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物的选取

时间:2022-10-19 07:35:17

学习物理的起点是初二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虽具备了一定计算能力,但在物理的计算题中,常表现出思考问题过于片面,太依赖于课本或教师的讲述的弱点。或者大部分学生还把物理计算题的简单地归结为数学应用题。应用数学计算方法去解决,没有认识到物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遇有稍微难的物理计算题,就更是束手无策了。在初二物理“简单的运动”这一章中,有这样一道计算题:

甲、乙两列火车,甲的速度是15m/s,乙的速度是11m/s,两车同向行驶时的超车时间比两车相向行驶的错车时间多55s,若甲车长120m,求乙车的长度。

怎样解这道题呢?如果应用数学方法,寻找等量太复杂或者根本就行不通。我是这样给学生解决的。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为解决这道计算题先做充分的准备,即选定“参照物”。机械运动中假定不动的物体就是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物体的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的静止,同理可得物如果体的速度是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了。如果两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甲大于v乙,若运动方向相同,则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的速度即为v甲-v乙,若运动方向相反,则以其中一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的速度为v甲+v乙。这些知识必须在解决这道题之前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还要使学生养成结合图形来完成路程,时间计算题的习惯。这样才能使大部分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道题,或能理解教师的讲解。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完成这道题的充足的理论知识,在心理上也有了一定的准备。我在给学生讲这道题时就采取了选择参照物的方法。

解:

以乙车为参照物则超车时甲车所走过的路程为S超=L甲+L乙

甲车的速度为V超=V甲-V乙

所示超车所用时间:t超=S超V超=L甲+L乙L甲-L乙

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这种方法,不管是多复杂的路程、时间的计算题都可以归结为用V=st这个最基本的公式来解决的简单的问题了。学生也能理解数学计算中相向而行速度为什么相加,同向而行速度为什么相减的道理。(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光明乡中学)

上一篇:以爱心打动学生 用爱营造孩子的春天 下一篇:注重课外活动 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