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19 04:46:53

中水回用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本文根据高校校园用水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高校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的可行性和建设模式,并结合两所高校的应用实例,对中水系统的处理技术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实践证明,高校具有应用中水回用系统的优势,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水回用;高校;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991.5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全世界用水量在逐年增加。同时环境污染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使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水危机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600多个建制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130多个严重缺水,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城市严重缺水的主要对策为开源和节流。越是经济发展迅速的缺水城市,新辟水源越难,而这些城市的污水排放量很大,约为供水量的70%左右,并且这些污废水目前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掉。将污水资源化,作为中水回用是当前解决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

1 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高校校园中的用水现状及特点如下。

1.1 用水量及污水排放量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学生达到2536万人。从全国各高校的统计数据来看,高校学生的人均用水量最少为300~400升/(人·天),最多则为700~800升/(人·天),是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2倍[3]。同时校园绿化、水景等用水量不断加大,高校已成为城市用水和污水排放大户。

1.2 各类污水污染程度较低

在学校中,用水主要集中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和浴池。其中学生宿舍是主要的用水建筑,其用水量约占学校总用水量的60%~70%。高校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比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污染浓度低,其 BOD5≤100mg/L,COD≤150mg/L,为优质杂排水,可作为首选的中水原水,在经过较为简单的污水处理工艺后,就可作为杂用水使用。

1.3 给排水管线设施比较简单

高校建筑如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楼等与居住小区及其它公共建筑不同,其卫生间的排水立管自然形成了水质分流,因此只要在校区建设中事先把排放洗浴、洗涤废水的立管集中起来,形成分流管系,就可获得优质的杂排水。而且多高校建筑分布较集中,生活区内的学生宿舍、浴池等距离很近,盥洗室、厕所、浴室、食堂相对独立,便于水质分流。这种管线特点使中水系统设计、新建或改造管线实施方便,节省了建设投资。

高校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和提供中水原水的潜力。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最为学术研究的基地,高校率先建立校园内的中水回用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中水回用的建设模式

2.1 科学合理规划

根据高校校园的用水规划及水量平衡,科学确定中水处理规模,使中水系统建设投资与中水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在取得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规划阶段充分考虑中水设施的建设形式和位置,以降低管网、构筑物的投入,并与校园整体风格相融合;综合考虑风向、卫生防护区的距离及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避免噪声、异味及固体废物等不良因素对校园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2 中水原水的选择

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选择中水水源时,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一般按下列顺序取舍: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高校的中水水源来自建筑物的排水,根据水质的不同,可按下述方式收集:以生活污水为水源,直接从合流制排水系统获得所需的水量进行处理;建筑物实行分流制排水,厕所冲洗水单独排放,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收集起来作为中水水源。

高校的中水工程根据中水回用水量和用途可采用以优质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这些原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BOD/COD在0.5~0.7之间,可生化性好,其中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简单,一次投资小,维护管理方便,且处理水水质易于保证,适于作为中水水源。

2.3 中水用途的确定

中水用途不同,其要求达到的水质标准不同,中水处理工艺流程不同。校园中水最好采用如下的回用顺序:冲厕-绿化-道路喷洒-景观用水-消防储水-洗车。

3 各高校中水回用的应用实例

3.1 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公寓楼中水回用工程

东北财经大学建造中水回用系统,主要供给宿舍楼内的冲厕用水及院内的绿化用水。中水水源采用宿舍楼内卫生间、洗衣房等排放的污水,总水量约400m3/d,系统设计水量为 360m3/d,其中 225m3/d 用于冲厕,余下 135m3/d用于绿化用水。原水水质:CODcr:350 mg/L;BOD5:200mg/ L;SS:200mg/L;pH:7~8。

中水处理技术经过技术方案比较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生活污水首先经过机械格栅、毛发聚集器后进入生化池中进行好氧生物处理,随后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出水进入粗滤系统、精滤系统(表面膜过滤)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出水进行消毒杀菌后流入清水池待回用。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大连市中水水质标准》。

该系统建成后,一天可产中水360t,吨水成本为0.97元,其中225t用于冲厕,则冲厕用水每吨水可节省2.53元,一天可节省560元,一年可节省14万元;余下的135t水可卖给中水用户,吨水可产效益0.88元,一天为105元,一年(按 250天计)则可产效益近3万元。经过实际运行,处理水质满足或优于大连市中水水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3.2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全院排水量约为850m3/d,原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入市政管网,实验室废水直接排入室外管网。建造校园中水系统之后,生活污水部分进入中水系统中进行处理,之后用于冲厕,绿化,洗车,景观和消防用水等。

该校中水处理工艺采用外置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采用:污水——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池——提升泵——曝气沉淀池——膜生物反应器——中水集水池——中水供水泵房——管网——用户[7]。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

按浙建院现有污水处理能力800 m3/d,学院综合用水价格2.65元/t,中水处理成本1.58元/t,回用率50%计算,每年可节省直接经济效益约15.62万元。比较污水处理及回用前,学院每年还应交纳排污费14.6万元,每年用于绿化、洗车、景观等水水费约12万元,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后,每年可节省经费为42万元。可见,采用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既提高了用水效率,又取得了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结语

在高校校园建设中水回用系统,让校园排放的生活污水全部达到中水回用水质标准进行回用,投资少,见效快,不仅可以使自来水的消耗量减少,为学校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同时减少了排向水域的污水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情况下,中水回用应该在高校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俊,肖波,魏群.中水回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广东化工,2006,8(33).

[2] 吴根树,刘妍,朱春英.中水回用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分析.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19(4):3-5.

[3] 李军.中水回用技术应用于高校园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温州大学学报,2004,17(2):36-39.

[4] 李永华. 学校类建筑利用中水的可行性分析. IM & P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0, (6): 24-25.

[5] 刘米因,王波.高等院校中水回用的可行性.环境卫生工程,2004,12(2):117-102.

[6] 魏永,王燕枫,董惠芬,由圆义.中水回用在高校学生公寓楼中的应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1:65-67

[7] 刘金生.中水回用系统在校园内的应用探讨——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科技通报,2011,27(6):895-898,903.

[8] 叶俊.中水回用技术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科技致富向导,2010,(26):150.

上一篇:中小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下一篇:做好农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