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19 04:30:39

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作者对灌注桩施工的事前(准备阶段)、事中(施工阶段)和事后(测评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踏上工作岗位后承担了不少小高层、高层建筑,在从事现场施工管理期间,我遇到最典型的就是首次承担无锡经济适用房五星佳园H组团的18层和25层高的住宅工程,其中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因其具有承载力大、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桥梁等结构的基础工程中。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较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如果钻孔桩质量出现大的缺陷,如混凝土严重离析、桩身缩径、断桩等,后果相当严重,处理起来难度甚大,费用很高,影响也较坏。为此本人对如何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基础可靠,使用安全性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和评论。

近几年不论是学习听讲、考察调研、还是翻阅工程管理专业书籍,“三控制”总是围绕在耳边和眼前。钻孔桩的施工质量切实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其实就是要做好 “三控制”,及事前控制(准备阶段)、事中控制(施工阶段)和事后控制(测评阶段)三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 事前控制(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认真学习图纸、图集评法、施工技术方案是事前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编制方案应结合具体工程特点,认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对钻孔灌注桩常见通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的仔细研究反复论证,因为这些都是保证钻孔桩顺利施工和桩身质量的前提。

质量体系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作为施工单位除配有称职的技术人员外,还应设有经验丰富质量检测人员,并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质检人员不能随意地以现场技术人员取而代之,同时施工单位应制定可靠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措施,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进场原材料的把关;进场原材料主要是钢材、砂、石、水泥和外加剂等,管理人员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取样送检,抽检频率和原材料质量应达到规定要求,确保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放样复核;主要检查复核现场测量和放样资料,对工程控制网的全面复核,同时应保证控制网的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加强对桩基坐标的复核。

2 事中控制(施工阶段管理)

桩位放样;主要复测桩位,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并在其四周设置保护标识。

护筒埋设;为了保护钻机对中,施工中应采用与钻头直径相宜的护筒(一般大于钻头10cm),护筒四周回填粘土并夯实,以防止土体被泥浆淘空而造成坍孔。

桩机就位;首先检查钻机的稳固性和平整度,钻机安装应安全牢靠,机座应保持水平状态,再检查钻架的垂直度,要保证钻头中心与桩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确保桩位精度和钻孔垂直度。

钻机钻孔;首先要合理控制成孔速度,钻进速度应视土层结构区别对待,尤其在软土地层中钻进,控制钻孔速度可以使得土体积蓄的能量在成孔过程中充分释放,减少缩径现象的发生,钻孔应一次完成,中途不得停止,当因故停机时,应保持孔内水位和泥浆的比重,防止坍孔。

同时要随时检查泥浆性能和做好钻孔原始记录,及时控制泥浆相对密度、漏斗粘度和含砂率等指标,原始记录与钻进过程同步,记录要规范、正确完整,防止记起“回忆录”

孔内泥浆控制;在复杂土层中成孔,泥浆质量的好坏是确保护壁成孔的关键,通常在开钻时是在杂填土层中钻进,必须采用备制好的优质泥浆。在不同的土层中成孔,泥浆的比重应根据土层性质予以区别控制,亦即要有专人管理泥浆质量,包括试验、调制和质量控制,并记录在册。

钻孔深度控制;钻孔是否进入设计规定的土层,应根据钻机机长的经验及地质剖面图来判断,经相关技术人员检查,指明钻孔确已进入设计规定的土层后,再控制入土的深度,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清孔及终孔;一般应采取二次清孔,即终孔提钻前进行一次清孔换浆;在钢筋笼和导管下放完毕、浇灌混凝土以前再进行二次清孔。当孔底标高、孔底沉渣厚度、泥浆质量都符合终孔验收要求后,就能办理终孔验收手续。

安装钢筋笼;主要是控制好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笼的耳块或混凝土垫块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少放或漏放。吊装钢筋笼时,钢筋笼中心应与护筒中心重合,分节安装的钢筋笼应保证在起吊过程中不发生碰撞、弯曲、变形等。

安放导管;导管必须通过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应勤检查,谨防导管爆裂造成事故。导管还要按顺序依次编号,并标明导管长度,以便控制下放深度和拆除长度。

混凝土的浇灌;从清孔换浆到混凝土浇灌,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应避免孔内泥浆因静置时间过长而在孔底产生过多的沉淀物。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灌量,开浇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0.8M以上,以免因导管下口料被埋入混凝土内而造成管内反泥浆现象,导致混凝土开浇失败。

控制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骨架底约1.0m时,须降低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位于钢筋笼底端以上2米时,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内,严防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要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要核对混凝土的灌注总量,及时做好混凝土灌注的原始记录。

3 事后控制(检测与评定)

桩体的检测:在按设计要求对桩体进行各种质量检测时,管理应对桩体检测过程实施旁站,并结合成孔和砼灌注过程的原始记录综合加以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质量有怀疑或施工中遇到的有任何异常情况的桩应作整体性检验,包括桩身砼的强度和单桩承载力等。

缺陷桩的处理;对有缺陷的钻孔桩,管理应督促施工人员采取补救措施或予以报废。同时,对施工人员提出的补救措施应汇同有关单位和部门予以正确审核,确保补救措施或重新施工万无一失。

桩基验收;对自检确认质量合格的桩(包括检测报告),先填写桩基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再按有关规定进行评定验收,质量员要及时对工程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报告。

4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目前已是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从本人管理过的一些工程项目来看,只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认真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于专业规范进行操作;尤其是管理,只要立足于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重点做好前期控制和过程管理,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上一篇: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下一篇:浅析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