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英雄今安在

时间:2022-10-20 02:22:47

观其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把整天挂在嘴边的东西丢了?

一天晚饭后,我在电脑前敲字改稿子。动画片时间还没到,儿子跑到书房指着我编辑的杂志问:“这个对人有什么好处吗?”

我起初一脸惊诧:小东西,不过六岁,竟像大人一样问出这样的问题。

但惊诧只是两三秒间:“嗯,嗯,这个对人有好处,看了可以长知识,知道很多事,明白很多道理……”

没等我说完,儿子就插话:“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我很肯定地瞪大眼睛点点头。

儿子可能真信了,也可能本来就是“无心之问”,又跑去看他的电视。而我,却不得不停下手头的活儿,干不下去了!

刚才的回答,还好,堪称“经典”,没问题。可是,为何儿子一问,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报刊何用?记者何为?干新闻也十多年了,早已是“不是问题的问题”。报刊,大众的“精神食粮”;记者,那就是为大众做“精神食粮”的“厨师”“服务员”的角儿。作为文化工作者,记者也可跻身“人类灵魂工程师”行列。所以,几乎天天讲着“导向”、“品位”、“格调”、“健康”。

这些,自入行开始,就经常受着领导、文件、会议等等的耳濡目染;自己在种种教育、培训、总结、发言等等之中,也是张口就来、下笔就写。一切都自然而然,一切都顺理成章,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不用再费心思考虑,“入脑入心”了。

事实呢?唉!问题大概就出在这儿吧。

“事实”上,一切都太自然了,自然得都忘了这些东西应该是有具体实在的内涵的,这些东西已经“空心化”、“概念化”了。

“事实”上,整天挖空心思琢磨的,是“勾引”――勾住你的心,引住你的眼,打开你的钱包,买走我的报刊。

“事实”上,整天让我们头疼的,是“新闻的角度”、“出手的速度”、“冲击的力度”、“销售的难度”。“内容为王”,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技巧为王”。我们的技巧越来越高,我们的花样越来越多,我们的“品”我们的“格”越来越低。

好厨师应该是营养师,做出的饭菜最好“色、香、味、养”俱佳。人,解解馋,不妨单求“色”或“香”或“味”,图个刺激。但维持生命健康的是“养”,健康、安全、有营养,才是根本。健康、安全、有营养的东西,吃了一时半时也觉不出来,可对人却是最核心的、最重要的。“色、香、味”也很重要,但不可片面求之。其中道理,谁都明白。

与饭菜相比,“精神食粮”的功效具有滞后性。“滞后性”,其实很可怕。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新闻媒体尤其是报刊,是相当多的民众每天的“精神食粮”,是“色、香、味、养”俱佳,还是单求“色”或“香”或“味”,影响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健康和人格健全,尤其是对我们的青少年。尽管,这种影响一天两天看不出来。

“教化人”(不是“教训人”),是新闻媒体在社会分工中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现在大家都避讳谈什么“教化”了。媒体和新闻人,在媒体“江湖”里混得越来越“成熟”了――“教化”?引导?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呀你!现如今“市场”说了算!“教”什么?“导”什么?谁用你教、谁用你导?谁信你的?你就是个生产者,人家就是一个消费者,你生产他花钱,愿打愿挨,公平买卖――这种心态,不全错,更不全对。有这种心态的,不是全部,又极普遍。

“市场”是什么?搞经济的有他们的解释,我有我的体会:“市场”,就是法度和规范,就是诚信和良心;“市场”有形看得见,就是你我他。谁都在市场里面,市场就是你自己,而不是你口袋里的钞票,也不是别人口袋里的钞票。

很不幸,在市场里,为了存活,我们先把自己放倒了。起码,我们的腰不那么直了,底气没那么足了。

今天,筑个台子,如果有哪家媒体的老总敢走上去大声说 :我们对公众问心无愧 ;如果有哪家媒体的记者敢走上去大声说 :对公众我问心无愧。那么,他们,就是媒体“江湖”里真的英雄。如果有哪家媒体的老总或记者敢走上去大声说:曾经有愧,今后不再。那么,他们,也不愧是这媒体“江湖”里的真君子。

上一篇:品牌就是一个特殊的词 下一篇:都市报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