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胃动力不足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0 09:09:15

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胃动力不足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D)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胃泌素(GAS)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改善胃动力不足的机理。方法:8例运动障碍型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吗丁啉和西沙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痞满证分级组间比较P>.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

关键词 针刺枳实消痞汤胃动力不足DMTGAS

功能性消化不良(D)是一种胃肠道的功能性疾病无器质性改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上以运动障碍型最为常见多由胃动力不足导致。胃肠激素可以多途径调节胃肠动力其中胃动素(MT)、胃泌素(GAS)在胃肠运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的MT、GAS的变化可反映胃肠运动机能状况。

我科于7年1月~8年6月对例运动障碍型D患者进行了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MT、GAS的改变情况现报告如下。

方法资料

一般资料:8例均为我院门诊运动障碍型D患者将其按就诊次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例平均年龄6.±7.5岁平均病程7.89±1.87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例;平均年龄8.±5.5岁平均病程8.16±.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P>. 5表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

针刺治疗:①患者仰卧位取双侧天枢、合谷、足三里。②患者俯卧位取双侧脾俞、胃俞、大肠俞。上述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mm×mm华佗牌不锈钢一次性豪针直刺1~1.寸得气后接通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一个插头的两端采用直流电疏密波频率/1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分钟后出针。以上组穴位交替进行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天连续治疗个疗程。

枳实消痞汤治疗:①基本方组成:干姜g炙甘草6g麦芽6g茯苓6g白术6g半夏9g党参9g炙厚朴1g枳实15g黄连6g。②辨证加减:脾胃气虚型的以本方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脾肾阳虚型的以本方合理中汤加减;脾胃湿热型合三黄泻心汤加减;气阴两虚型的合麦门冬汤加减。③内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次内服分别于早、中、晚餐前给予枳实消痞汤各1 ml连续服用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日连服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mg

以上均每天次于早、中、晚餐后分钟口服治疗期间不用其他任何与胃相关的药物。连续服用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日连服个疗程。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清淡饮食忌食酸、冷、烟、酒及辛辣食物及浓茶等。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罗马II体系标淮D的诊断标准及1988年芝加哥NUD专题国际会议对运动障碍型D临床特点制定以下诊断标准:①持续性或反复性以上腹部为中心的疼痛不适。②主要症状为腹胀、早饱、嗳气、恶心。③症状与排便和(或)粪便性状改变无关。④经内镜等常规检查排除与症状有关的器质性疾病。⑤上述症状在近1个月内至少出现1周但无需连续。

中医轻重分级诊断标准:痞满证的诊断采用卫生部药政局痞满证的轻重分级诊断。①+:过饱进食后偶有胃部饱胀不适感、持续时间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运动障碍型D西医诊断标准的自愿者且能配合治疗者。

排除标准: ①食管、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②肝、胆、脾、胰疾病及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心、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③年龄小于18岁及大于65岁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精神病患者。⑥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疗效标准:①痞满证分级评分:将患者进行痞满症分级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五级分别以~分计分来比较治疗前后分级变化。

②临床疗效:痞满证分级减少为有效、症状消失为治愈、没有变化为无效。

血液中胃动素与胃泌素的检测方法:MT试剂盒及GAS试剂盒将分别从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和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购得。静脉采血ml分装于个试管中I管ml管中预置μl1%EDTA和μl抑肽酶充分混匀℃离心取血浆放-℃保存待测MT;II管ml离心15分钟取血清-℃保存待测GAS。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软件包分析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分级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治疗前组间比较P>.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

两组日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表显示观察组例患者中显效8例占7%;好转9例占.5%;无效例占7.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例患者中显效18例占5%;好转15例占%;无效6例占15%;总有效率为85%。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中MT、GAS含量比较(见表)。

表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MT、GAS含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两组患者分别经相应治疗后其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讨 论

胃肠动力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以胃排空延迟和小肠推进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病证它是众多功能性消化道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8%的D存在胃肠动力障碍而胃动力不足是导致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关系密切其中MT、GAS在胃肠运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MT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内分泌细胞空腹状态下呈周期性释放属于兴奋胃肠运动的脑肠肽它是启动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肌电复合运动(MMC)Ⅲ期的重要激素。而MMCIII期被认为是胃肠道“清道夫”能有效清除食糜、残渣以及不能消化的固形成分。GAS主要由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开放型G细胞分泌亦属于兴奋胃肠运动的脑肠肽。GAS作为消化期激素之一能刺激胃肠运动它可破坏自发和MT诱发的MMCIII相活动使空腹样胃肠运动转变成食后样运动[56]。

D多属中医学“痞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胃肠运动功能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气机紊乱则可导致脾病和胃病。或脾胃同病胃气不降则糟粕不能下行表现脘腹胀痛或便秘;胃不降反升则发生呕吐、嗳气、反胃。当以行气健脾、消痞除满为治疗原则。本研究采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运动障碍型D结果表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此疗法对运动障碍型D患者血液中MT、GAS含量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针刺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最终使胃肠气机调畅。合谷为手阳明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合穴天枢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幕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以上穴位交替使用调畅胃肠气机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枳实消痞汤中枳实、厚朴行气消痞;黄连清热燥湿除痞半夏辛温散结和胃干姜温中祛寒三者辛开苦降共助枳实、厚朴行气开痞;炙甘草、党参、白术、茯苓扶正健脾;麦芽消食和胃。全方寒热并用有消有补。

因此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D共奏行气健脾、消痞除满作用从而缓解或消除症状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血液中MT、GAS含量兴奋胃肠运动达到改善胃肠动力不足的目的。

上一篇:老年人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