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文房用具之伪

时间:2022-10-20 12:07:18

文房用具成为收藏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各式文房用具价格的火爆及赝品的出现,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文房用具中以笔墨纸砚为主要构成。在实际收藏和使用中,笔与纸绢不易保存,损耗较大,故墨与砚的收藏相对较多。然而在市价攀升的同时,文房赝品也层出不穷,如何辨明藏品真伪,成为摆在藏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文房藏品中,毛笔首当其冲。它的使用标准以圆、尖、齐、健为基础。再配上名贵的毫颖、笔杆及手工,方可称之为好笔。而如今人们追逐御用笔具,价格不菲,但市场空间不大,赝品出现率不高。

再来看“纸”,一张古纸时价不菲,但未见赝品。一则古纸需求量少,二则古纸无挂起欣赏的功能,且仿制古纸需具备很高的手工技能。如今许多手工制纸作坊难寻古时生存空间,自然无人仿制古纸牟利。

再三看砚,砚为研墨之工具,现在除书画工作者外,已无人使用,且许多书画也使用墨汁完成。砚的使用空间渐狭,但由于对砚的收藏有着几百年传统,且砚材多为石质,坚硬不易损坏,有一定的传承数量,市场价格逐年上升,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赝品。

古砚赝品总体质量较低,但上当的藏友不少,这主要是收藏者接触的真品实物少,专业知识缺乏。经常可以从赝品上看到王羲之、董其昌、纪晓岚等名人题记,或有某位皇帝御用、御制题记。细究起来,古砚作伪者的文学艺术水平低,不是摹仿的字体拙劣,就是用一块普通的石头刻上“某某”御用字句。作伪水平稍高的用名砚产地所出的劣料仿刻古样后做旧,当成旧时中低档用砚,若能找到旧砚木盒真品更好,若没有也可仿个木盒。这些伎俩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都能达到惑人的目的。

市场上经常出现的旧端砚,石质虽为广东产端石真品,但材质较差,应为一般坑洞所产的矿材边缘处,所谓“石皮”。更好一些的仿品多是专人走店直销兜售,石材较佳,并按吉法雕制作旧,批发价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更高档的古砚“仿品”曾出现在某电视节目中,被专家定为真品,雕工纹饰精细,但内容相互矛盾。

再四看墨,古墨在文房用具中存世量较多,只要有钱,明代古墨亦能寻到。且明、清名墨的产地徽州地区还完好保存了大量当时制墨的墨模,这为造假者们提供了便利。鉴别古墨不难,尤其是明清名家制墨,更易辨识,前提是古墨收藏者应具备一定的知识。

古代名家制墨,墨中掺有冰片、麝香等名贵药材,墨烟与胶质混和时,工艺费时耗力。所以,一块名墨,闻之药香异常,质地坚硬,光泽温润,年代久远者有开裂纹。现在所谓作伪,尚无用名贵药材者,用料用工能简则简,能廉则廉,嗅之一股臭味冲鼻。藏者如无古墨真品比对,可买一块国营商店售价约百元的新墨,把玩比对。

古墨锦盒有原装和后配,但锦盒用料价值与盒内古墨价值应是相匹配的――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不会拿一个价值10元的盒子装10万元的古墨。所谓收藏界中“新盒装旧墨”的拣漏奇闻,只能当故事听听。

色墨系矿物制成,红者为朱砂,绿者为石绿。只要熟知绘画颜料呈色,自可明辨真伪。

古墨收藏古已有之,但多集中于文人墨客,有些书画家收之实用,其市场价值很高。今则随着书写互具的革命性变化,藏墨者甚少,市场价值上升幅度并不太,但这仍不能构成吉墨收藏的必要条件。古墨中的许多明清旧墨,已堪称博物馆级藏品。市场中流通者不多。能够买卖者,多为清中期以后制墨。徽州几家老字号制墨名品,既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捷足先登者,已在古墨收藏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开展古墨收藏,还处于一知半解之时,建议您临渊慕鱼后,退而解网,远看即可。

资讯

奥运期间首博重推五大展览

从兵马俑、金缕玉衣到五大名窑瓷器,从京味文化、长江 文明到五千年中华文明,从神秘的中国皇宫内外到遥远的古希 腊竞技场……奥运会期间,一场经过两年精心筹备的文化盛宴 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席”――《北京文物精品展》《长江文明 展》《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紫禁城内外的竞技 游戏展》和《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展》五大展览同 时亮相,近千件精品文物将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其中,《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展览呈现了中国古代 竞技游戏中萌芽的奥运元素,比如后来最终演变为近现代体育 项目的围棋、摔跤、射箭等。而展览中展出的宋代绞胎球,可 由两人或分队用棒击打玩耍,或许正是今天的棒球或者高尔夫 球的雏形。

由希腊国家文化委员会主办的《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 技精神》展,也将于奥运期间在首博亮相。展品大最刻录了古 代奥运会的赛事镜头,如标枪、铁饼、跳远运动的动感画面。 此外,古希腊与体育竞赛相伴随的文艺竞赛中憨态可掬的演员 形象、诗人的胸像等,则向今天的人们传达了奥林匹克运动给 人们带来的更广泛的享受。

法籍画家陈德弘献礼北京奥运

就在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纪念 日的当晚,在位于望京卷石天地大 厦B座5层卷石轩美术馆举行了中华 慈善总会雅乐慈善晚宴,该晚宴由 中国慈善总会、中华英才杂志、卷 石轩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为支持国学 工程、喜迎北京奥运开幕而举行的一 次大型活动,周国平、赵季平、凌子 以及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邓侗山等社会各界名流等纷纷到场。晚会现 场,著名法籍中国美术家陈德弘,更是受主办方隆重邀请出席活动并 再次泼墨挥毫助阵北京奥运。

寥寥数笔,一匹奔马和奥运圣火就跃然纸上,博得现场观众的 一片掌声。十几分钟后在由中华慈善总会举行的慈善晚宴拍卖会 上,这匹奔马在现场被激烈竞拍,最终由天地集团董事长买下, 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中华慈善总会国学工程。7月13日晚上,著 名法籍中国美术家陈德弘首次在国内向公众表演他的“汉字写 画”绝艺。

《中国传统艺术与奥运》记忆永恒

伴随奥运的脚步渐近,由陈亚舟主 编,诸多艺术家倾情参与编辑而成的大 型画册《中国传统艺术与奥运》由长城 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此画册以奥运为主题,力主弘扬中 国的传统文化,以诗词文赋、书法、绘 画、篆刻、剪纸、戏曲脸谱等形式为载 体,集合了当代富有创作实力的诸多艺 术家参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精深,中国人民的奥运情结,以及我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本书收 录了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专门为 奥运篆刻的石印,北京奥运会会徽(中 国印)雕刻者李建忠先生为此书献刻献艺。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词赋家 张海、李铎、袁其微、力群、汤文选、峭岩、郑雷等40余位的精品都收录 其中。本画册不仅是奥运收藏的最佳选择读物,更是让外国友人了解中 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奥运精神的形象化桥梁。

上一篇:看奥运品中国文化 下一篇:2008最佳高尔夫坐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