不正是榜样教育要达到的效果吗?所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榜样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选取的榜样应具有针对性。要适当选取职场榜样。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三年后要走向职场,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在榜样教育中选取职场成功人士对其更具有吸引力和可学性。榜样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标杆,尤其是职场榜样的成功经验、优秀品质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借鉴性和指导性,当然在榜样的选取上要避免功利化、庸俗化的选择。既要选取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等财富精英,更要选取李素丽、许虎、许振超等立足本职的普通劳动者。对于中职生来说,本校、本专业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们成功的职场经历尤其具有说服力,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4)选取的榜样应具有可及性。以往我们所树立的榜样,他们大多数的品德和精神无疑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们不得不否认,在宣传中,一些典型被习惯性地打造成高大全的形象,甚至被拔高到大多数人只能仰视而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样的典型在被人们敬而远之的同时,也失去了真正的引导作用。榜样在某种程度上是样板,是学生的行动目标,因此,榜样的选择不要脱离广大中职生生活与学习的现实状况,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差距界定得越合理,实现榜样目标的希望就越大,其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榜样作用的发挥也就越明显。

(5)选取榜样应重视生命价值。在榜样教育过程中,不应以生命和健康的奉献为宣传主旨,应该提倡生命价值的崇高,并强调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学生个体都能注重自身的生命价值,以健康的身心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我国,长期以来,未成年学生投身抗灾抢险、绝地营救或与侵害他人的暴力犯罪行为作斗争被当做见义勇为的美德大加提倡和鼓励,催生出一个个小烈士、小残疾人。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对未成年人权益尤其是生命权、健康权的保护,中职生年龄分布大多在16-18岁之间,基本上都属于未成年人,因此在选取榜样时应体现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变力所不及的见义勇为为力所能及的见义智为。

(6)选取的榜样应具有继承性。与时俱进的继承,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传统,相反的,一些传统榜样比如:保尔・柯察金、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身上体现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是跨越时空的,永不过时的,所以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能割裂传统,确立新榜样并不是全盘否定老榜样,传统榜样与新时代榜样应互补并存,科学的做法是挖掘传统榜样身上恒久的精神力量,赋予其时代精神。笔者曾经在学生中开展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学雷锋?怎样学雷锋”的讨论,在以往的榜样教育下,学生心目中的学雷锋就是做好事,这是很片面的。通过讨论,就是要让学生去发掘雷锋身上的时代精神,让雷锋精神与时代潮流合拍,认识到雷锋精神不仅集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而且在改善和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激励代代青年奋发有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

不仅在榜样的选取上要与时俱进,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更要与时俱进,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榜样教育。

(1)榜样教育要内涵丰富切忌形式化。传统榜样教育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知识表述和说教式的口号发动上,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主体内化时,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这样的榜样教育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在取得学生主体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要提高实效,首先要营造学习榜样的氛围:先让学生有一个接触、熟悉、亲近榜样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去发现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取得心理认同进而改变行为认知。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对比尔・盖茨的学习,许多学生最初只是因为其世界首富的身份而心生羡慕,很少会关注其成功前的创业艰难以及成功后的乐善好施。这就需要挖掘榜样的事迹内涵,并引导学生学习榜样优秀的品质,而不是留于功利的表面。

(2)榜样教育要注重实践切忌灌输。传统榜样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且多以理论灌输为主,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由外到内的说理灌输,对榜样的学习要求整齐划一,不是从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出发,缺乏对青少年内心世界及心理需求的了解和沟通,忽视学生的情感认同度和心理体认程度,而情感认同度和心理体认程度正是榜样教育有效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要使榜样教育真正有效,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度和心理体认程度,也就必须要改变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榜样教育方式,采用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

(3)榜样教育要务实切忌神化、庸俗化。榜样教育不是高大全的圣人教育,十全十美的榜样只能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从而缺乏可学性。一个血肉丰满的平民楷模比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偶像更能得到学生认同, “跳一跳够得到”。事实是,也只有一步步登高,才能走向纯粹和崇高,神化榜样只能适得其反。

榜样的教育更不能庸俗化,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一些榜样,人们往往会做出庸俗、功利的判断,从80年代“大学生张华该不该救老农”到如今“湖北荆州大学生救落水儿童牺牲三人值不值?”,都折射出社会上某些人庸俗的功利的心态,在中职业学生中的榜样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避免这一点: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既要学习比尔、李嘉诚、马云这样的创新创业人才,更要学习保尔、张华、荆州大学生们这样的道德楷模。

榜样教育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成为中职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中职学校政治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与时俱进,改善榜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浅谈以人为本的创新性教育管理 下一篇:旅游专业餐饮服务课程教学一体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