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期刊的计量分析及发文策略

时间:2022-10-19 07:52:37

ESI期刊的计量分析及发文策略

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作为衡量科学研究绩效[1]、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视[2]。它作为国际权威科研分析平台,将全球学科分成了22个学科,滚动统计汤森路透WebofScience(以下简称“WoS”)的10年数据。通过ESI,可以了解某一机构有哪些学科按照被引频次排名已经进入全球前1%[3]。有关ESI工具应用于学科评估的研究已有不少[4-7],但鲜有文章将其应用于具体学科的学术期刊计量分析,并提供发文投稿建议[8]。学术期刊现已成为科研人员迅速了解研究进展的学术阵地。随着知识创新日渐加速、科研成果大量涌现,挖掘相关数据并及时总结期刊发展规律,可以为科研人员的选刊阅读、投稿,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本文以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为例,针对文献的SCI期刊分布态势,展开多角度计量分析,旨在指导科研人员了解相关学科的热门期刊,在学术期刊阅读、投稿及学术成果评估中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期刊文章的影响力。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数据来源InCites与JCR分析

工具中的SCI期刊数据均来自于WoS核心合集,按照WoS的学科分类标准,可将期刊划分为250余种小类主题学科,相对庞杂、专深,且同一期刊的类别不限于一门学科。而ESI中22个学科的分类体系,除了Nature、PLoSOne等高度复合期刊外,每种期刊仅对应一门学科,更适于对学术期刊进行中观分析,且InCites和JCR分析工具也新增了ESI学科分类,为分析统一了路径。本文以WoS数据库中SCI核心期刊的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支撑,期刊学科选取南京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入围ESI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MolecularBiology&Genetics)学科,数据收取范围为InCites、ESI中2006—2016年的数据及JCR中2015年的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

1.2分析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计量分析。首先,将2006—2016年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期刊的整体情况及2015年期刊分区进行分析:2015年ESI各学科下的SCI期刊按照同年影响因子排序等量划分为4个区,这些分区分别对应WoS的多个小类主题学科,从整体上实现对期刊ESI学科分类与JCR年度影响力的交叉匹配。其次,以JCR2015年度“影响因子”为标杆,揭示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的高影响力期刊,对该学科ESI高被引论文(即2006—2016年入围ESI某学科领域且被引频次排名前1%的论文)所属期刊加以分析。再次,测定SCI期刊对我国大陆作者来稿的录用率和倾向性。最后,总结2006—2016年我国大陆作者及某一高校(如署名为南医大)的作者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发文的所属期刊,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交叉分析。

2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期刊计量分析

2.1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期刊整体分析

借助InCites统计可知,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2006—2016年累计发表SCI文章426332篇,分布于779种期刊,其中共有359903篇文章入围ESI并分布于182种期刊(ESI分析工具通过设定阈值,精选各学科被引频次占全球前1%的SCI文章,且文章类型仅限于Article、Review,故同一学科入围ESI期刊总量小于SCI期刊总量)。2015年,在刊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文章的286种期刊中,非Q1区期刊有177种,含有Q1区间的期刊为109种.

2.2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高影响力期刊分析

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期刊被引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期刊的关注度、影响力与利用价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共识。2015年影响因子排名前20位的期刊及其对应的JCR学科和分区情况。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高质量期刊中,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以高达38.602的影响因子占据榜首,其余刊物的影响因子数值分布较为平均。

2.3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高被引论文期刊分析

2006—2016年,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ESI高被引论文共4285篇,分布于116种期刊。排名前20位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数及篇均被引频次,其中,该学科高被引论文数超过300篇的期刊有4种,除跨学科刊物NATURE、CELL外,NATUREGENETICS的高被引论文数遥遥领先(340篇),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也接近400次。需要注意的是,刊物吸引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够与高被引论文的影响力成正比,如NATUREMEDICINE的高被引论文数排名第5位(234篇),但其篇均被引次数仅排在第16位(305次),GENOMEBIOLOGY吸纳高被引论文数虽然不多(41篇),但其篇均被引频次却多达

