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十二指肠血管压迫1例

时间:2022-10-20 03:50:29

【关键词】 疑似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十二指肠血管压迫

1 病例报告

患者黎某,男,61岁。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1个月”而入院。肠镜见距肛缘10~20cm绕壁生长肿物,肠镜已不能通过。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既往因肠梗阻曾经3次开腹手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广泛粘连,乙状结肠阙如。由于行保肛手术,故术中必须大量松解粘连、脾曲及横结肠左侧部分,保证吻合口无张力。术后初期恢复很正常,3 d排气,给与流质饮食,术后6 d进半流质饮食,排气排便一直存在。术后9 d突发呕吐,头晕、胸闷,心电监护显示频发三联率,给与利多卡因泵入复率后,呕吐症状无缓解。腹部片示右侧肠管内少量积气,可见小气液平面。考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给与胃肠减压、补液、抗炎治疗4 d,排气后,复查腹部片无梗阻征象,保留胃管至第7 d拔除,进少量流质饮食。进食1 d后再次出现上腹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5~6次/d,无阵发性腹痛,继续胃肠减压。后因患者不能耐受胃管刺激而拔除,禁食并给与生长抑素持续泵入,仍有呕吐,但次数和量减少。mri报告:十二指肠水平段远端突然狭窄,其上十二指肠、胃明显扩张,考虑为梗阻。胃镜显示胃十二指肠内较多黄绿色液体,考虑肠梗阻。结合患者症状体征,mri影像,诊断十二指肠血管压迫,让患者改膝胸位,呕吐、腹胀症状立即明显改善,坚持3 d后,所有症状均消失。

2 讨 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以粘连性肠梗阻多见,该患者开始出现的临床症状和腹部片显示特征很容易诊断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但后来出现的不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很难用粘连性肠梗阻来解释。经mri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水平段远端突然狭窄,其上十二指肠、胃明显扩张,从影像上看十二指肠被肠系膜血管压迫,通过让患者改膝胸位症状即得以缓解消失而证实。

此综合征又名wilkie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和慢性十二指肠淤滞症。这是少见的一种十二指肠水平部或上升部位梗阻。表现为进食后上腹痛、嗳气、饱胀,常伴有大量的呕吐物。有半数患者在发作时采取左卧位或俯卧胸膝位可使症状得到部分缓解。

造成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十二指肠血管压迫在临床中少见,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故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误区。

上一篇:浅析乙肝病毒基因突变检测及治疗 下一篇:中医肿瘤学国际化的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