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树木种植成活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19 11:14:59

园林绿化树木种植成活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工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求,也是居民生活的需要。而园林绿化能否呈现其生态、艺术效果,为居民的生活带来多彩的视觉空间,花木的成活是关键。植树成活率与园林管理工作是否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园林工作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园林绿化树木种植成活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木种植成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园林绿化可以有效地调整城市的生态结构,并呈现优美的自然景观效果,是提高城市绿化品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其生长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人工养护的影响,很多建设单位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规划高标准,引进多物种营造景观效果,造成植物生长不旺、成活率低。建造好的园林效果经常是好景不长,植物枯死现象严重,不但难以呈现设计效果,还严重损害栽植效益和绿化成果。为保证园林的绿化效果,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绿色植物的成活率,是实现生态效应和景观效果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掌握正确的移栽方式并加强移栽后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园林绿化植物移植的原则

1、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各类绿地的性质、功能和景观要求,力求适地适树,采用不同的树木配置构图形成,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以满足观赏、游憩、防护等多种功能的要求。

(1)选择树种时要满足主要功能要求

在选用树种时,一定要在充分考虑一般功能之外,更出色地满足其重点功能的要求。在选择行道树时,应选择树冠庞大、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抗污染、少病虫害、且耐修剪、发枝力强、寿命长的树种。在漯河地区主要有:法桐、国槐、大叶女贞、垂柳、馒头柳、栾树、白腊等。在解决遮荫的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的作用。位于市中心的街道绿地,还要考虑到市容清洁的问题。

(2)以卫生防护功能为主的林带,除选择的树种之间有差异外,还和林带的结构有关。例如:防风林带通常以半通透结构效果最好,而滞尘则以紧密结构最为有效。

2、因时制宜

园林空间的艺术特点,有别于其它艺术如: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它的形象随着时间和季节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季节的变化可使其呈现不同的季相景色,树龄的增长可使其改变形态。因此,在设计中既要保持景观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做到四时有景、各具特色,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制定出长远的措施和安排;适当间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树间关系。园林景观要有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首先要作好园林季相构图。一般情况,在一个局部景观或一个景点,突出运用一、两种园林树木作为季相特色。同时,树木配置还要注意结合风景与意境题材的特色和游览时间等内容。如:风景区的主要游览,观赏季节在春季,因此,沿河岸景色布置应以春景为主,多种植垂柳、碧桃、樱花等树种,创造出“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的美景。若风景的主题是秋景,则在树种的选择上要以银杏、红枫、南天竹等观叶树为主,形成“碧云天、黄花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园林景观,若风景的主题是赏月,夜间不以植物色彩为主而以闻香取胜。总之要突出重点,贵在切题。

3、坡向、坡度的选择

苗源地的坡向和坡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坡向不同,其日照和空气温湿度也会不同;地下的土壤结构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根系的分布。比较来说,阳坡上地比较干旱且土层薄,树木根系向水平方向扩展,主根浅。一般情况下,阳坡下的苗木在起挖后难以形成土球,易造成散坨,成活率较低。对于阴坡生长的苗木,由于长年积累的腐殖层土质肥厚,苗木主根深,树干周围侧根、毛细根较多,起挖后土球完整,移植后成活率较高。坡度大于40°的林地内,树木偏根现象严重,除非在微地形的坡面上使用,否则植后根系不平,影响美观,不宜选用。应选择优质的苗木作为苗源,即冠形优美、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康的苗木,并在其实际受光面用油漆或细绳作标记。

二、提高树木种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1、树木的起挖、包裹

树木的起挖处理是保证树木成活的关键步骤,苗木在起挖后应保证土球完整,土球的大小可按树木胸径的8~10 倍确定,土球直径最小不小于30~40 cm。沿规定的根幅外圈垂直向下挖,挖掘过程中,遇粗根时用手锯锯断,以免根部劈裂。当侧根全部挖断后,将树身推倒并切断主根,尽量不伤根皮和须根,保留原土。对损伤的根系,应及时进行修剪。无法带上完好土球的,应将植株老根、烂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在装车前剪除枯黄枝叶,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至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树木移栽过程中,应对树干进行保湿处理,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树干保湿的技术主要有:用湿润的稻草包裹住树干,或者先用草帘包裹住树干后再进行喷水处理,之后在外面包裹塑料膜,防止水分蒸发。采用树干外面包裹保湿的形式或多或少会影响景观效果,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般可以在树干外面缠绕1 层麻绳。

2、树木的修剪

植株移栽之前,对树冠进行适当的修剪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植株的水分蒸发,提高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要将那些在运输途中可能会断掉的根枝进行修剪,枝条也要剪疏,但是要注意不能破坏植株的整体美观。乔木的长势较为旺盛,所以疏剪的程度要大一点,将树冠保留一半就可以,同时还可以减小风对植株的作用力,增加植株的稳定性。其他植株在移栽之后,也需要摘叶、疏枝等操作,以减少其水分蒸发,增加植株成活率。对于当作行道树的常绿乔木而言,可将其基部的2~3 层的轮生侧枝全部剪除。而对于常绿针叶树,修剪不宜过多,将枯死枝、过密的轮生枝、病虫枝减去即可。对于乔木而言,其定干高度最好>3m,而且第一分支往下的枝条都要剪去,往上的枝条适度剪疏,注意不要破坏树冠形状。

3、树木的种植

前期的工作准备好后,就可进行树木的种植。树木种植首先要特别注意树木的原向,按原向种植才能让树木尽早地适应移栽地的环境,提高成活率。种植前发现原带土球已遭破坏,根群脱水现象严重时,应蘸根浆、浸蘸苗根后再进行栽种。栽植时将混好腐熟肥料,取其一半填入坑中,培成丘状。裸根树木放入坑内时务必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坑底的土丘上,校正位置,使根颈部高于地面5~10 cm。然后将另一半掺肥表土分层填入坑内,每填1 层土都要踏实,并同时将树体稍稍向上提动,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最后将心土填入植穴,直至填土略高于地表面。带完整土球树苗,必须对种植穴进行踏实处理,植入树种后,填土密实,但不应过于用力,以免损伤土球。树木在种植后,由于土壤沉降,树体极易发生倾斜倒伏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对树体进行扶正,具体的做法应是先将树体根部背斜一侧的土挖开,再将树体扶正,还土踏实,特别对带土球树体,切不可强推猛拉,来回晃动,以致土球松裂,影响树体成活。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工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求,也是居民生活的需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品味的象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园林绿化能否呈现其生态、艺术效果,为居民的生活带来多彩的视觉空间,花木的成活是关键。所以,植树成活率与园林管理工作是否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园林工作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仙龙。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2007,(10):37.

[2] 吴德智。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科学之友,2010,(15):175-176.

[3] 吴红梅。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J].安徽林业,2008,(2):45.

上一篇:施工现场环境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