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台湾(一):经济台湾

时间:2022-10-19 11:35:53

立体台湾(一):经济台湾

继80后作家韩寒写下《太平洋的风》,盛赞中国台湾的传统民风后,最新一期的广州新锐杂志《新周刊》以全本200页、15万字的篇幅,向读者解读台湾人、台湾事,主题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台湾一些朋友,见到越来越多赞誉台湾的报道,不免相视一笑:台湾真有那么好吗?的确,台湾值得一游,值得观察,值得品味,但要全面地、深度地、别具慧眼地认识台湾,并不容易。因此,我决定从三个角度给大家描绘一下立体台湾。第一部分,是“经济台湾”。

1945年战后的台湾,产业基础受战火破坏,民生凋敝,加上1949年前后,大量人口自大陆涌入,通胀严重,台湾战后经济就是从这样的艰困状态开始的。

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六十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两个阶段:(一)第一阶段自1949年到1988年,称“两蒋时代”;(二)第二阶段自1988年到2012年,称“李扁马时代”。用趋势线表示,第一阶段是持续上升的,越来越好;第二阶段则上升有限或不再,甚至下降。何以致之?

在第一阶段中,(一)全球化刚开始,布列敦森林体制将全球一半的市场经济加以整合,严格地说,是“半球化”;(二)半球化或全球化的核心逻辑就是优胜劣汰,而优之所以为优、劣之所以为劣,完全取决于有无核心竞争力。台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于是,不论传统的劳力密集产业,或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加工产业,都成了那几十年台湾在国际间扬名立万、开疆拓土的利器。通过引入外资(伴随着技术与管理),在政策的诱引及行政的高效率辅导下,与台湾本土的劳力、土地资源结合,产生出物美价廉的商品行销国外。这就形成了一个投资—生产—就业—出口—所得增加的机制。

与此同时,政府由于人才汇聚,大批来自大陆的人才散布在各个领域包括政府部门与教育及学术机构,不但提供了高素质的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也为培养年轻一代作出了贡献。所以,市场经济加政府职能加人力素质再加全球化机遇,就构成了这一阶段(1988年之前)台湾经济成功的故事。

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扁马继之,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全球化(其实是半球化)因中国大陆启动市场经济改革成功,引领了一众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转轨,使半球化迈入了真正的全球化;(二)也正因为全球化效应,出现了全球范围劳力密集产业的大挪移,从全球各地包括台湾移往大陆;(三)理论上,台湾当时还具有相当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可以在两岸进行优化资源的跨区布局,但此一契机却被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及的积极管理政策而全面遏抑了,最终实际上是逼了这批企业连根拔起移往大陆,于是台湾出现了人才与资金的大量外移。影响所至,失业增加,贫富差距扩大。

上台虽与大陆恢复交流,两岸签订ECFA,但由于台湾已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的出现,人才与资金外移形势依旧,近年来实质所得甚至出现不增反减的现象。与前一阶段相比,政府部门的人才凋零相当明显,当然,持续的政党内耗也是原因之一。

台湾的经济困局有没有出路?答案在于台湾在新世纪还能不能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答案如果从韩寒的文章或《新周刊》的报道中看来,无疑是肯定的。但也必须看到,只有在两岸之间,通过谈判,建立好一个能大大降低台湾社会不确定感的政治框架之后,这样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再度吸引人才与资金的流入——这是台湾经济唯一的出路。

上一篇:战胜本能、抵抗波动 资产配置是王道 下一篇:“卡”出来的荒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