2.4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大陆作者发文期刊分析

总结大陆作者某学科发文的相关规律,可以测定SCI期刊对我国大陆作者来稿的录用率和倾向性。统计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的大陆作者共发文52468篇,分布于376种期刊,(为便于对比,此处采用百倍影响因子量级)。可以看出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对我国大陆作者投稿友好的刊物中,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以3391篇的发文量排在首位,其影响因子为0.764,位列第20位。CELLRESEARCH的发文量虽然仅排第8位(598篇),其影响因子却排名第1位(14.812),CELLRESHERCH

2.5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南医大发文期刊分析

本文选取南医大为该学科具体机构,考察其发文期刊分布规律。通过检索署名为南医大作者的文章,可以管窥南医大作者发文选刊及国际期刊录用规律。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2006—2016年南医大作者共发表了1399篇论文,分布于160种期刊。,2006—2016年各年度南医大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发文总量依次为5篇、6篇、11篇、18篇、40篇、45篇、109篇、130篇、158篇、200篇、148篇(由于2016年所发表文章未能在线出版完全,当年的发文量数值累计不充分)。同时还可以看出,发文量年代分布虽从2013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2014年以后逐渐回升,并于2015年达到峰值(200篇)。其中,南医大作者在刊物ONCOTARGET中发表的论文总数最多(共计146篇),虽然从2013年才开始收录南医大作者的1篇稿件,但在2016年就已达到了年度峰值(78篇);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对南医大作者投稿的累计录用量也较高(120篇)且发展势头良好;MOLECULARBIOLOGYREPORTS早在2009年就收录南医大4篇文章且投稿总量较高(106篇),但近年篇数有所下滑。NATUREGENETICS属于表1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的高影响力期刊之一。

3发文策略

通过对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期刊的计量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各种指标计量方式下排名前20位的期刊中,高质量期刊和高被引论文期刊重合数多达13个,其中,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以高达38.602的影响因子占据榜首,大陆作者在选刊时以此类高质量刊物为标杆,可以切实提高发文质量和影响力。刊物CELLRESHERCH(影响因子14.812)作为排名前20位的高质量期刊之一,吸引了我国大陆地区作者的598篇论文,也位于排名前20位大陆作者发文期刊之列,大陆作者可以将其当做重点发文刊物,兼顾发文命中率和期刊质量。而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ONCOTARGET等刊物,在大陆作者群的发文显示度方面表现出色,均可以列入选刊范围。此外,初级科研人员还可以聚焦于GENE、MOLECULARANDCELLULARBIOCHEMISTRY等JCR该学科的3区期刊,其中,老牌期刊GENE虽然在JCR学科的分区中并不靠前,但因审稿意见中肯且效率较高,也获得了大陆作者的青睐;而MOLECULARANDCELLULARBIOCHEMISTRY的审稿周期较短,适合的投稿主题范围广,对大陆地区作者的文章接纳度较高,也值得国内作者持续关注。

4结语

本文以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为例,针对发文的SCI期刊分布态势展开了多角度计量分析,并提供了发文投稿建议。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发现,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的发文量及其所属的期刊数,虽然保持了一定的体量,代表着较高科研生产力和投稿多样性,但投稿期刊的质量亟待提升,排名前20位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高质量期刊与我国大陆作者发文排名前20位期刊重合的仅有CELLRESHERCH一种。因此,建议在提高发文体量的同时,我国大陆地区的科研人员应更多地关注相应学科内全球领先期刊,增加在高影响力优质期刊中的发文,这对提升科研人员的文章被引率有所裨益。同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稿件与刊物主题契合度、办刊风格、录用偏好及期刊读者群等因素,灵活调整、择优选投,提高录用机会。此外,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为提升相应学科和机构的科研竞争力贡献力量。

上一篇:期刊评价的4个核心指标关系 下一篇:物业管理提升信息化的实训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