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的满分(阅读指导)

时间:2022-10-20 02:49:26

麦克阿瑟的满分(阅读指导)

阅读舵主: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东区)张理刚老师

阅读提示:

满分,人人都渴望。当然,每一个满分都是来之不易的,你知道麦克阿瑟的满分是怎么来的吗?有时候,运用大脑思考,随机应变,方可获得人生的成功。我相信,你读了下面的短文会有更深的体悟。事不宜迟,那就赶快阅读吧!

美国的西点军校军纪严明,考核严格,一贯以“魔鬼训练营”著称。在这所名噪一时的著名学府,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考试项目却一直鲜为人知。

这个学校有个规定:每个毕业生在毕业前夕都要经过这样的一项测验:在空旷地带挖一个深洞,里面安置一个高4米、直径为2米的金属圆桶,其内壁光滑无比。受训之人被放进这个圆桶之中,给他一夜的时间,看他能否从圆桶中脱困而出。如果不能通过这项考核,受试者不仅考试成绩算零分,还将会受到一种处罚:被人从上面抛泥土盖顶,埋至半腰深。

自从这个项目设置以来,几乎每个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都不能如愿地空手走出这个圆桶,所以,他们在这个项目上的成绩无一例外是零分。零分的纪录一直保持着,直到一个年轻人的出现,才终结了这个无人打破的纪录。这个年轻人在毕业考试时同样也经历了这个非常训练。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一贯喜欢思考的人。当他像别人一样被放置在这个四壁光滑的金属圆桶之内时,他就动起了脑筋:既然设置了这个训练,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难题而已,肯定能打破,不然,设立这样一个项目毫无意义。可是,面对这个没有任何着力点的金属圆桶,人高马大的他同样也没有办法超越生理上的极限,根本不能空手从这只金属圆桶里脱困而出。他在这只桶里待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主考官见到他与以前的那些被考核者一样仍然无法走出圆桶,就让手下的士兵向金属圆桶里抛掷泥土。这时,刚刚还很平静的他立刻站了起来,他并没有像别人一样等着泥土抛洒的惩罚,而是左右闪动身体,并迅速地把那些泥土踏在脚下。

不一会儿,出人意料的情景出现了:那些抛下的泥土在他的精心堆积下,竟成了一个越来越高的土堆。

随着上面抛洒的泥土越来越多,他脚下的土堆也越积越高。终于,他站在那个土堆上,双手搭在金属圆桶的边沿,成功地脱困了。当他翻身站立在金属圆桶之上时,主考官走上去握着他的手祝贺说,恭喜你!你在这项考核中获得了满分。原来,作为一个人,若是不借助工具的话,是根本无法直接从那个内壁光滑的金属圆桶中脱困的。所以,上面抛洒下来的泥土就是唯一的工具,就看应试者能否把握住这一点。那一年,他——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以98.14分的总平均积分从西点军校毕业。据说这是西点军校25年来的毕业学员中分数最高的。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类似于此的困境,坐以待毙只是懦夫的行径。唯有智慧而积极地因地制宜,化危机为转机,才能获得人生考试中的满分。

“鲜为人知”就是很少有人知道,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能猜出来会有一个怎样的考试项目等着每一个毕业生吗?

用词极其准确,可见,还是有个别人能够打破这一纪录的。麦克阿瑟,就是其中一个。

这一句话很重要,不知你留意到没有。正是因为“他是一贯喜欢思考的人”这一点,才使得他与众不同,才令他超越了之前所有的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爱思考,是他走向成功的一个方面。

这一举动,就是他与别人做法不同的地方。

文末的两句话,简洁明了地道出了如何面对人生中的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考试,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转机。语句富含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阅读感悟:

这是一篇励志的文章,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告诉人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战胜困难,这一切都取决于自身如何利用外在的工具,因势利导,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人生的满分。

其实,在自己有能力和有意愿想要向前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帮助也会使我们的努力变成无用功。人生就像一座高山,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向上攀登的过程,一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阻挠。但是我们要利用好一切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如山上的树木、岩石。抓住每一根树枝,抓牢每一块岩石,让它助我们成功。而许多人在困难面前都饰演着一个失败者,不敢正视它。

因此,不要让生命中的任何困难成为阻碍我们飞跃的绊脚石,不要让惰性操控着我们的未来。未来是自己的,就由自己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自己才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选自《文苑》杂志2010年第10-13期

小点拨:

这个在关键时刻不放弃,去挑战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故事,被后来的西点学员们称为“麦克阿瑟的满分”,至今仍在西点广泛流传,并为所有的学员们津津乐道。

读了这则故事,我们不妨可以把“危机”拆成了两个词语:“危险”和“机会”。危机,就是遇到危险时要镇定,善于思考,说不定这个危险就会变成机会。麦克阿瑟就是这样把危险变成了机会,让自己取得了成功,不像其他人,等待着危险的到来。每一个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给你带来困难的同时,也是证明你能力的时刻。“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敢做的事。”从麦克阿瑟身上,我们看到了“永不放弃”的精神,它是勇敢地自我挑战,灌注信心铲除一切阻碍的精神。

上一篇:学会用“像”写作文 下一篇:浅谈科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