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黎平农商行在转型发展中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及反思

时间:2022-10-20 05:00:30

论黎平农商行在转型发展中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及反思

摘 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监管政策日趋严格,影子银行与社区银行强力渗透的背景下,黎平农商行在转型发展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提升业务拓展与资产管理能力,应对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逐步走上了资本节约、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全新问题。

关键词:黎平农商行;现代科技;战略发展

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第三方支付、影子银行、“支付宝”、“闪付”、“空中发卡”、“电子钱包”等新兴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以及移动金融行业应用和推广,对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进行颠覆,对创新能力相对滞后的黎平农商行构成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一、黎平农商行借力现代科技助推转型

1.改善硬件设施,推进服务功能转型

(1)合理布局网点。根据黎平县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结合黎平农商行网点服务的辐射半径,按照“便民、惠农”的原则,根据需要、结合实际,在城乡结合部、社区、新兴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工业园区、高铁车站等地段新建部分服务网点,新设网点要符合精品网点的标准;同时,合理整合现有网点资源配置,发挥老网点的最大功能效应。

(2)加强网点标准化建设。按照省联社视觉识别系统(VIS)和环境识别系统(SI)要求,规范网点标识、将网点标准化建设纳入年度综合考核。通过努力,实现网点达标率为100%,使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流程及员工服务行为、仪容仪表达到统一规范,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竞争力,促进业务工作和社会形象的同步提升。加大自助机具布放,提高电子设备替代率。力争每个乡镇都有ATM或CRS机,县城每条街道步行10分钟均有农商行的服务窗口。

(3)要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趋势,及时调整城乡结合区域网点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方向,统筹城乡业务发展转变,增强城区网点竞争能力。城区网点按服务类型的不同,在网点设置上要凸显功能区分,乡镇网点要突出服务的综合性和支农、支小的特殊性。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适时调整网点布局和服务功能。

2.改进软环境,让战略转型落到实处

(1)搭建平台。加强黎平农商行支付结算体系运用和推广,大力宣传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银联联网清算、农信银资金清算平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村村通等业务,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和使用农信社资金汇划渠道,方便农民工外出务工资金汇划,不断提高黎平农商行汇款市场占有率。加强自助设备等电子化建设,积极探索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民工实际、农民工喜欢的支付结算工具,方便农民工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在不断提高村村通使用率和替代率的同时,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使广大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及时、方便地办理农商行提供的金融服务。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和用工单位的信息沟通,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情况进行资信调查,建立农民工信用档案,充分利用个人品行、收入能力和资信状况等各类“软信息”,动态调整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有效解决农商行与农民工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互动对接,结合农民工流动性较为频繁的特点,积极与服务区域内党委政府、农信社、同乡联谊会、社团组织等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农民工信息资源,积极协助家乡农商行开展业务宣传、存款动员、不良清收等金融服务工作。

(3)扎实践行普惠金融,认真抓好助农服务“村村通”。在每一个行政村安装一台以上助农取款终端,开展小额取现兑付涉农补贴、账户查询、零钞兑换、残损币兑换回收、反假宣传等工作,为老百姓办善事、办实事、办好事。助民服务“零距离”, 真正将“全天候、不间断”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户的家门口,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开办“普惠金融夜校”,加强宣传培训,加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运用,让“村村通”变为“村村懂”“村村用”,从而达到“村村富”,使农村经济发展助推黎平农商行发展。

二、转型中对现代科技利用的反思

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处于时间变化的空间内,总是通过物流、信息流与周围环境相互发生影响,都是通过信息交流而实现,与信息的交流紧密依存。在经济系统的内部各要素、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同样也是一个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过程[2]。而要实现这样的交流与传递,中国银行业需要的相关技术环境也就必不可少了。在中国银行业一提到信息开发,不少人立刻会想到要建立信息机构,建立信息传输中心。接下去的问题,自然是要经费,要编制,要人员。这样的思路在我国政企合一的政治背景下,是一种传统性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机构改革和政企分开的逐步实现,事实上已经无法延续这样的思路了。

我们认为,信息机构要建立起来,首先得使信息搜集有实用价值,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商品化,从而能够为中国银行业的开展争取自己的经济基础,相应的信息机构才能建立起来。而决不是不问地域,不问当地的实际情况无条件地广泛布放POS机具、ATM机具、存取款一体机,因为这样的技术装备在不同的地方,其所能发挥的效用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于城镇而言,有可能颇受客户的青睐,但对于乡村而言,随着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对于这样的技术装备,是否也能运用自如,对这样的信息处理,如果我们没有按照不同区域的需要去做,将会是事倍功半的,这是因为,任何科学技术成果都有其最佳的适用范围,不可能均等的服务于一切人。

参考文献:

[1]高伟.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1).

[2]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跨民族经济活动的理论与实践[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181.

作者简介:杨珍,女,贵州天柱人,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一篇:中小企业负债融资的风险及对策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