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学术性社团带动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2-10-19 03:19:36

以高校学术性社团带动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研究

摘 要: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高校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现状和在学术性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孕育学术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好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 高校学术性社团 地方工科院校 学风建设

高校社团是学生自发性、大众化的组织,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成为第二课堂教育中的重要平台。而注重与学术专业性的学术性社团在高校种类繁多的社团中地位特殊,起着引导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逐渐提升个人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作用。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学术性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作用,从而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一、地方工科院校学风现状和原因探析

近年来,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缺乏个人定位、学习目标不明确、价值观易受消极思想影响等主观因素也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产生了阻碍。

1.“所学非所爱”造成学习动机的缺失。

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在录取时专业被调剂或在填写志愿时考虑不周全而产生的“所学非所爱”的现象在地方院校传统工科专业中并不少见。因为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先入为主”的思想易形成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所引起的消极情绪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产生对专业环境的不适应而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2.低年级学生因缺乏了解专业的信息资源造成专业归属感的缺失。

由于部分学校缺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导论课程的培养和培养计划的解读,学生往往缺乏对所学专业概况的了解、认知,在接触专业课程前专业归属感不强,甚至缺乏对专业的认同。

专业归属感缺失是造成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定位不明确、时常会产生迷茫心态的主要因素。不少学生并不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就业方向,甚至会对专业的个人发展产生误区。

3.负面、消极的社会价值观造成良好学习态度的缺失。

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冲击和社会消极价值观的影响,这一代的大学生中不乏“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六十分万岁”的践行者。一旦这种不良风气形成并在寝室、班级、院系中扩大,往往会产生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的仿效与蔓延。

此外,迷恋网络、沉湎于虚拟世界这一现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不仅反映了部分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低下的事实,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不少学生“只学感兴趣的科目,其他课程能逃则逃”的偏科思想则对专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二、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体现

1.地方工科院校学术性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原因探析。

(1)学术性的名头吸引力不大,学生参与人数不多,社员流动性大。

高校社团因其自主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日益成为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群体。在时尚娱乐风行的今天,文娱类的社团往往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而以结合专业背景的科学研究为目的,拓展学生学术层面发展的学术性社团则在不少学生心目中被定位成“小众群体”。与此同时,一些学术性社团缺乏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在成员的招募中占不到有利的位置;一些学术性社团为了吸引更多学生,索性向文娱性转变,改变原有的发展定位,削弱学术氛围。

(2)经费投入较少,资源提供不足,无法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不少学术性社团基本依靠社员缴纳的社费开展活动。有限的社员限制了有限的活动经费,而有限的活动经费也使得活动内容贫乏、活动形式单一、学术科研活动较难进行。缺乏科研活动对社团品牌和形象的支撑,无法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社团活动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倘若增加对社员社费的缴纳量,将会从一定层面上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社团成员流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学术类社团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或给予指导的力度不大,使得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孤军奋战”,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热情。活动资源不足会成为学术类社团发展的瓶颈,相关科研场地、科研设备、校外拓展的平系的缺乏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原因。

(3)注重外在形式,内涵建设匮乏,制约社团功能的发挥。

一些学术性社团虽然开局良好,但没有长期规划和有效的规章制度制约,只是局限在简单的讲座、征文、播放科普影片等单一形式,由于没有规划,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有甚者,开始时“轰轰烈烈”,往后便“默默无闻”了。如果学生发起人没有良好的规划,缺乏相应社团管理方面的知识,就会导致在社团难以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2.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体现。

近20多年来,美国高校通过教学改革重新定位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目标,加大了对社团的扶持投入力度,将学术性社团作为学生参与科研的主战场,对学术型学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丰富多彩的学术型社团通过招收校内外会员、出版发行学术刊物,将专业推广至社区,无论是对实践领域的培养还是学生自律、自学、自我提高学风的促进都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国内的重点大学也深刻意识到学术性社团对于学生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作用,以往仅是作为专业知识课外延伸的一个环节,现在成为学生自发、自主规范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平台。可以看到,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加强专业知识教育,通过学术交流增强专业归属感。

