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比较优势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时间:2022-10-19 03:28:47

遵循比较优势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思路、措施和战略振兴东北,目前的认识可以说还不统一。根据媒体报道,不少人士认为应该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认为,中央的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本而言,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并遵循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 的原则来确立今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要彻底解决大量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其次,一定不能采取发动新一轮赶超的办法,而必须把东北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东北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上,这样东北的经济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 市场 竞争中取胜。为了说明我们的观点,下面首先介绍东北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步伐滞后的原因。

一、赶超战略对改革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影响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

下岗再就业等措施来解决。但是,对于由于资金密集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的问题则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 社会 性负担剥离了,在开放、竞争性的 市场 中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仍然需要国家的保护和补贴才能生存,那幺,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就不可能根除,公司治理、产权明晰等改革措施也就难于产生预期的效果。所以,要振兴东三省和其它老 工业 基地的关键点还在于解决存在于现有的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产品的特性和国内市场的大小,可以以下四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

第一、生产国防安全必需产品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任何国家都只能由国防预算直接拨款来维持其经营和发展,由国家直接给与必要的监管。我国自然也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第二、生产有很大国内民用市场产品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则可以用草船借箭的方式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合资,或是直接到国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方式获取国外资金,克服国内资金相对稀缺的比较劣势。发达国家的资金相对丰富,资金的 成本 较低,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合资或是直接到国外上市,都可以克服我国资本相对短缺的比较劣势,而使其变为有自生能力。对国外资本来说,如果该国有企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很大,和这个国有企业合资或是购买这个国有企业的股票,是进入我国市场的一个捷径。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措施。东北的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已有的转轨经验也表明,引进发达国家战略 投资 者的资本,是大中型企业转轨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是生产国内民用市场很小产品的企业。有一些老军工、重工企业,产品老旧且市场容量小,但拥有相当好的工程设计力量。对这一类型企业,利用其较好的工程设计能力,转产劳动力较密集、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产品是使其具有自生能力的可行办法。四川的长虹、重庆嘉陵等老军工企业即是这类例子。

最后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其产品已无国内市场,而又无工程设计、 管理 力量上的优势,缺乏转产的可能,则只好让其破产。

三、转变政府职能,顺应比较优势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解决好 历史 遗留的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问题,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剥离企业的社会性负担的基础上,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可以轻装上阵。但是,东三省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抛弃赶超的传统观念,顺应比较优势,才能使东北的 经济 取得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对此,中央政府已经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向。总理在长春市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时,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五方面 指导 思想和六项主要任务。明确指出,要坚持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都应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 环境 。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东北三省具有非常好生产要素条件:大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大量的熟练劳动力,相对于国内其它地区而言比较雄厚的 机械 、装备制造能力,稠密的高等级的 交通 网,比较便利的出海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长足的提升,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也对西部的 农林 、 水利 、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在此情况下,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应该享受国家的大量投资,而且主要投资于这里的装备制造业。利用东北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应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旗号下,发动新一轮的赶超。各级地方政府尤其要避免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发动和鼓励当地企业进行产业、技术赶超,再一次导致新的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历史教训已经非常严重,不应该重走同样的弯路。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转变职能,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一方面要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符合比较优势的的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这样东三省必然能利用其资源、 人力 资本和优良的工业基础的优势,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再次胜出。

上一篇:浅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出路 下一篇: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