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淮阳县为例

时间:2022-10-20 03:13:18

试析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淮阳县为例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质童 择校 互联网的影响

论文摘要:学习环境的优劣对一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受自身素质、时间、精力等限制,对孩子的监管较城市的家长要松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其影响会相对更大一些.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断深入、特别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中小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对其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膜阳县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状况、学生流失现象、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状况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课题组在浪阳县抽取了10个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村里干部群众、学生家长、中小学校教师等,以被调查村为单位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村中小学校(指公办中小学,下同)的软硬件教学设施配备情况、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态度、社会(特别是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及其原因等几个方面。

1泼阳县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现状

1.1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需走的路程不远,在淮阳县农村一般情况下不存在路程远、交通不方便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10个村的小学生上学时,距最近小学的路程均在1公里以内;10个村的初中生们上学时,离最近初中的路程有70%在2公里以内。

1.2农村学生家长对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的满意度较高。

从农村学生家长对距离最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满意度来看,70%的村选择了“满意”,2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10%的村选择了“不满意”。而对初中硬件设施的评价更佳,80%的村选择了“满意”,2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

1.3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与对硬件设施的较高满意度相比,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从农村学生家长对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满意度来看,在对小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有30%的村选择了“满意”,4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30%的村选择了“不满意”。而对初中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有60%的村选择了“满意”,2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20%的村选择了“不满意”。

1.4农村学生家长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读书无用论”现象基本消失。对“本村家长中有无读书无用论”选项,的村选择了“无”,30的村选择了“有很少一部分家长中存在”。而读书无论存在的原因是,在当前即便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不容易,但这些家长们也基本上同意如果孩子能受到较高教育,找工作仍会相对容易些、所找的工作相对会好些、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1.5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不严重。调查结果显示,淮阳县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并不严重,特别是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几乎没有。在“本村小学生辍学现象如何”选项中,90%选择了“无”,只有选择了“有1-2%";在“本村初中生辍学现象如何”选项的选择中,辍学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只有30%选择了“无”,40%选择了“有10%的学生辍学”,30%选择了“有10%至20%"。

2阳县农村中小学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质量巫待提高

一是中考升学率低。二是与民办或城里学校的学生相比,农村中小学学生各方面表现较差。三是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四是部分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五是教师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青年教师留不住。

2.2网吧对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影响需引起重视

据调查,在淮阳县每个乡镇都有网吧在营业,而且大多距初中较近,其顾客以附近初中的学生为主.同时在部分村中还有部分农民开办的条件较为简陋的家庭式黑网吧。在“本乡初中附近有无网吧”选项中,60%的选择“有”,大多数农村家长认识到网吧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当前许多农村的孩子由于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直至最终辍学。

2.3农村中小学生流失严重

当前城市里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己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大量地流向县城和市里的学校。在调查的10个村中,均有学生流失,在校学生流失最多的竟高达90%,最少的也有10%。流失50%以上的占到30%,流失30%至SO%的占到30%,流失10%至20%的占到40%学生流失现象之严重令人吃惊。其原因在于农村中小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与硬件设施等方面与县城和市里的学校无法相比。当然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学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2.4教师队伍的管理需要加强和完善

当前埃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在职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在职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原来的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二是在编不在岗现象。部分农村教师或出资请人代课或千脆请长假,但工资依然照发。三是知识老化现象严重,教育思想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生硬,教学方法简单,效果不佳。四是极少数教师师德修养较差,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强。五是个别教师教学中消极应付,污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2.5部分小学建制不全,学生少、教师少、教学条件差

各乡镇的小学除中心校建制较全外,大部分村属小学存在建制不全,学生少、教师少、教学条件差等问题。同时受限于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这些小学不能正常开设音乐、美术、体育和英语等课程。在调查的一所只有一至四年级的小学里,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人数均没超过10个,而老师则是“一肩挑”,即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年级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

2.6学校布局调整遇到阻力

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撤并掉那些建制不全、教师少、学生少、教学水平低下、设施简陋的农村中小学,集中力量建设硬件设施齐全、教学水平高的全建制的寄宿制中小学,对于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有着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但部分乡镇党政领导及农村小学校领导、农村千部群众不能充分理解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不支持甚至反对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使学校布局调整推进困难。

3改普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思考

3.1改革国家教育投入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种体制在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前相当一部分县级财力有限,致使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不能满足需要,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淮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2008年度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淮阳日报》2009年9月25日)指出的淮阳县教育工作存在的八个问题中,有七个就与教育投入不足有关。这些问题包括:浪阳县2008年财政对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21.8个百分点;2008年度一中小学公用经费县级应配套资金211万元,虽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但实际并未落实到位;演阳县义务教育债务未纳入县级政府消赤减债整体规划等。探寻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会发现其根源在于县级财政能力有限。灌阳县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为46359万元,而财政支出高达147137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支出39505万元,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85.2%。让这种财政状况的县级政府承担起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确实勉为其难。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在当前许多县级财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增加中央、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方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

3.2调整学校布局,适当合并、集中力量建设软硬件条件好、建制完整的寄宿制中小学,以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当前农村小学多而小且弱的现状,是其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掣肘。必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合并学校、建设寄宿制中心小学,加强学校管理,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

3.3留住优秀青年教师,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留住根本。总理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投资,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师对为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二是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享受与城市教师相同甚至更高的待遇。因为与城市中小学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教学,他们有理由享受更好的待遇。三是关心农村教师生活,为教师享受现代城市文明提供方便.首先是考虑在城市建设农村教师生活小区,或者为其在城市购房提供支持。其次是统筹规划,开通从学校到城市的专门免费接送在农村任教教师的公共汽车,只要他们愿意在下班后即可回城市里的家中。再次是提高农村教师的食宿水平。最后是丰富农村教师课余精神文化生活.

3.4选好校长,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总理指出,“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教育管理部门任命校长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和严格地考核,一定要保证其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应该考虑,由优秀的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城市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来农村中小学校交流任职,同时要为其提供更优厚待遇。

3.5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推进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当前淮阳县农村中小学合并的阻力很大部分来自于部分农村千部群众,他们反对将本村小学合并到其他小学,这样会使孩子上学要走更远的路程,家长接送也很麻烦。虽然也知道本村小学教育质量差,但只图一个方便。因此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说服和引导,使其认识到合并学校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

3.6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当前农村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不少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交友等。而网吧为了营利对上面的监督检查能躲则躲,管理部门也有管理不力的问题。不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将会使许多农村孩子深受其害,严重影响其学习,从而对农村甚至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影响。

上一篇: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详细内容 下一篇:探析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