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甲基苯丙胺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9 06:22:18

45例甲基苯丙胺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45例甲基苯丙胺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王虹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中毒急救;护理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属拟交感胺类中枢兴奋剂,长期滥用极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精神依赖比躯体依赖强烈而突出,并可导致精神障碍,使其易激动,过度兴奋,出现暴力行为,多语、失眠、焦虑、抑郁、幻觉等症状[1]。现将我院收治的45例吸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吸毒患者45例,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7~38岁,平均23岁。由他人送入医院抢救40例,现场抢救5例。自服43例,被骗服2例。45例均在迪厅、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服用。服用量:12例0.5~1 g,28例1~2 g,5例2 g以上。服药后至发病就诊时间为4~28 h。

1.2 方法

1.2.1 急救与治疗 以对症支持为主,严重者以处理高血压、心律失常和惊厥为主。服药时间不超过4 h者,洗胃、催吐、导泻。服药超过4 h的患者,可用20%甘露醇加活性碳30 g制成混悬液口服,每日2次。惊厥患者可用安定10~20 mg肌肉注射;兴奋激越、行为紊乱患者可注射氯丙嗪25~50 mg;有肺水肿者,可给氧,但禁用氨茶碱;高热惊厥或谵妄者加用苯巴比妥纳0.1~0.2 g肌肉注射[2]。

1.2.2 护理方法 高热患者出汗多,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嘱患者多饮水。精神混乱、躁动不安、伴幻觉的患者可安置约束带,以保证患者安全。专人护理,严密监控心率、血压、体温、腹痛、腹泻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45例抢救成功43例,抢救成功率98.01%,死亡2例。死亡原因是患者入院时已昏迷,在抢救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称之为“冰毒”,冰毒为非儿茶酚胺的拟交感神经胺化合物,其能兴奋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呼吸器官、有升高血、压收缩四周、血管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和肠肌、散大瞳孔、收缩膀胱括约肌等作用。治疗剂量可减少疲乏和产生自我欣快的感觉。吸毒人员为了追求短暂的强烈或兴奋而忽略了其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如:过量及反复用药可引起病态嗜好,并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出现精神症状。此外,该药还可引起颅内出血,机制可能为:①药物本身损伤脑血管;②兴奋心脏,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增高;③溶剂不纯,引起脉管炎;④血小板凝聚并释放5?羟色胺;⑤耗竭综合征,在兴奋期后极度疲乏,需要睡眠;长期情绪抑郁,可能发生自杀。因此患者入院后要立即进入icu进行密切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进行心脏、肝肾功能测定,及时了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同时让患者知道冰毒的危害性,要珍惜生命,远离[3]。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上一篇:松根液对发酵茯苓菌丝产量和多糖成分的影响 下一篇: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