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时间:2022-10-19 07:05:47

作者简介:栾孟留(1990-),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县,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明清史。

摘要:继陆深校勘《史通》后,张之象与张鼎思也分别依据它本相继对《史通》进行了进一步的校勘。张之象依据宋本,张鼎思依据家抄二三本,都对《史通》进行重新校勘,虽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体上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赞赏。在促进《史通》的进一步流传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张之象;张鼎思《史通》

自刘知几《史通》一书问世以来,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1](p271),尤其《疑古》、《惑经》等篇,更是对儒家经典及其所记载的上古时期的史事提出大胆怀疑和责问,如否定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度、怀疑对桀、纣的记载失实等等诸如此说,比比皆是。因此,在封建正统思想熏陶下的古代学者对刘知几持很大的仇视态度,对其书更是憎恶至极,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故《史通》在唐、宋、元时期一直没能得到广泛传播。明朝陆深《史通会要》的出版,开始扭转了《史通》的命运。随后,张之象与张鼎思也依据它本分别对《史通》进行了重新校勘,纠正了陆深的诸多错误,弥补了其校勘方面的不足。陆深开首次校勘《史通》之风,学术界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肯定了其所做工作的贡献。诚然,陆深确实为《史通》的再流传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其校勘版本仍有很多的错误与不足。陆深本人对此也表示了深深的遗憾,说道:“校勘粗毕,讹舛尚多,惜无别本可参对也,方俟君子”[2]。二张就是继陆深之后的君子。二人对《史通》的重新校勘,完善了《史通》的内容;厘清了《史通》的结构,对《史通》的流传与推广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学术界对二人的校勘成果重视程度不够,我们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张之象对《史通》的校勘

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又字玄超,别号碧山外史、王屋山人,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他由诸生入国学,嘉靖中任浙江按察司知事,后辞官回乡,潜心著述。晚居秀林山,罕入城市。家有“猗兰堂”和“细林山馆”,是他刻书和藏书之地。张之象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诗集《张王屋集》、《太史史例》、《离骚绮语》、《楚范》、《唐诗类苑》、《唐雅》、《彤管新编》等。

张之象对《史通》的校勘是在万历五年(1578)。其校勘《史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刘知几及其书《史通》的同情与赞赏。在同情刘知几“三为史官,颇不得志,愤懑悒”[3](p7)的同时又对其书《史通》大加赞赏,认为其是“备载史策之要,剖击惬当,证据详博”[3](p7)。可惜该书“历岁滋久,浸就散逸”[3](p7)未得到该有的重视。二是对陆深校勘版本的不满意。陆深据蜀本《史通》校勘该书,仍然有诸多错误。张之象偶得《史通》宋刻本,认为大胜于蜀本,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校勘。

此次校勘,张之象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与同郡人徐虞卿、冯美卿等,参考众本,丹铅点勘,以宋本为主要依据,其他义通者,仍两存之。二是“增七百三十余字,去六十余字,而《曲笔》、《因习》二篇,增补缺略,已成全书”[3](p7)。最终“反复折衷,(《史通》)始明润可读”[3](p7),张之象乃“倡义捐赀,镂板流布”[3](p7)。后人将其校勘的版本称之为“张本”、“象本”或“云间本”。

对于张之象的此次校勘工作,得到了后来学者的肯定。王惟检认为张之象本“大善,有数处极快人心者”[4](p248);黄叔琳认为张之象本“宋时旧本,比之他刻为长”[5](p435);卢文认为“何氏镗以朱氏影宋抄本校张之象本,知张本无大相乖舛者,在郭本之上”[6](p444);张振认为“象本是陆深以后第二个版本,初不为人重视,经何镗取与华亭朱氏影宋钞本互校,信其序言依据宋本校刻之言不虚,洵乃旧刻《史通》之善本”[7](p765)。当然也有不足,如“鲁鱼亥豕,尚有沿误,如误‘凡’为‘烦’,误‘茑’为‘燕’,误‘名’为‘君’,误‘愚’为‘偶’之类”[5](p435)。

(二)张鼎思对《史通》的校勘

张鼎思(1543-1603)字睿甫,号慎吾,长洲(今属河南)人。万历五年考取进士,任吏科给事中,后历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江西按察使等职。主要论著有《琅邪曼衍》、《考工记补图》、《琅邪代醉编》等。

张鼎思校勘《史通》是在万历三十年(1602)。其校勘此书的原因大致与张之象相同,即欣赏《史通》不忍其被埋没以及对陆深版本的不满。但与张之象不同的是,张鼎思此次校勘所依据的版本与张之象有所不同。张之象明确指出他是在陆深本的基础上,又依据宋刻本,进而对《史通》重新校勘。而张鼎思却只是含糊的说,其在得到方伯莆田吴公所给予他的陆深本之后,又依据家中二三抄本,参稽互正,完成了此次校勘。但并未交代清楚其家中的二三抄本究竟属于何种版本。

张鼎思此次校勘主要做的工作有:一是对文章内容的删改。“篇章有应合、应岐者,合之、岐之;书名有应删、应益、应定者,删之、益之、定之。”[8]二是对文章内容的增减。“《曲笔》篇为增四百卅余字;《鉴识》篇增三百余字,而去其自它篇羼者六十余字;《因习》上卷已亡,刻中数行宜削而不削者,慎之也。”[8]三是对原有版本的继承。“它无可据者,姑仍其旧。”[8]

对于张鼎思的此次校勘成果,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据四库馆臣考察得出,自张鼎思本《史通》刊刻后,世传《史通》皆以其“为祖”[9](p757)。现代著名版本学家王重民认为“明人所刻《史通》,以此本(张鼎思本)为最善。”[10](p149)更值得一提的是,张鼎思曾将自己所校勘的《史通》版本寄赠郭子章,郭子章因公事繁忙无暇研究此书,故将其转寄其次子郭孔延,并命其据家藏本,细为校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郭孔延《史通评释》的著述与张鼎思本《史通》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三)总结

张之象与张鼎思继陆深之后,相继校勘《史通》,纠正了陆深本的错误,弥补了其固有的不足。这就为《史通》在明代社会的广布流传,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后世学者多是直接或间接依据二人版本,才对《史通》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郭孔延即据张鼎思本与家藏本,完成了《史通评释》的著述;王惟检即据张之象本,认为其为善本,大胜于郭本,完成了《史通训故》的著述;黄叔琳在王惟检本的基础上,完成了《史通训故补》的著述;最晚的浦起龙又博采众家之长,完成了《史通通释》的著述。虽然二者校勘的版本也有一些不足,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其在促进《史通》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知几著,浦起龙注释:《史通通释》卷10“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四部丛刊》所收张鼎思校刻本《史通》卷末所附陆深《题蜀本史通后》。

[3]张之象:《史通序》,郭孔延《史通评释》卷首,《张碧山先生史通序》,续修四库全书,第4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王惟检:《史通训故序》,《史通训故》卷首,续修四库全书,第4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黄叔琳:《史通训故补》卷首《例言》(第一则),续修四库全书,第4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蒙文通:《馆藏明蜀刻本〈史通〉初校记》,《蒙文通文集》第三卷《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

[7]张振:《史通笺注》附录三所收张之象《史通序》后之“按”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上一篇: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