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因你们而改

时间:2022-10-19 05:02:41

我参加过很多培训,也听过很多课改研讨课;打开网络,看到的也是各地区各学校课改的轰轰雷鸣,如火如荼的课改声弥漫在我的周围。可是,残酷的现实条件,多年学习、讲课习惯真的改了吗?我承认,从上到下大家都在努力,“请给我们时间”,恐怕这是我们给自己最大的借口。硬件的改善需要时间,可是我们的内心转变了吗?以我为例,答案是否定的。

从上周我就开始准备《琵琶行》了。作者简介,朗读课文,琵琶女的身世,重点字词,按部就班地准备,一如既往地上课。但由于今年我播放的朗诵音频,所以没完成讲课内容,于是最精彩的音乐描写部分没讲完,没办法,只能拖到下节课再讲了。临下课,我随意留了作业(因为没准备):鉴赏自己喜欢的音乐描写,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两篇。但就在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我是多么不了解学生,原本一个很随意的作业他们竟会完成得如此出色。以下是几个学生的回答。

科代表首先代表自己的宿舍发言:“老师,我们鉴赏的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运用了反衬和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以无声的宁静反衬有声的精彩。声音时急时缓,时有时无,相衬相和,将弹奏的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声音的旋律描绘得生动美妙。情随事迁,往日的欢笑尽随江水去而不返,仰见明月,往日的孤苦不禁哀从中来。愁到深处,怎能不让人生发对命途多舛的怨恨,丝竹管弦,又怎么能胜得过命运无声的悲歌。独守空船的孤苦,左迁贬谪的悲哀,愁于心,托于声,记于行,叹于命,一何凄苦一何悲凉。幽愁暗生,无声有声,正是一曲世事沧桑的琵琶曲,正是一段惆怅无奈的琵琶行。”

还没等我开口,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了。这已经得到了评价。女生不甘示弱,“”王静极快地站起来陈述着她们的感受……

又没完成教学计划,但我很感动,感动于他们的踊跃回答,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我成了参与者。回到办公室,我久久回忆着刚才的一幕还是不愿意从思绪中出来,我愿意陶醉其中。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确,他们中间有未来的清华、北大学子,我又拿什么和他们比才能呢?

反思之后,我理智地做了决定,与其每堂课我费劲地去做大量的准备,课上讲得自己口干舌燥,倒不如像今天这样把时间交还给学生,注重过程,把重点真的当重点,哪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我也乐得,因为我真正体会到了学生自己能行,体会到了他们愿意,我还犹豫什么呢?我的课改就这样悄悄进行了。

(作者单位 河北省徐水县综合高中)

上一篇: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几点感想 下一篇:观察是绘画通往艺术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