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心里的目标更易实现

时间:2022-10-19 08:21:37

藏在心里的目标更易实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不时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计划。大至高考想去的理想大学,小至看完一本书,或是攒钱等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买一身新衣服等等。现在,想象一个近期你迫切想要实现的目标,接下来你会怎么做?是心潮澎湃地昭告天下,还是自己默默地藏在心里?

大多数人想必都会选择前者。很简单,大声说出理想和目标,既能坚定自己的想法,还能让周围的人帮忙提醒监督。理论上,当你告诉众人你打算做什么时,应该能提升你的责任感。然而,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那么遗憾地告诉你,这个愿望可能多半是实现不了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实验

美国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找来163名志愿者,并让他们写下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小目标,比如写5封信、向10个陌生人推荐一款产品、发完100份传单等等。随后,他们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志愿者需要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屋内其他人,第二组的志愿者则保持缄默。接下来,每名志愿者都有45分钟的时间完成这项目标,而且如果中途遇到困难,他们可以随时放弃。

实验开始。

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保密组的所有志愿者整整45分钟都在努力地朝目标迈进,而且大多数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原计划。而宣告目标的组在平均用时33分钟后便放弃了,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中完成目标的人寥寥无几。

在随后的访问中,第一组志愿者称,他们似乎低估了目标的难度。虽然一开始他们信心满满,尤其是在把目标说出来后,他们更觉得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是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他们发现,目标远没有他们想象得容易。而且,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目标似乎也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于是,还不如早点认清现实,缴械投降。

然而保密组的志愿者却认为,他们在行动过程中一直觉得45分钟的时间不够用,自己离既定目标还差很远。如果不分秒必争,则计划肯定完成不了。因此,他们全程都在默默耕耘。

如此说来,把目标公诸于众似乎并没有对行动力产生什么推动和帮助。那些实际上远在天边的理想,在说出来后反而会给人一种近在咫尺的错觉。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说的”=“做的”?

通常,当我们订立一个目标后,必须付诸一定的行动和努力才能实现。所以,正常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许愿,努力,实现,满足。然而,当我们把目标告诉别人时,我们实际上已经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早在1926年,社会心理学家之父库尔特・勒温就对此解释过。他认为,在我们描述愿望或目标时,大脑会分泌让人愉悦的多巴胺。这种幸福和满足感让我们觉得,原本遥远的幻想离我们更近了,甚至已经成为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尤其是当旁人对你的想法和目标表示赞赏和支持时,这种喜悦和满足还会被进一步放大。于是,这个过程实际上则变成――许愿,诉说,满足。

显然,努力的步骤跳过了,而实现目标后的愉悦也被提前透支了。你看,大脑会狡猾地把“说的”当成“做的”。而这种替代作用一旦产生,开心的错觉自然会降低我们的动力和实践度。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我们在享受旁人的鼓励和赞美时,这种已经实现目标的真实感还会不知不觉地得到加强。

因此,在“望梅止渴”的幻觉中,该做的事懈怠了,我们也离目标越来越远了。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爱情中的承诺和甜言蜜语。有过恋爱经历的姑娘们常奉劝后来者,不要听男人们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说要学做一道你喜欢的菜,他说情人节要送你一套市面上买不到的书,他说要开始攒钱年底带你游海南……凡此种种,是不是在听到的一瞬间就心花怒放,对他大大赞扬了一番?然而,到最后真正落实的似乎也寥寥无几。除了不可抗因素外,在他展望未来、在你幸福地沉浸其中时,这些事儿可能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完成”了。

动机不纯了

除了容易把“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外,目标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说了你就被动了。

本来,你心里美滋滋地酝酿着一个伟大的计划,你把它当成自己的小秘密,每天为此努力一点点。在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中,你虽然忍得辛苦,也偶尔感到疲惫,但想着事成之后的喜悦和旁人的惊叹、赞美,你觉得再苦也值得。那份埋藏在心里的秘密和勇气,给了你莫大的潜力和能量。而那个忍住不说的目标和喜悦,也像一个雪球般越滚越大。它们无不推着你一步一步朝前迈进。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主动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说的是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休养身体,但附近却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就能得到越多报酬。此后,他依照承诺,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然而有一天,老人突然开始减少奖励额度。到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闹,老人一分钱也不给了。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于是,便再也不到老人住所附近大声吵闹了。

你看,在这个过程中,老人成功地把孩子们吵闹的内部动机转向了外部。本来,他们吵闹纯粹是为了自己寻开心,结果,老人的参与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为了外部原因(挣钱)才大吵大闹的。本来心甘情愿的动机成了被动的强迫,于是,那个发自内心的意愿也就随之改变了。

同理,当你把自己的目标公诸于众后,事情的本质也就变了。一个本专属于自己的目标,一下子就成了一件公开的“展品”。本来是自己渴望的东西,摇身一变成了应付他人的心理包袱。如此一来,要坚持目标的动机和意愿,也就大打折扣了。

这种心理在时下流行的朋友圈也可见一斑――不晒“星巴克”等于没喝咖啡,不晒电影票,电影看了也没意思,不晒旅行照片就跟哪都没去似的。这一切行为都建立在被旁人羡慕和认可的动机上,因此,做这些事情的初衷和乐趣也就淡化了。

怎么办?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很简单,忍住那种想宣告的冲动和提前被称赞的诱惑。如果你真的想实现目标,默默地为此努力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实在忍不住了,那就换一种让你难以产生满足感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将目标意图转换为执行意图,将让人兴奋的抽象目标细化为一步步的具体行动表达出来。比如,我想参加马拉松赛,但以我现在的水平肯定很难跑完全程,所以我打算每天练习半小时。你可以和我一起跑,也可以监督我。如果我哪天懈怠了,你就狠狠揍我。

如此一来,你不仅获得了旁人的监督,也将虚幻的满足感挡在了门外。

上一篇:基于PHP及MySQL数据库的行业网站建设 下一篇: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