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融合

时间:2022-10-20 09:32:12

探讨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融合

摘要: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是现今较为常见的一些主要唱法,每一种唱法都具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其中,美声唱法具有完整的歌唱理论及训练方法。美声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对于演唱者也具有较高的标准与要求,但若要不断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其他唱法相融合。

关键词:美声唱法 其他唱法 融合

声乐的主要唱法集中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上,而美声唱法多给人以庄重、完整、严谨、系统的印象,若从传统的角度看来,认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或者流行唱法是完全不同的,但现今而言,随着人们对于声乐欣赏的标准不断提高,许多作曲家已逐渐尝试将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相融合,将2种或者2种以上的唱法归结于同一项创作中。而这种融合也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完美结果,不同的唱法融合后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歌曲感受,在相互取长补短中,带给人们另一种美学享受。

一、美声唱法及其风格特点

美声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且初始于17世纪。提到美声唱法,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意大利、俄罗斯,想到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等,其中以帕瓦罗蒂等著名的歌唱家为代表,并在后期逐渐流行至多个国家,例如西班牙、俄罗斯等等。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音质饱满、音色流畅、声音洪亮等方面。一直以来作为声乐发展中的“领导”,为其他演唱方法提供了许多的演唱经验与指导。美声唱法具有独特性,也具有流行性,在后期的发展中美声唱法的完整性及系统性得到不断的提高,在全球各地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也是美声唱法能沿袭至今的原因。美声唱法与人体生理机能相符合,在发声的过程中,需注意呼吸方法的科学性,遵循人体的运作机理,避免对声带造成一定的损伤。这就意味着美声唱法对于演唱者而言是具有极高的要求。

有学者认为,美声唱法的完善性、系统性与科学性是其他唱法不可比拟的,其有效的奠定了美声唱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在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融合过程中,美声唱法仍展示了其独特的特征,详细内容进行了如下叙述:1.共鸣位置大多在鼻腔以上,整体声音给人以明亮、结实与立体的感受。2.上下贯通、气息深厚,歌唱过程中声音洪亮饱满,具有较强的力度可塑性。3.因欧洲部分国家语言发音多依靠舌根与软腭,因此在发音时口型较圆,所发出的声音音量较大、给人以浑厚、共鸣充分的感受,且发音过程流畅,字与字之间的过渡极为自然平稳。

二、关于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融合趋势

将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相融合,一方面满足了现在社会人们对于各项声乐创作的审美要求,避免了人们的听觉疲劳,同时又因为各项唱法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使得不同唱法之间的相融合成为可能。简单说来,虽然在唱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唱法在本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例如对于演唱者而言,不论是哪一类演唱法都要求其具有高标准的音乐素养与文化素养,同时音乐气质也是其在舞台上能够尽情展示自我的必要因素。对于歌唱时的呼吸与共鸣问题而言,不论是何种唱法都要求演唱者能够调整好自己的气息,掌握每一个歌唱音节,咬字清晰准确。例如对于歌唱环节而言,不同的唱法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单就发声这一项而言,不同的唱法可以带来发声技术的转变,进而实现发声技术之间的交融。

(一)美声与通俗唱法的结合

与美声唱法比较来说,通俗唱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编曲上,通俗唱法往往具有活跃轻快的特点。若将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则实现了严肃与活跃相结合、庄重与欢快相结合,可以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融合过程中,可借鉴通俗唱法的编曲,对美声唱法进行创新研究。通过科学的结合,将美声演唱变得多元化,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例如青年人群,让更多音乐爱好者为之着迷。

(二)美声与民族唱法结合

与民族唱法比较而言,美声唱法可被视为外来的音乐演唱形式,若想让我国国民能够更自然的接受美声,那么将其与民族唱法相结合也是必然之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民族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使得美声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选择性,使得美声唱法逐渐变得丰富、有民族特色,以满足我国更多国民的审美。但由于我国的民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想要将其融合还需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一定的经验、沉淀精华,进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笔者以江苏名歌《茉莉花》为例,演唱者可尝试以美声唱法进行演唱,同时融汇《茉莉花》的主要演唱思想,实现中西合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更多的民众能够逐渐接受美声这一唱法,并感受美声与民族唱法相融合所带来的美感。

(三)美声与其他演唱形式的结合

可以这样认为,美声演唱后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气场庞大、庄重严肃。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往往这种过于严肃的表演形式不能满足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于音乐的欣赏。因此,可以将美声与其他唱法相融合认为是美声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美声唱法既能汲取其他唱法的特点,其他唱法又能汲取美声唱法的特征。以英国著名歌唱家莎拉布莱曼为例,其层架古典美声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改变了人们对于美声严肃、庄重的认知,并受到许多青年人的青睐和喜欢。除此之外,美声唱法可以尝试与更多其他唱法相融合,或许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听觉效果。

三、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交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将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相互融合后,美学唱法的庄重性将受到一定的改变,亦或变得轻快、亦或变得平和。这为美声的发展或者其他唱法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新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唱法融合不当,则会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唱法融合都带来不好的影响,影响相互的融合,甚至是破坏了之间的融合。笔者对于其中所需的注意点进行了如下分析研究:

(一)个性唱法的融合

每一种唱法都具备其独特的魅力及艺术衡量标准,以美声唱法为例,其十分看重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与规范性,并以声乐共鸣及掩盖作为关键问题。以民族唱法为例,其十分看重演唱者的发音是否自然清新,是否具有民族特色。以通俗唱法为例,对于演唱者的发音或者演唱技巧则无需十分规范,甚至会鼓励演唱者随性表演。由此可见,每一种不同的唱法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要求的。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未掌握好自身的演唱风格,同时盲目的加入其他的演唱风格,那么会使得整体的融合过程“不着调”,并丧失了原本的美感,破坏了原有的演唱魅力。因此,对于唱法融合而言,对于演唱者是具有较高的要求的。这就要求演唱者只有在掌握了自己擅长的演唱风格后才能尝试与其他演唱风格相融合,并在多次尝试后,不断的提高自己对于另一个融合唱法的感悟,而后将融合后的演唱风格以流畅、熟练、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音乐质量的保证

若演唱者能够熟练的掌握相融合的唱法技巧,再加以优质的音乐质量,那么会给听众带来浑然天成的音乐享受。但如若演唱者只具备熟练的演唱技巧,却不遵循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随意的进行音乐制作,那么最终结果只能是丧失音乐原有的目的,制造出粗制、毫无美感的音乐作品。长期以往,不仅会使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融合的可行性受到质疑,同时也会对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滞这是需要极力避免的。这就要求每一位音乐创作者需掌握各个唱法的要领,而后再加以结合。

四、结语

一直以来,美学唱法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与完善性的一类演唱方法。对于其他的唱法而言,可以从美声唱法中汲取到许多的演唱经验,对于其他唱法的发展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声唱法也进行了一定的新的“改造”,在其原有的完美性上添加了一定的个性化元素,形成了新的演唱风格与特点,转变成了一种新的值得欣赏的“融合体”音乐。但在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结合过程中,我们对于演唱者及音乐制作具有较高的标准,以避免降低新“融合音乐”的品质,改变人们对于“融合音乐”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张晓琰.浅谈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联系与区别[J].黄河之声,2012,(12).

[2]李人亮.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位置与其他唱法的区别[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03).

[3]林少华.关于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融合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20).

上一篇:肖雪:让音乐叫醒你的耳朵 下一篇: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