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0 03:02:13

探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工程造价审计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与重要环节。准确合理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工程造价审计中几个突出问题出发,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st audit is to determine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 and key points in the project cost.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audit metho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enhanc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several prominent problems in project cost audi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ject cost audit work is analyzed, and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cost audit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Audit;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纵观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过程,不难发现,它融技术性与经济性于一体,既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建设操作与组织管理的过程,又是实实在在的费用计算、预测、支出以及核算的过程。以建设程序为主线,工程造价执行分别反映在建设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上,要进行项目管理,必须首先控制工程造价,这是节约投资、科学决策的最有效途径。鉴于此,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使投资市场规范化、合理化的有利保证,强化工程造价审计势在必行。但是,工程造价管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还客观地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是五十年代初期沿用前苏联的基建设预算制度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逐步形成的,其原理为:工程造价及施工企业在该工程中的消耗加上一定的利润和税金。它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建安费.其计算方法:直接费根据各项工程预算定额确定,其余三项是以定额直接费为基价,分别乘以间接费率,计划利润率,税率后得出。其费率系数是政府按工程所在区域性,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以及建筑产品市场价格,综合测定的,一般企业资质级别越高系数越大。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深化,旧的定额计价体制模式不能满足从“量价分离”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新的市场规范要求,从而出现定额中所提供的要素价格资料总是与市场实际价格不相符合,也不能准确合理反映该工程产品价格,而在以定额计价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的目的上,形成一种违背市场价值规律的反常现象。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造价的实践活动,“工程造价”中造价既有“成本”的含义,也有“买价”的含义,所以到目前为止各区域的工程造价管理界对工程造价仍有多种不同的定义,甚者在“工程造价”上展开唇枪舌战。从表面来看,争论的起因是旧的工程造价概算体制“进化”已不能诠释建筑市场中存在的反常现象,从里来论应是旧的体制模式与市场规范需求的矛盾激化。其实在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过程中,是不应该有一词多义的混用现象,即工程造价只保留成本和投资费用的含义,而另一含义即施工企业的产品价格或称为建筑产品价格,应将单独列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价格去研究特有的规律。

二、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遵照《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招投标活动,不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签订中标合同。主要表现为对必须依法公开招标的项目进行邀请招标、不依法拟定招标文件、不严格依法拟定时间和程序招标、不按规范制定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标底、不依照招标文件签订合同。

(2)肢解工程、虚报建设规模,规避招投标程序。不少建设单位出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采取肢解工程、申报部分项目、虚报建设规模等方法规避招投标程序。

(3)在中标合同外另行签订违背招投标原则的补充协议。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建设项目除了中标合同外,业主和承包商经常另行签订一个或多个补充协议。这些补充协议大多为对原中标合同的某些未明确事项的补充说明,但往往会造成合同之间相关条款的冲突,使得在进行工程造价决算审计时存在两个或多个相矛盾的结算依据,导致发生争执的现象。

(4)违背建设项目程序,先施工后签合同。在一些不需要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在施工单位施工完成,双方就结算金额协商达成一致后,就达成的金额签订总承包合同,最后报送审计。

2.混淆施工图与竣工图

施工图是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施工图具有图纸齐全、表达准确、要求具体的特点,是进行工程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是工程项目招标的依据和工程施工的基础。竣工图是工程竣工后由承包方绘制的,并加盖承包方和工程监理方印章的图纸。可见,竣工图是特定建设工程的真实记载,应该反映建设工程的全貌。由于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三边”现象,即所谓的“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这很容易导致竣工图与施工图不一致。在此种情况下,承包方就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在原施工图上作出变更,或者重新绘制竣工图。但在实践中,承包方不遵守竣工图绘制规程的情况较为常见。

材料价格跨期高套,工程价款攀升

由于市场价格每月或每季变化相当大,而市县每期的建筑安装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基本无区别或区别不大,且又滞后,使预算价格严重偏离了实际价格。由于有的项目工期较长,有的施工单位根据自己需要,跨期高套也屡见不鲜。

4.现场签证不规范

现场签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由于报批需要时间,所以在施工现场由现场负责人当场审批的一个过程,本质上属于由承包人根据承包合同约定而提出的关于零星用工量、零星用机械量、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所引致返工量、合同外新增零星工程量的确认。现场签证的要求是,所有工程量必须经现场测量后填写,到场人员必须当场在现场签证单上签字或当场在记录的原始数据上签字后补签签证单;现场签证单一式四份,发包工程部、预算部、监理单位和承包方各留一份;现场签证单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四方签字盖章完毕,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顺延一个星期,否则签证单视同无效。但在实践中,承、发包双方有时并未按照该程序操作。

5.建设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较高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指从事工程造价审计的人员在对特定工程项目进行造价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当前,这种审计风险较大,究其原因,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审计机关委托从事工程造价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完成部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审计机关未能严格监督其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致使不断出现审计风险。

上一篇:无人机在测绘中的应用 下一篇:生态城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