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经营的研究

时间:2022-10-19 11:56:24

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经营的研究

摘要:蚕丝业的产业链条非常紧密,终端产品却非常单一。如何提高蚕茧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蚕业产品、生产环节、科技推广等方面传统认识的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发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蚕桑生产发展之路。

关键词 蚕桑产业科技推广资源整合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S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蚕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茧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O%以上,成为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产业。蚕业遍及全国26个省(区)的1 000多个县,蚕业已成为许多区域农民增收的支柱或骨干产业。但纵观近几年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全国蚕茧产量迅速下滑,蚕茧重点产区快速向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转移,茧丝绸出口创汇减少。这仅仅是统计数据的体现,现实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未来中国蚕桑产业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全国蚕茧产量明显减少,茧丝绸出口比例下降,内需市场有所增加,经济发达地区蚕业生产逐步萎缩,甚至无人养蚕,蚕茧供需只会维持在较低的平衡区域。为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应认清现状和趋势,采取更积极的对策。

1 蚕桑产业创新发展的局限性

1.1对产品市场认识的局限性。蚕丝是天然生态的非污染纤维,名贵、高雅,作为“纤维皇后”素有“人的第二肌肤”的美称,其舒适性和保健功能是任何其它纤维无法比拟、无法代替的。但是,作为深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蚕丝业的上游产业——蚕桑生产,一方面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金融危机、同质竞争、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等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常常影响到国内蚕桑生产;另一方面在国内由于真丝绸价格较高、防皱效果较差、印染技术还欠发达,再加上国民消费习惯等因素,大众化消费会受到一定局限。而大多数人认为造成蚕桑生产起伏波动的直接原因,就是人为单纯提高茧价或压价收购。他们忽视了蚕桑生产市场依赖性强、蚕桑产品—蚕茧用途单一的特点[1]。

1.2对生产环节认识的局限性。对蚕桑生产的传统认识就是栽桑和养蚕,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而经济效益却不理想。蚕农对蚕桑生产环节的认识普遍存在“重蚕轻桑”和“重栽轻管”的思想,而蚕桑生产从蚕种到蚕茧国家至今没有补贴,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但由于扶持力度欠缺,或者说扶持资金未用在“刀刃”上,难以起到巩固和拉动蚕桑生产发展的效果,蚕桑生产效益仍普遍低下。

1.3对科技推广认识的局限性。传统的蚕业都是为丝绸产业服务的。农技推广的对象就是农民,科研的对象也主要是蚕、桑种植、养殖领域,很少面向加工行业。尽管桑、蚕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技术的应用等都曾在历史上对蚕桑、蚕茧生产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蚕桑深加工领域的研发技术欠缺或转化程度不高,以及农技推广部门仅面向农民服务的认识局限性,导致蚕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始终难以彻底解决蚕桑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2]。

1.4对林下产品开发的局限性。利用桑枝条可生产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利用冬季桑园空闲时间长,空隙大,可套种蔬菜和中药材;但由于多数蚕区农户缺乏技术,科技人员对科技推广认识存在专业局限性而又不主动去农村推广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桑园间作技术,农户无法继续再生产,大量的桑枝条丢弃、桑园空闲,未能充分利用增加其高附加值。

2我国当前蚕桑产业的特点

2.1蚕茧产量东降西升。从2011年起,我国东部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占全国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西部占比进一步上升,但相比于前几年,东部下降的幅度和西部上升的幅度,都有所减缓。东部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的蚕茧产量占比由2010年的31.75%继续下降到31.04%,桑园面积占比由25.68%下降到24.83%;而西部的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五省的蚕茧产量占比由2010年的58.38%继续上升到59.47%,桑园面积占比由56.83%增加到了64.03%[3]。

2.2蚕桑产业效益稳固。随着蚕茧供给量的增加,茧丝产量有所增加,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茧丝需求增加、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来茧丝价格一路走高,受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冲高的带动,至2011年5月份生丝价格最高达到45万元/吨,创造了历史新高;但是之后,受国家严控通货膨胀政策的作用,生丝与棉花等大宗商品一样,价格从历史高位急速回落;在国家实施生丝收储之后,生丝价格趋于稳定,至今保持在30万元/吨左右。

2.3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目前,桑枝食用菌生产已经初具产业化规模,蚕丝被、家纺等高档产品已成为国内丝绸市场的消费热点。桑叶茶、桑椹酒、食用蚕蛹、雄蛾酒、叶绿素、桑枝地板等产品也不断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1]。

