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口疮并不仅仅是“上火”

时间:2022-10-19 08:14:24

我经常患口腔溃疡持续有三四年了,口里、舌头上、唇上,经常是“此起彼伏”。时间短的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时间长的要二十多天才能下去。开始我还吃各种败火药和维生素,可是都没什么效果。后来干脆就不吃药了,到时间也就下去了,可这个过程疼啊!而且持续有三四年了。

最近我在报上看了一则广告,一家医院说他们通过几十年的研究研制出了能根治这病的药,我试着给他们打了个电话,一问,可以函购,一个疗程596.00元,可还是感觉有些不可信。

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能请专家给我讲一下吗?

一位痛苦的读者

在人们生活当中长口疮是比较常见之事。口疮在广义上是口腔黏膜发生破溃损害,产生疼痛。狭义上多指复发性口疮而言。一般来讲,口疮是由许多不同原因引起的,病损表现也不完全相同,疾病性质也不一样。因此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必要的。

在许多情况下,口腔黏膜均可出现破溃损害。有些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但也有很多是由全身因素引发,甚至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是全身系统病的一个口腔表征。俗话说“长口疮是上火了”,还有句成语“人之口破皆属于火”,这是与中医观点相近的一种说法。口疮与“火”关系密切这是不能否认的,在中医临床治疗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结合现代医学,如单纯以一个“火”字来概括口疮就有失全面了。

能引起口腔唇、舌、口底、颊、龈、腭、咽等处黏膜破溃的病因是很多的,如细菌(球菌为主)引起的各种感染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带状疱疹;霉菌(白色念珠菌为主)引起的鹅口疮、口角炎、义齿性口炎;梭状杆菌、螺旋体引起的坏死性龈口炎;对药物或某些物质引起变态反应的过敏性口炎;多形性红斑等。这几种口炎多为急性发作,均可表现口腔黏膜充血发红水肿,糜烂渗出,甚至形成溃疡,并可同时伴发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口干、口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白细胞升高等,甚至有的可同时伴有皮肤疱疹和充血红斑破溃渗出。其他如物理、化学等因素不良刺激而引起的口腔黏膜破溃,最常见为咬伤和尖硬物创伤,还有温度过高或接触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药物引起的。

还有一些特殊感染性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也可在口腔局部出现破溃损害,如结核、梅毒、艾滋病以及白血病、肉芽肿性溃疡、坏死性肉芽肿等。这些疾病在全身症状、体征不明显时,有时可由口腔病损早期发现确诊,而得到及时治疗。

至于口腔黏膜的癌性溃疡,相对比较少见,约2/3患者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为多。早期表现为黏膜上皮增殖性硬结,往往易被忽视。继而表层糜烂溃疡,表面可见红色间以少许白色小斑点,浅在而无坏死,偶有刺激性痛,触之表面粗糙边缘稍硬。后期则疼痛明显,溃疡深而呈火山口状,边缘呈堤状或花瓣状外翻高起,甚至呈菜花状增殖,表面有坏死物,基底有硬结。本病重在早期诊断,以便及早治疗。因此对久溃不愈的溃疡,应给予重视。

平时最常见的是复发性口疮,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此病。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以青壮年多见。本病主要特点是口腔溃疡呈周期性或不定期反复发作,可发生于口腔唇、舌、口底、颊、腭、龈、咽等多个部位,但多呈局限性浅溃疡。有自限性,一般为1~2个溃疡,多者可达数个或数十个,一般在7~10天愈合。

多数患者随着病程的增加,症状也随之加重。发作可由数月一次,而变为每月均有发作,甚至两次发病的间隔期缩短至二周或一周,严重者此起彼伏连续不断,重者愈合期延长,甚至二周或数周以上。影响患者饮食说话和生活质量。在口腔活动或进食刺激食物时疼痛明显加重,使人心烦不安。尤其发生于舌、软腭、咽部时,则疼痛更为明显。

此病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患者的临床病损表现、病情轻重和病程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激惹诱发因素又不尽相同,加之目前西医、中医临床分型还未完全统一,因此也缺少特效的药物和疗法。其反复发作,病程可由数年至数十年。病情可逐渐加重,但也有自行缓解者。本病发生前少数人可有口腔局部或全身轻度不适,但多无明显全身症状,对全身状况影响也较少。

此病的治疗目前还是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这对于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促进愈合还是有益的。但若说控制病情防止复发,从目前看来还是一个难点。因此前面读者所说的那个不需要任何检查,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能寄来药物“根治口疮”的广告让人难以相信。希望广大读者能谨慎辨别,到正规医院去检查、治疗。

上一篇:疫苗能否治肿瘤 下一篇:雷电交加防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