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0 02:21:05

86例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进入产程活跃期单胎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瑞芬太尼无痛分娩,对照组采取单纯硬膜外无痛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顺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情况、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瑞芬太尼;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33-02分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体内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引起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酸中毒等,对产妇及胎儿将会产生一定影响。无痛分娩作为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硬膜外麻醉作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1]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已被广大产妇接受。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2],在人体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无蓄积作用,与其它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其镇痛作用及其副作用呈剂量依赖性[3],与催眠药、吸入性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4]。瑞芬太尼的出现使阿片药物的使用进入了全新的时代。阿片类药物的时效和蓄积作用一直以来困扰着产科麻醉实施中的医护人员,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瑞芬太尼的出现使得产科麻醉从此能够安全实施。我院应用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作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我院产科进入产程活跃期单胎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06±5.14)岁。体重54-79kg,平均(64.10±10.57)kg。妊娠38-42周,平均(39.12±0.16)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重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疗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瑞芬太尼无痛分娩,对照组采取单纯硬膜外无痛分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顺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差)或率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1治疗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临床留置导尿中的作用 下一篇:动态血糖监测仪床边交接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