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帝”王功权

时间:2022-10-19 08:53:18

王功权因为微博私奔一夜成名。他作为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其实不仅是一个地道的商人,还是半个文人,甚至还是一个老“愤青”。

身材不高,圆脸盘托着招牌红鼻,一副黑边眼镜,外加一年四季不离头的帽子,这是王功权的招牌形象。

但不要小看了这个其貌不扬的他。五十而知天命,王功权人生经历之丰富,为常人所不能及。他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是国内早年成名的风险投资家,他还是一些人眼中的怪人――尤其是这一次,5月16日,已婚的他,在微博上公告:“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

此语一出,江湖震动,在火热的微博里,“私奔帝”成为关注与热点,持续一周以上。

商人王功权

“不会退场,就没有进场的资格。”

1988年的某一天,27岁的王功权端坐在吉林省委宣传部企业宣传处的办公桌前,对面老处长正忙着给他布置一天的工作。

企业宣传处不大,就他和处长两个人。

王功权一时间走了神,突发奇想,若干年后,若自己成了老处长,一天到晚站在一个愣头青面前安排布置工作……顿时,王功权心里响起了这样的旁白:“这样的生活太残酷了”。

不久,在那个象征着权力、光鲜仕途的大院里,再也看不到王功权的身影。他借着妻子生子后休假一个月的时间,只身南下淘金。

王功权成了吉林省改革开放后体制内辞职的第一人。迈出这一步的他,转身成为了民营企业界上有名的“万通六君子”之一。

1995年,万通度过它第4个生日。这时,“万通六君子”已出现分歧,原先6人董事会里,一人一票的平衡已被打破。

在出现分歧前,“六兄弟”曾拜访万科董事长王石。王石说:“虽然几位兄弟情深,但今后一定会面临利益冲突。”王石的预言让他们有些恼火,认为王石低估了兄弟情义。但当万通资产规模达到48亿元时,“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局面出现了,他们迎来了企业组织进化进程中的第一个岔路口:排座次,分金钱,论荣辱。

王功权选择了妥协,1995年,他主动将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潘石屹,自己出任美国万通董事长,远走美国学习考察。当时,硅谷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一种流行商业模式――风险投资。

风投像是他溺水时抓住的稻草。“这种选择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或许是唯一可以使灵魂安宁下来的选择。”王功权说。

王功权毫无风投经验可言,但却有着敏锐的商业判断。他的第一笔风险投资给了当时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亚信,公司不过五六个人,外加五六台电脑。

王功权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决定投资亚信,以25万美元占其8%的股份。后来,亚信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

1998年,王功权彻底告别了万通,加入IDG创投基金,成为一个职业投资基金的管理者。当年万通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期,1998年被称作“住宅商品化元年”,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但王功权已经完全埋头于风投。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他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在网上度过的,他拼命研究互联网、通讯、半导体等相关文章,积极与高科技企业家交往。期间,他先后又投资了奇虎360、易趣、金融界、框架传媒等。

王功权在IDG也只呆了六年。因为他仍没有摆脱文人式的烦恼:“IDG基金规模很小,合伙人多,舞台显得很拥挤。当时合伙人投资的项目大多是早期投资,金额少,数量多,牵扯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2005年6月,王功权悄然退出IDG,转而加入鼎晖。如今,鼎晖是当下中国最著名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管理美元、人民币基金共计55亿美元。王功权参与管理的两只创投基金,管理资金超过7亿美元。

事业正发展得火火红红的他,却再做惊世骇俗之举:他说放弃一切,选择和一个叫王琴的女子私奔。

王功权的做法在外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王功权自有其解释。他说:在进行人生设计的时候,要知道,不会退场,就没有进场的资格。参与的事情处于较好状态时,我会想,再往前走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挑战?如挑战不是特别大,我会调整自己的人生道路。

文人王功权

“诗歌比挣钱更重要。”

“一个商人加半个文人”,王功权多年前,为自己贴了这样一道标签。

王功权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过,在万通时,他和冯仑等人挤在海南的陋室里,同看一部《上海滩》,冯仑会认为他正沉迷于如何做好老大,而王功权却说,“那时,我是被冯程程的爱情所感动”。

