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与柔”主题读写示例

时间:2022-10-19 05:50:43

“刚与柔”主题读写示例

本期导读:开天辟地的,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天地初开的浪漫想象;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用刚与柔书写了生命对光明与自由不朽的追求。小溪扭动纤细的身躯流向前方是柔,而它那种奔向大海的执着追求是刚;梅花娇小孱弱的外形是它的柔,而在严冬之中傲雪绽放是它的刚……开天辟地,刚之力也;水滴石穿,柔之力也;刚柔相济,人生之道也。

活着的伤疤

从口外草地回来的人,身上多半带着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疤。如果伤在手上脸上,谁都看得见,而有些伤是很难看得见的;首先,他就不愿让谁看见,而有些伤,即使让你看,你也看不见。这些伤,痛在骨头里,只能从他们艰难的步态(并非由于衰老,他们大都不过三十几岁的人)和深重的哮喘声中,猜想到他们曾经遭受过难以想象的磨难和病痛,小灾小病难不倒他们。

秃手伯失去双手,一目了然,他无法瞒过谁,但是他那满胸脯的伤,却从来不让人看。

我也只见过一回。

有一年夏天,他一人在河里洗身子,我悄悄地游到他身边,想帮他擦擦后背,才第一次窥见他胸脯的伤疤(只听说狼差点把他的胸脯撕开)。不见则已,一见真把我吓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伤疤?我心想,他回来已有两三年,再早的伤也早该结疤,但现在看见的是血淋淋的一个胸脯。我觉得血还不住地在流,映着夕阳的光辉。秃手伯的满胸脯伤疤,像多年之后我见到的红珊瑚,从形象到颜色,都十分相像。

我惊奇地对秃手伯说:“伤口还在流血,可不能见水!”

秃手伯很平静地说:“不碍事,早已不见血了,这叫红疤。很不吉利。”

秃手伯用“手”抚摩着自己多难的胸口,叹了口气,说:“红疤,就是说这伤还没有死。”

“还没死?”伤还有不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是的。没有死,伤还活着。天阴下雨时它不让我安生,整个心口还像那只狼在咬我撕我。”

我禁不住想去摸摸秃手伯痛苦的血红的胸脯,他没有阻拦我。我不敢用手摸,生怕血冒了出来。

“愿意摸就摸摸,不碍事。”

“疼吗?”

“不疼。”

是的。伤疤显然没有死。我觉得它还在折磨他,哪有不疼的伤?尤其这红疤,还活着的伤疤,更不能轻信它。

几乎没有摸到一点光滑的好皮肤,蚯蚓似的隆起的密密的伤疤,仿佛在蠕动着,它们比好皮肤还要硬得多。

一条条隆起的弯曲的伤疤里,似乎都生出了自己的筋骨,自己的血管,自己的神经,自己的记忆,难怪它不死!

几十年过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

记得过了好多天,我问秃手伯:“你胸脯上的那些伤疤为什么不愿意让人看见?”

他皱着眉头说:“伤疤千万不能露给别人看,不能让人为自己承担痛苦,更不愿让谁可怜。”

以后我再不向他提伤疤的事。我跟他常常一起吼唱西口调。

…………

有关伤疤的道理,半个多世纪之前,秃手伯就对我讲过,当时我并不理解。直到我的身上、心灵上,带上了许多伤疤,也很大,也很深,而且有的到我死后,可能仍然活着不死,我才真正地悟知了伤疤这个活东西。

【写法借鉴】

小说的情节简单,仅交代了秃手伯是被狼咬伤的,却以人物间的对话突出了秃手伯的“坚强和倔强”性格。他没有被伤痛所击倒,不愿让人为自己承担痛苦,更不愿让谁可怜,展现了一个个性鲜明、立体感强的硬汉形象。

【阅读感悟】

作者曾说:“所有的伤疤下面,都有深深的根啊。”这篇小说似乎在昭示曾经的劫难,似乎在提醒拥有的幸福,似乎在展演一种坚忍的精神……其实,硬汉也有打不开的“心结”。

也说刚柔并济

山之于水,水之于山,不清楚谁依赖谁证明自己的力量。山之刚,水之柔可以证明;水之柔,山之刚可以表白。

山水之画,是有山必有水,是有谷必有流泉淙淙。山永远不会在画面上单一的存在。即使你在画面上看不到水,但满目苍翠,万绿丛中甚至红点闪耀,水之功劳已经在画面上隐藏。藏而不露,水之风度,令人高歌。

画面即使没有苍翠之色,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却有着缭绕的雾气。那也是水的化身。“上天则为雨露”,环境改变了,一种存在形式无法适应就换另一种形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力量。水之灵活多变,使人心境开阔。

山怎样形成?地壳运动,抬升海面,隆起形成高度。成型的山,把水甩到脚下,水便愤懑地缠绕,生生不息。山之刚,水之柔,冤家对头。山加点柔性,让水冲刷出点沙粒,沙粒加宽了海岸距离,拓宽了防护带。水展示刚性,让山出现自然纯真的面貌,形成秀美的景色。山水各自软化,达到和谐的境界。

水落石出,两项参照才能彰显特征。山刀削般露出一块,水过成瀑布。距离酿造了美感,增添了供人们徜徉的风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绝对是刚性之美。山崖悄然站立,静如处子,绝对柔情脉脉。水湍急而下,到石面上溅起水花,又是一种壮阔之美。石头承载水落的重量,被砸出晶莹。瀑布下面多深潭,皆是水之力量的

杰作。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山往上走,水汽凝重,雾气缭绕。山往上高,每千米的海拔总要降温。降温,水就遭遇寒冬。水到寒冬,失去活力,飘下雪花,冷缩成冰。冰罩在山上,给山增加了高度,成为王者。山沉默,不接受没法。地壳还在运动,阳光还会出来。冰得太久,肌肤发寒,肌体感冒。雪开始崩落,发着。山无本领阻拦,只有任凭其冲杀。水之刚,肃杀得山没了威风。

山之刚,水之柔,相互推波,相互塑造;水之刚,山之柔,互相参照,互相

调节。

山没刚性,只好柔韧,等待时机,翻转乾坤;水没柔情,到处发狂,宣泄完后,复归平静。

山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岿然挺立;水刚柔并济,福祸皆造,潇洒自如。

人之性刚柔并济,揣度尺寸,细致思量,旅途才会有阳刚的壮美,亦有温柔的壮丽。人生方能悠然自得。

【品读点悟】

山水之刚柔并济,蕴含着无穷的人生哲理,使人叹服,更令人深思……

【语言积累】

细细体味文章优美、飘逸、充满思辨性的文字,请尝试写一段关于“刚与柔”的文段。

上一篇:基于TFP的我国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在韩国家具博物馆体验“朝鲜时代”慢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