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19 09:47:03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329-01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同心理反应的外科手术病人预后的作用及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外科就诊的240例手术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心理活动以及所实施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按照相同手术病人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了心理护理,对照组没有进行任何特殊心理护理。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4项干预指标中,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外科手术病人;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 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医学科学亦飞速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1,2]针对目前外科手术病人共同的焦虑、恐惧、自责、悲观等诸多心理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对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预后效果的评价。

所谓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通过人际交往、行为、语音影响以及掌握病人心理需要,针对病人心理需要促进病人有利康复的健康服务[3]。对于手术患者来说,病人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有一些严重有碍健康的心理问题[4],如焦虑、恐惧、自责、悲观失望等。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心理护理措施,如通过良好的仪表赢得病人的信任;与病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熟练的技术操作减少对病人的刺激,消除其恐惧心理;给术后病人积极的暗示;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病人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不但减轻了手术给病人造成的痛苦,还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40例病人,其中男性病人150名,女性病人90例,年龄为15-82岁。其中,阑尾炎切除术50例,胆囊切除术24例,股骨骨折50例,胫腓骨骨折36例,胃大部切除术34例,食道癌手术30例,甲状腺切除术16例。

1.2 方法

1.2.1 将240例术后病人,将每类手术病人随机一分为二,共分为两组,每组120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特殊护理。

1.2.2 评价所有病人的心理反应:

1.2.2.1 焦虑心理 95例术后病人均具有焦虑心理。焦虑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不安及忧郁,是手术后病人最早出现,也是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患者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手术后恢复期比较长,病程进展缓慢,对疾病造成的痛苦、家庭生活的突然中断及不能正常工作而感到不适应和难以接受。[5]

1.2.2.2 恐惧心理 71名病人有恐惧心理。有些病人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手术失败而出现生命危险。此时的病人常常处于惶恐不安的紧张状态之中,心理状态极其不稳定,紧张、多疑、暴躁、易激动、爱发脾气、摔东西[6]情绪经常不受自己的控制。

1.2.2.3 自责的心理 有自责心理者57人。有些手术的病人家庭条件较差,而手术费用偏高,自己又不能正常工作,常常会因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而自责。

1.2.2.4 绝望的心理 有绝望心理的病人有72人。有些慢性病病人因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被安排手术疗法,他们经过慢性病长期的折磨逐渐丧失恢复健康的信心,还有一些病人害怕丧失器官或造成功能缺损,如切除术会使病人外观改变,截肢术会造成外观形象改变又丧失肢体功能,他们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有绝望自卑的心理。

1.3 护理干预方式:

1.3.1 对术后病人焦虑的护理 手术病人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自身疾病不了解,对手术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极易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 首先,护士要向病人展示良好的仪表,端庄、整洁的仪表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亲和力,给病人留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增加术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士应掌握沟通技巧,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7]护理人员应该适量地多与病人接触,重视其存在,了解其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在和患者的接触中要表现出诚意,多给予其关心,对待病人要热情友好,诚恳而有礼貌,亲切且恰当地称呼年长的患者,而不要以床号来代替患者的姓名,充分使用美好的语言和礼貌用语,避免使用伤害性语句,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体会到医护人员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医院和在家里一样,得到尊重、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病人才会把自己内心的顾虑向护理人员倾诉。没有了顾虑,他们才会对手术的预后有信心,愿意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为以后的痊愈打下良好的基础。