2006年11月的一天,王功权收到冯仑这样一条短信:“横穿胶州,过临沂,下莒县,忆起万通举事之初,铭刻‘毋忘在莒’,庄敬以求自强,不禁胸中再点兵,万里江山一日收……”

“你的短信,令我感慨万分。我们已年近半百,请多保重!”王功权回复,“除此,我不知说什么好。万通,对于我来说,已成如烟往事。随之飘逝的,是我火热的青春。我记得:毋忘在莒。”

“万通六君子”15年后再聚会,王功权即兴写词《临江仙・万通六合伙人重聚步罗公韵》:“携手扬浪商海里,风流几度争雄?华光艳朝染长空。纶巾飞卷处,猎猎万旗红。十五春秋似弹指,戏笑雨雪霜风。东方君悦庆重逢,中年情正好,苦乐一杯中。”

对于同样一场聚会,同为“万通六君子”之一的潘石屹在博客上写道:“谈到很晚,大家也吵得精疲力竭了,就各自回家,洗洗睡了。”

文人王功权比较热爱婉约派的词,随着年岁的增长,貌似把诗歌看得比挣钱重要。王功权投资汉庭连锁酒店前夕,汉庭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主动联系,“功权你什么时候来见见面”。

电话那头的王功权说,“你小声点,我在一个诗歌朗诵会上呢。”

于是,王功权除了投资人的身份,还多了个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的头衔。2008年,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召开,整个会议花费约80万,潘石屹、易小迪、冯仑3位企业家承诺以个人身份资助本会共50万,中华诗词学会承担30万左右。

文人的情怀让王功权觉得活得更加感性和真实。有一次,当他听到远在美国的女儿打电话时声有哽咽,他放下电话赶往机场,坐上飞机就去见女儿一面。

如今,也有人批评王功权对婚姻的态度。对此,王功权说:第一任妻子杨雪峰,在2005年时,因王功权作风问题主动要求离婚;第二任妻子爱他多年,“人也不错,深情、俭朴,教子有方,曾在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工作”,但她在控制丈夫问题上义无返顾,手段先进,不惜代价,做事出手又狠又快。王功权说非常怕她。这番表白,又讨来了微博上“封杀作风男王功权”的一轮声讨。

他回应道:“我自己家的事我会负责安排”,“在真实和道德之间,我宁愿选择真实”。

“愤青”王功权

“我们不是动物,我们除了活着,还要生活,我们需要一些尊严和社会参与的权利。”

2011年元旦晚10时多,北京市丰台区一幢三层小楼门口,王功权混迹于一群素不相识的访民中间。这里是关押了几十名上访民众的“黑监狱”。

没有人辨识出这位50岁的成功商人。他和戴着风雪帽、抱着上访材料的访民一起,敲击“黑监狱”的大铁门,高喊:“开门,快放人!”

楼里,隐约传出几声妇女的尖叫声和保安的训斥声。

2005年,王功权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每逢双休日,他常会参加一些朋友聚会或者文化沙龙。“我们不是动物,我们除了活着,还要生活,我们需要一些尊严和社会参与的权利。”王功权说。

2008年底,王功权在各个场合提出,解决在京外地籍学生的教育平等权问题。长年来,大量在京外地籍学生不仅遭遇借读费、奖学金等不公待遇,在高考前往往还要回到原籍参加考试。

他说,生活中,一些小故事触动着他。一名女生十分优秀,但因为是外地人,从未当过“三好学生”。班主任每次都拉着流泪的女孩做思想工作:“你把三好生让给别人,北京籍的孩子得了三好生,还可以在中考里加分。”从2009年底开始,他与北京各个学校的外地籍学生、家长和专家举行座谈会,与一些朋友对外地籍学生的教育状况、现状描述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这是王功权近年来参与的比较重大的一个“项目”。

2011年1月15日,王功权在微博里写道:“在当今中国,使民众形成敢说真话敢说心里话习惯,是很重要的。在意识形态层面,多数人都活在恐惧里。实际上,中国在进步,政府的包容度也在增加。去恐惧化,便成了必行之事。”

如此种种,王功权又成了朋友眼中一位有点知名度的老“愤青”。对此,王功权慨然接受。

编辑张巍华(资料来源:《创业家》、《波士堂》、《新世纪周刊》)

上一篇:酷六“砍人” 下一篇:市场经济地位无需他国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