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生态文明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19 10:00:45

环保局生态文明会议讲话

今天恰逢世界环境日。很高兴与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就“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非常必要,很有意义。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对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其中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就是,以*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鲜明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去年*月,总书记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重要抉择,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上的新飞跃,也是认识、把握和利用环保工作规律的新飞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更加突出地位这一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就是说,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主义哲学观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在其前后对比中才能看得明,事物的主流只有经过不同方位的审视才能认得清。探索环保新道路也不例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30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总结30年来的探索实践,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环保新道路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从探索历程看,新道路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探索新道路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每个阶段的探索都是实践的检验和积累,每一次创新都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从19*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到19*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把环境保护明确为一项基本国策,19*年第三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再到20*年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三个历史性转变”,都是在探索中继承和创新的结果。

从探索重点看,新道路具有多重性和阶段性。一切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环境问题也是如此。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有其不同表现。我国正处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环保新道路既要为新型工业化服务,又要用生态文明来跨越和修正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我们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把探索新道路的实践放在“三步走”、“两个10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来看,放眼长远,同时又要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抓住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最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探索重点。

从探索内涵看,新道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复杂体”,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技术等多种因素,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涵还会进一步扩大,外延也会进一步扩展,包容性会越来越强。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就决定新道路的探索必然是一个海纳百川、高度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促进。

从探索任务看,新道路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实践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人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的特点,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从探索途径看,新道路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环保新道路的探索源于环保实践,根本目的在于指导环保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去探索。

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是全国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环保工作者要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共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的总体要求,继承30年来探索实践的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正确的探索方向,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第一,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首先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其核心就是要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历史性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环境保护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要指南。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第二,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既不可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减缓发展甚至停止发展,但发展必须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步推进,也绝不允许宽容污染,保护环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必须与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相适应。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指导思想,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发展、产业振兴等重大战略规划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宏观战略体系。

第三,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构筑有效防范环境污染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我们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和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和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创新生产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第四,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要求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平衡与和谐。我们不能坐等大自然自行修复人类造成的伤害,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少、环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的实际出发,积极研发高效实用、丰富多样的环保治理技术。

第五,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与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道,共同构成改善环境质量的三大支柱。因此,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保护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第六,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政府是主导,群众参与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总之,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建立健全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尚未见底。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进步的洗礼。哪个国家能够在危机中抓住主要矛盾并科学解决,就能在危机后从更高起点上更加稳健地发展。反之,则可能陷入社会危机的困境,甚至使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危机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放松。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也为我们探索环保新道路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应对危机过程中,还要不要加强环境保护,怎样加强环境保护?全世界都十分关注。总书记、总理、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环境保护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强调指出要把应对这场危机看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看作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生态环境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但是,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内外部环境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积极做好有效应对的各项准备,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研究解决环境问题,努力重塑危机后的发展方式。具体而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实现从过去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处理好服务与把关、当前与长远、效率与质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开辟“绿色通道”,设置“防火墙”,拓宽领域,加强调控,强化验收,全程监管。

(二)深入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着力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污染减排,从总体上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三)继续创新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海焕发生机和活力。

(四)切实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五)主动利用倒逼机制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要研究制定推动重点产业振兴的“绿色”环保政策措施,构建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相协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态化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六)进一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腾出和扩大环境容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是形成直接生产力、创造绿色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是有市场有潜力有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采取有效手段,推进环保产业全面升级,尽快形成一个门类齐全、装备先进、富有活力的环保产业体系。

(七)通过市场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动出台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多种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减少环境保护对行政手段的过度依赖。

(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企业是污染防治主体,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制度。

(九)有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环境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为探索环保新道路积累经验、创造模式,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环境保护事业崇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让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独家原创:农村市场发展研究论文 下一篇:电力工业前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