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市值管理及其创新

时间:2022-10-19 03:56:15

略论市值管理及其创新

摘要:市值管理产生于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的背景下, 是西方价值管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延伸。本文探讨了市值管理的内涵以及市值管理理念创新的具体内容;最后, 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市值管理 价值管理 管理理念

一、市值管理的内涵

(一)市值管理的涵义

关于市值管理的定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施光耀( 2005) 首次提出了市值管理这一理念,认为:“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需要从股东、股价和股本三个方面进行市值管理,以促进公司市值的持续和稳健的增长”。 施光耀( 2007) 进一步指出:“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与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朱陵川( 2007) 认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从稳定和提升公司市值出发,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提升自身估值水平,致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上市公司的一切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及股利政策等等,都紧紧围绕追求长期、持续、健康的市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目标来完成。”

(二)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是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企业界出现,后经麦肯锡顾问公司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为先导,以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估为基础,融预期、计量、控制、激励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

市值管理是在中国股市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方价值管理理论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延伸。市值管理不仅强调企业价值的创造和提升,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还关注企业价值在市场中实现的过程。

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是两个紧密相关,又各有侧重的概念。二者相同之处有两点:一是基本目标相同,均以增进现金流、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二是核心内容相同,均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内容,依据价值增长规律,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二者不同之处主要有四点:一是具体目标不同,价值管理以内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市值管理以市值最大化为目标;二是侧重点不同,价值管理强调价值创造,市值管理强调价值实现;三是对市场环境的要求不同,价值管理从企业微观层面通过价值创造提升企业价值,不考虑企业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的反映,无论资本市场是否有效,企业均可以实施价值管理,但市值管理仅适于弱式有效或次强式有效的市场环境中; 四是对企业性质的要求不同,价值管理适用于任何企业,市值管理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二、市值管理理念的创新

市值管理理念创新的着力点在于将原本监管部门关心而又很难做到的事情转移到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来完成。比如,上市公司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防止内幕交易、防止操纵市场等。而监管机构则真正从监管的角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实施有效监管,而不再充当“救火队长”的角色,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发展规划、业务规范等方面。具体来说,创新的市值管理理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价值创造最大化

在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提出并即将推行市值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创新理念,上市公司在承担原有责任与义务的基础上,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但作为上市公司发展基石的主业不能放弃。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基础,更是对投资者负责、对股东负责的根本保证。

(二)价值经营最优化

价值经营最优化应该强调的是如何科学、准确、有效地把握资本市场各个发展阶段对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共同研究制定最及时有效的价值经营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地推进价值经营,不断地提升上市公司的实力与市场地位,持续稳健地保持总市值的稳步增长。

(三)价值实现最优化

价值实现最优化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强调的是如何通过信息披露渠道和手段不断提升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认知度、如何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如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构建投资者投资本公司股票的价值成长理念,这将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最重要的管理任务。

(四)政策效应最优化

政策效应最优化就是把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产业政策的研究结果直接转化为上市公司的价值经营手段。即通过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深度合作,将任何一项可能的政策调整对公司带来的各项影响统一转化为有利的价值经营成果,包括产业的整合、风险的规避、资源的整合等,努力改变原有的研究部门就是写报告、缺乏与决策层的沟通及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等,要把政策研究与制定、实施、完善市值管理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政策效应的最优化。

(五)风险最小化

风险最小化要求上市公司在原本强调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密切合作,努力发现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因商品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的微观风险与因股价剧烈波动而对总市值造成的剧烈波动的风险以及融资能力等方面的宏观风险。而且要通过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规避上市公司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微观非系统风险、用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来规避宏观的系统性风险,以求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实现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六)市盈率合理化

市盈率合理化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市值管理制度以后,追求总市值的最大化,不是通过操纵股价、提高市盈率、增大市场泡沫效应等手段来实现市值最大化,而是要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价值经营能力、政策效应转化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使得市盈率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从而实现总市值不断提升的目标。市盈率合理化将是市值管理制度实施后上市公司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七)资本市场稳定化、市场化

资本市场稳定化和市场化是指实施市值管理制度之后,稳定资本市场不再是监管机构的职责,而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资本市场的各项政策调整及宏观调控不再是目前的行政化手段调控,而是以市场化的手段、通过民主法制化程序来实现。上市公司具有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八)监管职能明确化

监管职责明确化强调的是在实施市值管理制度后,证券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资本市场法规的建设、运作的规范等方面进行监管,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下,对资本市场实施监管,而不再承担救市的责任、稳定市场的责任。以扭转目前监管机构既是监管者又是执行者还是“救市主”的多重角色,使得监管机构自身的职责更加明确化。

三、结语

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应树立市值管理理念,实施市值管理战略,着力于市值管理理念的创新,不断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致力于关键性价值创造驱动要素的共同发展,实现价值创造的协同效应,从而长期提升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1]施光耀,邵永亮.市值管理时代悄然来临[J].董事会2007(11)

[2]朱陵川.全流通时代的市值管理[J].财经界( 下旬刊),2007(5)

[3]施光耀,刘国芳.市值管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谢风华市值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国家治理中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浅谈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