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培养写话

时间:2022-10-19 04:03:13

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孩子,对学习、生活及这个五彩的世界有很多期待。他们充满着想象的激情,孕育着含苞欲放的灵感,只要你抓住时机,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文字结合拼音描述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童真,写话将会成为一次次轻松而愉快的经历。

一、以教材为基准,言之有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就是生产模具,只要添加不同的色彩即可变成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物品。新教材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谱写了充满童趣的生活。语言规范,浅显易懂,富有时代的气息,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的“工具性”及教材中的素材,使学生掌握写话的基本方法。

1、模仿句式。从一句简单的话人手,先讲句子概念,再凭借教材中的句式体验,感知句式的框架结构,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了解句子的形式,哪些必不可少,哪些可以取舍或变换。如:学习了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P56儿歌中的“爸爸带我爬山坡”后要反复让学生读,理解“谁带谁干什么”并试着填充“――带――”的句式。

2、看图写话。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式后,再利用其积累的词语把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让学生配上“话”。例如:“五颜六色的花儿”;“自由自在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呀”;“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快乐的飞回来了”等都是孩子们配话的园地,他们会个个兴趣盎然,抽象的句子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行行充满童趣的话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3、创编儿歌。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有趣的儿歌,内容浅显,但无论是“心理的具体化”还是“物象的具体化”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在引导时要反复推敲。扣住字眼抓住时机。引境,将其人格的美,故事的美,儿歌心灵的美转化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使学生的情感得以积淀,智力得以开发。再将儿歌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仿写。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P55练习伍中选用郝敬华的儿歌《伞花》“一朵朵伞花”暗喻着祖国的花朵――儿童。利用了三个排比句说明了这些祖国的花朵,不怕“风吹”“雨打”“涌向校园”健康的成长,这不仅是修辞的美,更是人文的美,学生反复地诵读、看图、体验,不但心灵受到美化,更得到精神上的鼓舞,使思维的机器受热而快速地运转,趁热打铁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揭开写诗的面纱,体会诗韵,丰富写话形式,体会诗歌的美。

二、以生活为题材,言之有物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生活,更无法了解每个学生每天的全部生活,要想使小学生用笔记下美好的童年生活,只有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睁大眼睛凝视万物。竖耳倾听万籁,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一起用眼、耳、鼻、手、心去体验生活。

三、以说话为先导,言之有序

说和写是对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声与形的相辅相成的互相转化,“出口成章”、“笔下有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有形的记录,儿童总想把自己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向别人倾诉,但提笔又不能“成文”,训练时要遵循先说后写,说写结合的原则,使说与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低年级的说话训练应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看图说,学文说,听后说,做后说,交际说等,再用文字记录下来,例如:《小池塘》、《草原的早晨》、《咏华山》、《世界多么美丽呀》、《学会做客》、《小苹果树请医生》等。

总之,抓住儿童爱幻想,好奇的特点,及时利用教材中的童话创设情境,发挥他们敢爱、敢恨、敢说的特点,使其与故事产生强烈的共鸣,并启发他们进行创造,将故事延伸下去,把写话当作一种情感流露的平台,来完成他们富有魅力的语言文字艺术之旅。

上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学习方式探析 下一篇:让排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