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尼斯:迫使梦之队“屈尊”奥运会的人

时间:2022-10-20 04:29:51

萨博尼斯:迫使梦之队“屈尊”奥运会的人

在篮球史册中,他被称为这个地球上最具才华的中锋,最具传奇色彩的巨人,却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天才。

1992年,由NBA球星打造而成的梦之队取代由大学生和业余选手组成的美国国家队,君临巴塞罗那――在此之前,美国职业篮球选手从未现身奥运赛场――从而掀开了奥运篮球史上崭新的一页。这些傲慢的NBA巨星放弃度假、不辞劳苦来到欧洲的起因,乃是一场惨痛的失败,或者说得夸张点,是因为一个人:阿维达斯・萨博尼斯。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篮半决赛,这个立陶宛人率领前苏联男篮干脆利落地干掉了号称不可能被击败的美国队――这是美国篮球史上屈指可数的“污点”之一。

萨博尼斯何许人也?在篮球史册中,他被称为这个地球上最具才华的中锋,最具传奇色彩的巨人,却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天才。1964年,萨博尼斯出生于立陶宛的考纳斯。仿佛是上帝的偏爱,萨博尼斯从小就身高过人,15岁时便达到2.01米,成为前苏联国家青年队的主力。到了20岁,他已经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三连冠。球坛开始注意到这个有着不可思议般才华的年轻人。

有些人的才华仿佛是上天恩赐,但上帝赐予他们才华的同时却剥夺了他们拥有这份才华的时间。莫扎特如是,笛卡尔如是,萨博尼斯也如是。1986年,22岁的萨博尼斯在比赛中右脚跟腱严重撕裂,加上前苏联严重的过度训练倾向,这对他的篮球生涯不啻为一个致命的打击。9年后,当萨博尼斯最终获准进入NBA时,撕裂的跟腱和膝盖使他的弹跳高度很难超过15厘米――这个伤痛剥夺了他成为超一流巨星的希望。

但萨博尼斯还是在赛场上赢得了无数的胜利。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不是得分,而是他无与伦比的阅读比赛的能力。这种天赋通常只降临到最幸运的后卫头上,萨博尼斯就是其中一个。庞大的身躯让他成为FIBA规则下最出色的单挡掩护手。一旦站在弧顶或者45度角单手持球,号称“世界屋脊”的萨博尼斯将球场上每个球员的跑位路线尽收眼底,他会在瞬间将球传到某个不可思议的位置,接球人只需轻松地把球放进篮筐。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团队球员之一,不用得分就可以帮助球队取得胜利――这个烙印般鲜明的特点不仅体现在1988年那场经典的比赛中,也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包括在NBA为波特兰开拓者服役的7个赛季。

作为前苏联和立陶宛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萨博尼斯总共参加过三届奥运会,拿下一枚金牌、两枚铜牌,堪称战绩辉煌。萨博尼斯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此,即使在40岁高龄时,他仍然率队获得了立陶宛冠军,杀入欧洲联赛半决赛,自己荣膺立陶宛联赛MVP(最有价值球员)、欧洲联赛常规赛MVP和16强MVP。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应当是没能为开拓者赢回一座NBA总冠军奖杯,但那时候的他,已经几乎完全失去弹跳能力,步履蹒跚,只能靠经验和意识打球了――即使如此,开拓者仍然两度进入了西区决赛。

说起来,萨博尼斯还“有恩于”中国男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队与立陶宛、阿根廷分在一组,要想进军8强,中国队就必须拼掉阿根廷,论实力后者占优,中国队本来胜算不大,但在中阿决战前,阿根廷队主力中锋在和立陶宛队的比赛中与萨博尼斯拼抢不慎受伤,潘帕斯雄鹰一翼受损,最终败给了中国队。据当时球队主力前锋巩晓彬回忆,主教练宫鲁鸣还专程带着礼物――据说是虹桥的珍珠项链――去拜访了萨博尼斯。

上一篇:牙买加传奇 下一篇:暗潮汹涌热气球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