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维尔880发展始末(2)

时间:2022-10-19 05:50:14

康维尔880发展始末(2)

为了提高短距起降能力,通用动力用Model 22原型机改造了1架换装CJ-805-3B,推力达到5285千克,改装了四段前缘襟翼的改良型,该机在1960年10月3日首飞,也被称为22-M。这种飞机带有前缘铰接襟翼,燃油总量提高到474560升(原先为40064升),最大航程5450千米(载重7030千克,并带7257千克余油),最大载重航程4630千米。这些数字都要比Model 22有了显著提升,但大多数工具书并不严加区分,仍然统称为CV 880。

总体来说,早期880飞机远不如预期销售目标那样成功,国际市场的反应更加冷淡,好多公司二选一的结果,都是把880排除在外的。实际上对这一现象,公司也并不感到意外,早在基本型出厂前几个月,改良设计已经出台。

新设计称之为880-25(公司编号Model 31),推出市场后则改为880M,字母后缀代表改良,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引擎舱之间、引擎舱和外翼段之间增装2条前缘缝翼,而在机身和内侧引擎之间则是克鲁格前缘襟翼,这对于起飞着陆阶段的气流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能产生10%的失速速度递减,方向舵舵效也得到了提高,飞行员对于方向的操控变得更加容易;其次是发动机改成了CJ-805-3B,推力增大到5284千克,性能略有提升,而且机身中部增加了7094升的燃油(总量达到47446升),航程扩大了10186千米;最后是起落架也都换用了全新的设计。和基本型锁定式的座位限制不同,新的880M舱内地板则带有可供调整座椅间距的滑轨,这样针对载客状况可进行临时变化。此外还搞了集装箱货运系统,但可惜没有吸引任何客户的目光。880M原型机并非新造,而是基础型1号机改装,1960年10月3日实现首飞,次年7月通过了型号认证。

当然,880M不是所有指标都有提升,虽然型号认证没有体现出来,它的速度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进场速度也比原来的更低,仅为331千米/小时(当然这样更好),失速速度也降到了224千米/小时(原来为254千米/小时),这样通常可以使得跑道长度缩短大约300米左右,当然具体情况要看载重量和机场海拔。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重量的增加,它的最大燃油重量达到55吨,对应的起飞重量为86.6吨,允许着陆重量70.3吨。

注定惨淡

项目启动一年之后,康维尔收到的订货单仅有8架,但就连这8架订货能否保住也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口头订货。阿根廷的洲际SA公司在1957年3月订购了4架,但具体情况要视财政状况而定,巴西的REAL Aerovias Nacional在8月份订购了4架,过了一个月,联合航空也宣布购买880飞机,该公司是少数没有选择707飞机的大公司,但波音不想放弃这条大鱼,马上搞了一个717改良版,也就是707-020,这种飞机装有普.惠小推力级别的JT3C-6发动机,尺寸和载客数都有所减少,但客座比康维尔飞机紧凑,而且单价低20万,一下子,大笔的订单又溜走了。

但首都航空这个大主顾,康维尔绝不想再失去了。当时该公司需要开发从布法罗、克利夫兰、匹兹堡、亚特兰大前往佛州的航线,但苦于没有合适的飞机,一开始他们看中了彗星IV,但后来取消了订货,转向了康维尔。航空公司4850万的“子爵”飞机的债务将由康维尔承担,后来通用动力甚至还要为首都航空提供活塞飞机租赁,好让公司在过渡期有飞机应付得过来。结果,还没等飞机出厂,首都航空就被联合航空联合了,这批订货也就成了牺牲品,刚完工就被匆匆贱卖,或是短租后再贱卖。

从三角航空总裁沃尔曼(C E Woolman)在康维尔工厂接收N8802E(三角皇后号)开始,880飞机就踏上了未来的商业之旅,经由迈阿密飞抵亚特兰大的航线是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要创造一项震惊业界的横跨大洲的速度记录。结果这一成绩定格在了3小时31分54秒,比原先的海岸到海岸纪录缩短了27分钟,老纪录的创造者,正是它的市场死对头――DC-8,刚刚过去了一个月而已。

在一年之内,三角航空就接收了9架880飞机,喷气机航线迅速扩大,就在当年便增加了5条国内远程航线。亚特兰大、休斯顿、新奥尔良、迈阿密、辛辛那提这些重要的城市节点,现在的航行时间,都大大缩短了。到次年6月,公司又获得了开辟4条新航线的许可,分别飞往拉斯维加斯、圣迭戈、洛杉矶和三藩市。刚刚投入使用的飞机,遵照康维尔的建议,采用全头等舱布局,前舱还有一个容纳12位贵宾的客厅,而中部客舱则是72个座椅。直到1961年12月初,才改为混合布置,颇有情调的客厅被取消了,加入了32个二等座,一等舱座位减少到56个,在这之后又不停调整,直至最后稳定在96座(72个头等舱座位)。1962年夏,作为南方跨大陆航空服务计划(Southern Transcontinental Service Case)的一部分,三角航空的880飞机承担了7条航线中的4条,从美国境内直飞加勒比沿海城市的航班,也主要由其完成。到1962年所有的飞机全部投入使用后,三角航空光是用该机所连接的终点城市就达到24个。

似乎是为了刻意宣扬,三角航空的880在开辟航线的过程中,总是试图挖掘飞机的性能极限,除了首架交付的那次,之后又陆续创造了8项正式速度纪录,比如从圣迭戈直飞亚特兰大,用时3小时23分59秒,很多纪录之后再也没被打破过,因为美国国内对于1万中空以下的飞行器速度作出了限制,后来者没有机会挑战这些数字了。

随着中东战争爆发,国际油价一再飙升,三角航空只能提前停飞880飞机,飞机最终没有按照M标准进行改装(升级对他们没有必要)。1972年3月29日,公司和波音签订了14架波音727-200飞机的合同。有意思的是,合同的一项条件是,波音公司必须接收三角航空剩余的16架880飞机(其中1架在当年12月坠毁),换言之,这笔购销合同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一份易货贸易。环球航空当然也没有升级,按照鲁梅尔的说法,是因为需要支付165万美元的额外费用,这让休斯感到“荒谬”。

上一篇:F3A 爱好者们的新“宠物” 下一篇:心脏的奥秘之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进化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