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新途径

时间:2022-10-20 06:47:4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新途径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融资状况却制约了其发展。传统的融资方式无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商业银行只能通过业务创新来发展这部分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它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来设定融资方案,由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共同分担融资风险。相较于传统的融资模式,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上有着极大的优势。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都是现代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发达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尤其是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期,融资难更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瓶颈之一。

一方面,供应链往往由那些资金和规模都较大的核心企业主导,中小型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 缺少话语权, 导致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期偏长, 而应付账款周期偏短, 影响其正常现金流周转。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 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这些情况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服务。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只占企业资产很少一部分, 主要资产以产品库存、原材料等流动资产形式存在, 这些却没有在中小企业融资时充分利用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相互合作, 开辟了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模式――供应链金融, 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新途径――供应链金融

所谓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银行专门针对产业供应链设计的、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其将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捆绑在一起提供整体的金融服务。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寻找多个参与者或者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机制,来共同分担中小企业贷款中的风险。银行通过借助与中小企业有产业合作关系的大企业的信用、或者以两者之间的业务合同为担保,同时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参与来共同分担贷款风险。其改变了过去银行只针对单一企业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并据此作出授信决策的融资模式,使银行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与核心大企业之间交易的信用风险评估。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在该模式中,可以取得在其它方式下难以取得的银行融资。

二、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较传统银行业务的优势

对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是对银行传统信贷模式的全面改革,是对贸易融资、企业理财、现金管理等系列金融产品的整合。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它有以下三处优势:

第一,直接切入核心企业,以点带面实现客户的群体开发。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入分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有效把握和控制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发掘和提取了产业供应链的价值,既实现了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又可对核心企业进一步提供金融服务,大大拓展了银行发展公司业务的空间。

第二,使商业银行调整了风险控制思路和手段,由原来静态、孤立的风险控制理念变为动态、系统的风险控制理念。供应链金融模式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在业务操作中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该模式下,银行不再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而是认真分析供应链企业之间真实的商品贸易和交易情况,在考察授信企业资信实力的同时,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授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另外,这些贸易融资产品都具有突出的自偿性特点,使银行能够以授信合同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作为直接还款来源;最后,在融资授信金额、期限上其更注重与真实交易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授信额度使用控制,规避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第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银行对中企业客户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信息比较畅通,企业之间对交易手的信誉、盈利水平、资信实力比较清楚,从而使得银行获得企业信息相对比较容易,助其更好地掌握和控制了潜在风险;另外,由于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存货商品的价值、存变动、销售前景等情况都非常了解,能够更好地掌握客户信息,因而物流企业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三、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的潜在优势

在该模式中,一方面,商业银行借助对大型企业支付能力和强势信用支持等方面的评估,而对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存货、预付款和应收账款等进行质押融资,在创新开展银行传统的抵质押业务和票据业务的基础上,将以前银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转变为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解决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结构化特征可以弥补借款人较低的信用等级。在该模式中银行融资的风险主要反映在融资的自偿性程度以及贷款人对交易进行结构化设计方面,而不是借款人本身的信用等级,因而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

因此,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将可能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1、降低准入门槛,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可以适当淡化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贷款准入控制,其关注的重心是每笔具体的业务交易。在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申贷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通过资金的封闭式运作,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来控制贷款风险。从而使一些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凭借交易真实的单笔业务来获得贷款,适合中小企业资信普遍偏低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资金需求。

2、银行通过对物权单据的控制和融资款项的封闭运作,实施资金流和物流的双向控制,使风险监控直接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环节,有利于对风险的动态把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银行授信与融资主体风险的隔离,从而增加了银行可选择客户的范围,增强了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信心。

3、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履约能力对基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具有很大影响,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中小企业的交易对手通常为大型核心企业,银行可利用其与交易对手的资信捆绑,进一步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例如在处理应收帐款等业务时,银行实际上是要和这些中小企业的交易对象,即供应链上的核心大企业打交道。

4、在该模式下,银行更注重企业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连续性,通过对企业信用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银行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的审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作为其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限定融资期限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使资金不会被挪用,贷款风险相对较小。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充分发挥了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以及供应链种上下游企业各自的优势,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也带动了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达到了多方共赢。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融通仓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J].科技导报,2005,23:45-47.

[2]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金融供应链与融通仓服务[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3:19-21.

[3]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34-35.

[4]张方立.供应链――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2007,20:56-57.

上一篇:我国金融期货风险管理制度解读 下一篇: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