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型养殖场饲料中超量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与后果

时间:2022-10-19 04:13:35

农村中小型养殖场饲料中超量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与后果

目前农村中小型养殖场为达到减少成本增加效益,采用预混料或自配料,因养殖环境差和饲料原料把控不严因素,造成畜禽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在自家的自配料中超剂量添加和超品种添加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分析超量使用的原因、后果及对策,以供基层兽医和养殖户参考。

一、超量使用的原因

1.不注意饲养环境条件(如卫生、消毒、通风、保暖等)和盲目减少成本而造成饲料原料质量不过关(如霉变、污染等),导致畜禽免疫力、抵抗力弱,产生这样那样的毛病,为使其健康就盲目从饲料中增加抗生素来抵抗疾病。

2.由于一些常用的抗生素长期使用后,造成许多致病微生物对其产生了抗药性,耐药性菌株逐年增加,常规的添加剂量效果已不显著。因此,采取增加用量的办法来提高疗效。

3.片面追求饲料的防病作用,盲目加大剂量以为会收到好的效果。添加量从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的剂量,增至预防疾病的剂量,进而再增至治疗疾病的剂量。以猪配合料为例,添加量由每1000kg配合料添加10~15g,增至50~100g,进而增至100~200g。

4.预混时不注意方法,造成预混搅拌不均匀,畜禽摄取量不一,部分畜禽使用后效果不理想,就盲目增加剂量。

5.从节约成本考虑。不使用价值高、质优的新型抗生素,使用价格低廉的常规药物,效果差时,采取增加添加量的办法弥补。

二、超量使用后果

1.大量、长期超量使用某种抗生素,会使致病型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因此,防病促长的效果越来越差。盲目增大剂量,不但增加了成本,造成药物浪费,而且效果仍不理想。同时,延误治疗时机,使疾病加重,造成不必要的畜禽死亡。

2.抗生素用量过大,会杀灭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使动物体内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抗毒力和抗外界感染的能力特别差,从而造成疾病继发频发,同时可能产生中毒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

3.盲目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动物肠道吸收率降低,就会使抗生素残留在肉、蛋、奶等动物产品中,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产生污染环境等后果。

由此可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并不是越多效果越显著,添加剂和效果并无因果关系。主要看使用的目的。如金霉素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的适宜剂量是:混饲,每1000kg,鸡、猪10~50g,预防保健的适宜剂量是:混饲,每1000kg,鸡猪50~100g;治疗疾病的适宜剂量是:混饲,每1000kg,鸡猪100~200g,鸭:200~400g。

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的抗生素,只能是用于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的目的,而并非为了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饲料中添加治疗疾病的剂量,非但不能达到促长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

三、避免超量添加抗生素的对策

1.改善养殖环境

改变生产方式,净化环境,加强消毒,消除病原体,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处理好病死动物等;精心饲养,减少应激,注意夏季防暑,冬季保暖,灭蚊灭鼠等,养重于防,防重于治;严把饲料原料进口关,防止霉变、污染等;增强畜禽自身的抗逆能力。

2.均匀配制定期使用

饲料添加配制时应制成预混剂,然后再拌入饲料中,这样一般较易拌匀。严禁将抗生素直接拌入饲料,更不能将抗生素原料药加入饲料;配制后保存在干燥、阴凉处,要做到快配,快用,确保使用效果。

3.当某种抗生素以促长防病剂量的上线添加还未见奏效时,就应该考虑改换其它抗生素。如将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改换成大内酯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等),或多肽类抗生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就会大大地提高配合饲料的促长防病效果。

4.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的防病目的,选择针对性强的饲用抗生素。选择饲用抗生素时,绝不能只考虑价格因素,价格高的抗生素不一定适合你的需要,价格低廉的抗生素不一定效果不好,要从畜禽种类、使用阶段、预防何种疾病等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的选择饲用抗生素。

5.选定药物后,应按规定的用量使用,避免盲目加大剂量引起毒性反应。开始应用新抗生素时,要按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适宜剂量的下线,然后逐涉增加至上线,如果想要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还可以增到防病剂量。这样做即可节减成本。

6.根据动物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使用。因为很多饲用抗生素添加剂是对幼龄畜、禽具有防病促长的作用,所以生长后期应该减量才是合理的。如15kg至30kg育肥猪配合料,可添加预防疾病的剂量;30kg至60kg育肥猪配合料,可减至防病促长剂量;60kg至出栏育肥猪配合料则可以完全不加,若加也只能加到防病促长剂量的下线。这样,不但避免了超量添加,而且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使用效果。

上一篇:一例犬膀胱结石的诊治 下一篇:浅谈小动物寄生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