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思考

时间:2022-10-20 07:50:57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思考

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入手,着重就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结构复杂多变、施工作业面窄等特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裂缝,直接影响工期,处于承上启下,至关全局的地位。下面就从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出发,分析高层建筑施工方面的相关问题。

1.关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1.1 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时常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而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抗压强度,控制好混凝土强度,应做好以下工作。

1.1.1 配合比的选定

开始施工前,一般需要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到指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报告出来后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实验室要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土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10%,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严格执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1.1.2严格养护制度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泵送混凝土,即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又能缩短施工工期。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

时间严重不足。对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人负责, 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

1.1.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试块的制作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不能弄虚作假,保证试块的真实性。

1.2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1.2.1 设计措施

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 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1.2.2 施工措施

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 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 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应着重在控制砼的温升,延缓砼的降温速率,减少砼的收缩,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如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掺加减水剂粉煤灰等, 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 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 。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温差宜控制在25 ℃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1.3 对施工测量的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要把握好施工精度较难,在施工中经常存在着移位或者偏差的现象,要确保建筑的整体高度、长度和宽度满足要求,要做到3线控制,确保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线的准确。通常情况下垂直度要根据高层建筑的柱网的分布情况,将建筑物的四角边墙沿纵横向测设到一层转交边墙上,并进行标记,以此作为测量用的垂直度的标准。轴线通常使用经纬仪结合激光仪的方式进行获取。标高线可以在每层预设四个洞作为标高定位,但由于浇筑,加膜等原因会造成基准标高点不准确,这时可采用多层标高复核,使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1.4 高层建筑钢筋的控制

钢筋对高层建筑的支撑力起到重要影响,钢筋的质量有材料监管部门负责,而对施工中钢筋的使用则有施工部门进行负责,施工部门要根据建筑强度的要求合理使用钢筋,做到该用钢筋的地方不能用其他材料取代。

2.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高空作业多、工程量比较大、地基深度要求高、施工技术高、施工的周期长等特点。

施工技术为工期减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主楼的施工进度,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就要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施工技术为建筑的基础和结构施工提供了指导方向。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前期,其主要以结构施工为主,施工投入大、涉及面广。且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都相对较深,因此就导致其施工工程量大、工期长。为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针对高层建筑的施工作特点,基于其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强化施工技术,从而来缩短工程施工工期。

施工技术为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条件差,但是对施工的要求却很高,所以对高层建筑的

施工要采用现代机械化施工,不但可以提高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效率,还减少了高层建筑作业量,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来讲,其施工形式主要是以从下而上进行施工,那么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取长避短,充分利用其的垂直特性,对整个工程的承包队伍进行有效地分工,各个楼层分别施工,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有效地缩短工期。

3.高层建筑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应用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其结构施工有着较高的重复性。因为高层建筑是垂直结构,所以就决定了建筑施工的重点就是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结构的质量。为了有效地简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同时还能保证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条件下,一般会采用滑模法,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施工。滑模法的优点是:其组织管理的要求较高,整体性较好,机械化程度较高,节约劳力和模板,在施工中能够有效缩短工期,只需组装预制模板即可。如果需要控制建筑成本,还要保证施工进度,同时又要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那么可以采用预制模板法有效施工。

还有一种逆向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内容主要就是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间接地缩短施工工期;有效减缓基坑变形,减弱一些其他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使得建筑物的面积有所拓展。还有泵送技术的应用,由于高层建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所以采用泵送技术将混凝土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大大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

4.总结

正是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其设计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从各个方面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灵活的将建筑与结构统一,以确保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资料:

[1]吴桂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2]董芳.高层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大学出版社,2011(5)

上一篇:关于梁配筋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下一篇:内河重力式码头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