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问题与解决

时间:2022-10-19 06:24:05

小议我国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问题与解决

摘 要:航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物资运输方式,其存在着经营成本高,风险较大,规模较大的特点。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的企业改革深度不断的加深,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正在朝着规范化、国际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着。但是由于在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企业领导者对于航运企业的特殊性了解不够透彻,导致了在航运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对于在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问题上做出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内部监督;外部监督;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航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了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现状

内部管理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提高经营效率、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所构成的有机总体。目前我国各类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共有的主要问题有:内控功效表现紊乱、机制失衡,效率低下,内耗严重等问题。

1.2 我国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主要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航运企业起步并不算晚。从清末就已经有了民营的航运企业。通过这么多年来得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有些航运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是比较健全和有效的,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即便是如此我国航运企业的管理控制制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受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限制,没有把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结合起来,同时没有结合我国航运企业业务复杂,流程较多的特点。考虑到我国航运企业的特点,根据航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原则、目标和步骤,应该实行业务流程重组、按照业务流程来制定我国航运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2.1 是高级别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工作在一线的员工和在员工当中的低级管理者是对于航运的变化有相当细致的了解,而且他们对于基层管理制度的建设应当贡献的经验是不可替代的。但是现在存在着对于企业内部制度主要的决策上,高层管理者之间进行民主,不但决策容易变化,更没有倾听低级管理者乃至员工的建议,这就导致了制度控制的不力。这和航运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有关。如果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对于决策的理解有偏差,那么内部管理控制将很难发挥其作用。

1.2.2 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有些航运企业的领导者固步自封,以为一套制度可以长久的施行下去。但是市场和社会是瞬息万变的,一个适合当前企业发展潮流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一成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预期的效果以及人员的管理控制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如此一来,航运企业的内部控制就会像航运途中水上的波浪一样,起伏不定。

1.2.3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在不断建设的过程当中缺少相应的内部监督制度的控制

目前相当一部分航运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失灵或根本没有内部监督。或者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1.2.4 企业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评估制度不健全

经常会出现虚报业绩的情况。而且对于在个别授权自我决定的项目上有些时候还会存在着利益的关系。比如说采购部门,对于船只的采购和预定是企业经营投资的很大的一个项目,也是成本控制管理的重中之重。有些采购部门的领导好大喜功,不是择优订购船只,或者是根据设计的运营规模进行订购采购,而盲目的追求业绩。这种对于内部管理控制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中加上业绩考核评估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我国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优化与健全

2.1 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目标的确立和优化

航运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内部管理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的经营资产的安全,内部财务的健康,经营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说来,我国航运企业的内部控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明确各部门与各方面人员的责任与地位,确保所有的业务活动都遵从单位规定的程序并经过适当的授权,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率和效益。

2.1.2 保证对资产的接触、处理均按照授权要求进行,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2.1.3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1.4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2 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确定和完善

2.2.1 强化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执行基础

由于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经常脱节的关系,所以在确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于基层管理者和制度的主要执行者之间的联系。在制度的层面上来说,首先是要制定一个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完善的一个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比如说在船舶的采购方面,不仅仅是要采购部门的员工进行执行和管理,也要让负责具体运营的一线员工代表来参与采购。因为只有在确定了具体的营运规模的时候,才能够做出最合适的采购船舶的方案。对于船舶的采购的成本是相当的高的,如果盲目的采购,那么就会对于内部成本的控制造成不良的影响。

2.2.2 强化和完善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中的内部监督机制

只有强化和完善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中的自我监督机制,才能够让制度行之有效,并且能够让制度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在航运企业的营运部门在进行营运的过程当中,船舶的营运、调度等活动是其责任范围。但是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就应当加强和赋予负责后勤的部门的监督职能。因为在营运前后船舶等设备都是依靠这些部门来负责日常的保养维修的,所以他们能够很好的监督营运部门的营运状况,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同时财务部门是后勤部门执行日常活动时的主要监督部门。对于他们的日常活动,能够进行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各部门共同负责船舶安全生产营运,同时各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对自己所管部分负责。运营部门、后勤部门、财务部门等应建立各自的固定资产登记账册,对船舶的船龄、吨位、航速、价值、使用情况、维护和保养记录等情况进行日常的管理及控制。财务部门的账面记录应定期与航运市场部、机务部、海务部等部门的有关记录核对一致。这样就可以强化管理,节约成本。

2.2.3 强化外部监督,督促航运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所以在航运企业内部特别要注意财务部门会计的建设。一定要在录用、管理会计人员上慎重。这就讲究在内部控制管理上的对内会计透明,让会计人员不但受到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控制,而且受到社会舆论和法律的制约。内部管理控制是建立在成本与效益原则基础上的。

我国航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应当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和生产投资成本为控制目标的。所以一定要注重控制机制的健全和建设,强化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确定制度控制目标始终和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符合。希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航运业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梅,陈良民.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05-01..

上一篇:浅析水质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下一篇:浅谈现代化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