1.3.2 术后病人恐惧的护理 多数病人对术后反应认识不足,长时间不敢翻身活动,认为手术会造成残疾,对术后缺乏信心。他们对手术的效果不确定,而且手术后恢复期比较长,病程进展缓慢,病人常常会产生对自己病情的疑问,反问为何手术后病情却仍得不到及时的恢复,病人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护士要用认真、负责、严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赢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有安全感。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主动热情地与术后病人交谈,细致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鼓励病人说出害怕和担心的问题。及时、准确、有效地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他们的心理顾虑。另外,我们要有意识地多给予其客观、有效、积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可以使手术后的病人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消除其恐惧的心理。哪怕是一些极其微小的病情好转现象也会给患者带去希望,使其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我们定时向手术后的病人汇报一些反应他们手术后病情好转的指标,让其看到自己病情渐愈的一面。另外,护理人员应邀请手术成功病人介绍配合手术治疗的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现身说法可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我们还可以给患者讲一些其他病情严重的患者经过手术后很快就战胜病魔,治愈疾病的信息,这些信息会给病人增强信心,让病人也对自身的康复有期待。护理人员在护理手术病人时应该做到动作娴熟、冷静、沉着、稳定。精湛而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感到住院的安全感,增加病人本身的信心和勇气。相反,疏忽、低劣的护理技术会造成病人的恐慌,加重其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其手术后的恢复和痊愈。

1.3.3 对病人自责心理的护理 病人会因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影响正常生活而自责。护理人员应努力争取家庭的支持,根据病人要求安排他们所期望的人前来探视,指导家属与患者亲交流,多给予物质与精神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还应嘱咐家属及其周围人员与患者多谈心、勤交流感情,解除其为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而自责的心理,使患者感受到支持、温暖和关注,打消其孤独、无助、自责的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手术后患者病情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积极合作,密切配合,做好患者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护理,努力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1.3.4 对病人绝望心理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常因手术所致的外观改变及功能丧失而对生活失去信心,他们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渴望得到关心和尊重。同时手术的病人普遍比较敏感,疑心比较重,容易把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或听到的无关话题与自己的病情或手术联系在一起而产生一些错觉,怀疑自己的病情。护理人员应该适量地多与病人接触,重视其存在,了解其心理需要,主动热情地与病人交谈。护理人员在交流时应注意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手术病人面前谈话时不应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不应该谈论任何与手术无关且容易引起病人猜疑的话题,避免一些引起病人猜忌的动作或话题,避免由于个人言行不当影响病人的心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2.1 焦虑感 干预前有焦虑心理者95人占干预前人数的6.45%。干预前、后病人焦虑情况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恐惧感 干预前有71例患者具有恐惧心理。干预后47例患者能基本消除恐惧感,占干预前人数的66.19%。干预后具有恐惧感患者明显少于干预前(P

2.3 自责感 干预前57例患者明显自责,干预后24例患者能不在自责,占干预前人数的42.10%。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减少(与干预前比较P

2.4 悲观失望感 有72例患者干预前极度悲观失望,其中31例患者在干预后已明显改善,占干预前人数的43.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P

4项干预指标中,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整个护理模式的改变和不断进步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性科学,在为增进人类健康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科手术的病人来说,初入院手术病人对医护人员缺乏了解,容易产生不信任感,而且他们对手术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害怕麻醉、手术意外及死亡的危险;有的害怕丧失器官或造成功能残缺,如切除会使病人外观改变,截肢术既造成了外观形象改变,又丧失肢体功能,使病人产生自卑、悲观失望的心理;因过多的医疗费用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影响家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自责心理,等等。无论何种手术,病人总会在术前出现情绪反应,多数病人对手术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特别是接近手术日时,病人会因过于紧张出现失眠、食欲减退、小便次数增加、脉搏呼吸增快,血压升高等,重度恐惧、焦虑、则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内分泌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手术耐受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机会。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向病人展示良好仪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消除恐惧心理、给予积极的暗示、争取家庭支持等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自责、悲观绝望的心理,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使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有了很大改善。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完善及人类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护理必将在护理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登瀛,关雪莹.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中华护理杂志,1998,(9):531

[2] 陈瑶,邓光辉,刘晓虹,刘伟志,乐燕. 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4

[3] 沈雪琴,寿之炜.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12(3):

[4] 王春香,龙梅,牟景敏,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11(7):

[5] 韩俊林,郑连雪,王清馨.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病人情绪状况

的临床研究,护理研究,2009(5):1355

[6] 关念红,程敏锋,王相兰,胡三红,张晋碚.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3):724

[7] 姜彩云.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中华现代医药.2002,3(4): 427

上一篇:pIlon骨折的内固定与思考 下一篇: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