3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蚕桑主产地由于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蚕桑品种更新、桑园培育、蚕室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推广十分困难;由于缺乏防治技术和防控手段,蚕种带毒合格率逐年上升,桑蚕微粒子病的潜在威胁依然严重;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蚕桑生产环境恶化,各地蚕桑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工业废气、农药污染桑叶,造成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由于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自然灾害对蚕业生产的影响加剧,影响桑叶产量,进而影响蚕茧产量与质量。

3.2“东桑西移”转移速度过快。“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加快我国东桑西移的速度,使西部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快速巩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蚕桑生产短期内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蚕桑生产的不稳定性[3]。与此同时,西部蚕桑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生产的茧丝质量档次低;而东部蚕桑生产过早急剧萎缩,生产的却是优质茧丝。这也不利于我国生产高品质的丝绸产品,更难以提升我国整个茧丝绸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2]。西部新兴蚕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还出现蚕病害加重、生产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3.3蚕种生产经营依然落后。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科研与生产脱节、经营规模小、民营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改革、改制、改造进展缓慢,蚕种生产经营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益差,一些蚕种生产单位难以为继[4]。

3.4丝绸出口的数量优势不能转化为价格控制力。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具有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没有价格控制权。一是我国众多分散的自营丝绸出口企业竞销压价削弱了在国际市场的讨价还价能力,二是由于品牌、工艺设计、印染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茧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依然很低。我国丝绸出口量的绝对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价格控制力[2]。

3.5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蚕—茧—丝—绸—最终消费品的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除了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外,蚕桑多元化生产与经营还存在着市场需求狭窄、区域特征鲜明、生产规模小、经营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4]。

4 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措施

4.1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国家的补贴支持政策要由鼓励地区和生产者扩大桑园面积与增加劳动力投入,转向增加资本投入和提升技术水平,努力在提高单产、品质、效益上下功夫,力争在桑园面积与发种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使蚕农的养蚕收入继续增加,使茧丝绸产业的产值不断提高。为稳定蚕茧产量,避免蚕茧价格的大幅波动,政府还应通过建立更加及时有效的蚕茧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平台,完善茧丝绸市场体系建设等措施,来引导蚕茧生产者与需求者对蚕茧价格进行科学预期。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资金投入,引导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共同开发蚕农和企业需要的实用技术,使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4.2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近年来干旱和洪涝灾害等极端气候对蚕业生产的影响日趋严重。各蚕桑主产区对规模桑园水利排灌和机耕路投入严重欠账,加之小蚕共育设施严重不足,蚕种场养蚕和蚕种繁育设施的老化,严重影响到蚕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蚕种的安全生产。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重点将规模桑园的水利排灌、小蚕共育设施建设和蚕种场的设施更新改造纳入财政资助对象。

4.3加强东西部分工与合作,整合蚕桑产业资源。加强东西部蚕桑主产省(市、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跨区域产业链整合的角度来实现我国蚕桑及茧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我国蚕桑产业分布广,蚕业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特点,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成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各类蚕业协会和丝绸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代表、行业自律、行业服务、行业协调和价格预测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避免恶性价格竞争,规范市场,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4.4进行多元化经营和综合发展,提高蚕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要拓展研发领域,不仅满足茧丝绸行业需要的蚕桑生产领域的技术和装备,而且要研发面向桑蚕资源及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如桑果汁、桑椹酒、桑叶茶、桑叶豆制品等加工技术,桑芽、枝条、蚕沙的利用技术,缫丝厂的干蛹食用开发、缫丝液的利用等,延伸蚕桑产业链条。同时政府要引导和鼓励蚕桑产业化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要向加工企业重点推广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保障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巩固中国茧丝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实现传统蚕业的创新发展。

5 结束语

虽然我国在蚕桑产业经营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单一研发多、有机结合少、各自为政、资源分散、规模小、体制不顺以及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转变观念,创新认识,在稳定蚕桑生产规模,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整合蚕桑产业资源,实行产业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不断提高蚕桑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屈益民.蚕桑生产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北方蚕业,2009,30(2):58-60.

[2]庞法松,曹锦如.蚕桑产业化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蚕业,2005,26(3):52-53.

[3]2012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策略探讨分析,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2年07月.

[4]吴晓琼.桑园地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调查分析[J].北方蚕业,2009,30(1):33,35.

上一篇:大体积砼施工方面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环境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