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抽液加“铆钉”缝合法加压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时间:2022-10-20 07:17:28

摘要 目的:探讨穿刺抽液加“铆钉”缝合法加压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耳廓假性囊肿20例,采用穿刺抽液加“铆钉”缝合法加压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经一次治疗痊愈,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穿刺抽液加“铆钉”缝合法加压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穿刺抽液;“铆钉”缝合法;耳廓假性囊肿

中图分类号:R7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73-02

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从2005年至2009年采用穿刺抽液加“铆钉”缝合法加压治疗本病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36.6岁;病程15周~6月;均发生在单侧耳廓,病变部位三角窝13例,耳甲腔2例,舟状窝4例,耳后1例;其中18例经反复穿刺抽液后药物注射治疗而复发,2例为首次治疗。

1.2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耳向上面向术者。常规碘伏消毒耳部皮肤,以2%利多卡因环耳根部浸润麻醉,在囊肿最隆起处用9号针头的注射器剌入囊腔,抽出囊内液体,抽尽后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抽出囊内液体,并用力挤压,尽量使液体排净,拔针后针眼处用碘伏棉球消毒。在囊肿处行“铆钉”缝合。具体方法如下:用三角针4号丝线从耳前皮肤进针,穿过耳后皮肤出针,在距出针点5~8mm处,再从耳后进针,穿过耳部组织至耳前出针,在耳前、耳后两针间,垫上碘伏小纱块,用丝线打结固定,松紧适当。此为一个“铆钉”点。根据囊肿大小,可作3~5个“铆钉”缝合。最后以无菌纱布包敷。术后口服抗生素5天,10天拆线。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经一次治疗后,耳廓无积液、增厚、畸形,随访3个月无复发;好转:经一次治疗后囊肿未消失或3个月内又复发者,经二次或多次治疗后未再复发;无效:经多次治疗后囊肿未消失或复发。

2 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无一例出现感染、畸形等并发症。部分曾经经过反复治疗的病例局部软骨增厚。所有病例随访一年均无复发。

3 讨论

耳廓假囊肿又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是耳廓软骨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其发病机理不详,可能是耳廓受到压迫、触摸等机械刺激而引起局部循环障碍导致液体聚集所致。还有人认为本病可能自生抗体和耳廓组织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反应性渗出液在局部积聚形。因其囊壁无上皮层,故称假性囊肿。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一般在30~40岁,多发生于一侧耳廓。主要表现为耳廓腹侧面发生半球形囊性隆起,境界清楚,不侵及耳廓后面。皮肤色泽正常。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或血水样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

耳廓假囊肿治疗的目的是刺激囊壁促纤维化。防止液体再生,使囊壁粘连愈合。治疗方法较多,如穿刺抽液、药物注射、冷冻、小切口引流加石膏固定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单纯的药物穿刺抽液、药物注射操作简便,但液体很快会再次聚集。激光、冷冻等方法可能会损伤正常组织而导致耳廓变形。而切开引流加石膏固定虽然疗效确切,但操作繁琐,患者不适感强,容易发生感染。因耳廓部凹凸不平,一般的加压方法往往难以固定。用“铆钉”缝合法加压固定牢靠,不易脱落,可以使耳廓受到均匀一致的压迫作用,使构成囊腔的软骨膜与软骨紧密接触,加强组织的贴合,人工的消灭囊腔。防止继续渗液,从而促进囊肿愈合。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线结的松紧调节,不会发生局部血运障碍。患者无明显不适,痛苦小,依从性高。治疗过程中应注意:(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而导致耳廓畸形等并发症。(2)术中注意排净囊液,以防止复发。(3)丝线打结加压松紧适度,避免压力过小囊腔不能紧贴囊液再生或压力过大局部血运障碍发生坏死。

总之,运用本方法治疗,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少,只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保持耳廓清洁干燥,就不会发生感染,是治疗本病的较理想的方法。

上一篇:脑脓肿1例误诊启示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