对专业了解程度不高或缺乏兴趣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成为影响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原因。部分学校从教学层面开设了教授、专业教师的学术讲座、论坛。然而过于严谨的学术风格难以在现今娱乐精神普遍流行的学生群体中产生高度共鸣,而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开展的活动往往能在学术普及和育人的结合中推陈出新,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肯定。社团的强大辐射作用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科研的队伍,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通过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的学习技巧和指导老师的“画龙点睛”,学生对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掌握。此外,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归属感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大幅度提升。

(2)有利于推动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科创提升综合素质。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逐步提升,有社会经验、创新能力成为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学术性社团作为专业教育的课外补充和实践延伸,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层面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活动内容上,学术性社团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科研比赛、创业比赛等模式引导社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提供实践机会。从科研层面上升到创业层面,将科技成果转化到自主创业也是学术性社团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从活动的范围来看,学术性社团通过与企业、社区的合作与交流,向社会拓宽,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热点、关注专业、行业动态的习惯,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3)有利于带动学习有困难或不善交流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一些高校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或学习目标不明确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也有一些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每当参加活动“就会不自在”,于是很难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在今后就业和发展中较少有机会“脱颖而出”。学术性社团作为一个大众性学生组织,招收的对象不只针对“精英”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多元化的社员招募形式,使得学生有机会在团体中通过完成一个项目、讨论一个课题体验团队合作的魅力来激发潜能。另外,因为学术性社团的“不设门槛”,也使学生减轻心理自卑感所带来的压力,轻松参与社团活动。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明确学习生活目标,从而增强学风建设和团队凝聚力。

三、完善学术性社团自身建设,发挥对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作用的对策

1.通过“双重制度”的推进和保障,完善社团管理机制,激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的热情。

(1)学术社团导师制。

作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团发展主体的青年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积累较少、科研能力较弱,需要专业性的老师给予指导,这里的指导老师主要分为两方面:社团管理指导老师,帮助社团发起人和社团核心成员合理运用资源、完善规章制度,并对社团规划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对于学术性社团而言,相关学术科研的指导老师同样必不可少,他们可以给予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层面上的深入指导。

(2)第二课堂创新学分制。

高校的学分制往往局限在第一课堂,较难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通过引入创新学分制,激励学生参与学术社团,从而带动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社团高水平方向发展,实现学术社团活动与课堂活动的有效链接。作为制度保障的创新学分将奖励在社团活动中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突出表现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的学生,以“量化考核”和“导师推荐”的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无穷动力。

2.通过“双线体系”的结合和拓展,助推孕育学术氛围,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所谓“两线体系”是指在学术性社团的文化体制和运作目标结合的过程中,所建立的旨在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的两条途径。

(1)“科创、科研训练线”。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等为学术性社团的学术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积极鼓励学术类社团以团队或个人的名义参加。以参赛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增加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度。同时,学术性社团也为部分有志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创新、创业领域的平台,从而引领学术性社团上一个新的台阶。

(2)“素拓、明星社团线”。

通过学术性社团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对接,增强学术活动的趣味性和与时代背景的融合性,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强化综合素质,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在社团层面上,提倡竞评“明星社团”,通过评选过程,完善社团发展,加强与其它学术性社团的交流合作,获取更多活动资源。

3.通过“三面模式”的深入和创新,提高学术性社团活动影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三面模式”是指学术性社团在发展中采用的三种宣传互动策略,即:

(1)内部学术刊物面。

定期制作结合学术性社团刊物,对内交流社团活动,展示科研成果,对外介绍社团基本情况和文化宗旨,还可以推广社外会员制,使学术性社团通过刊物走出高校、走进社会,向市民介绍科技学术知识,普及专业知识。

(2)网络交流面。

网络有活动宣传及时、宣传覆盖面广的特点。对内利用QQ、SNS社交网站等平台开展社员交流、学术研讨;对外,利用博客、网络空间等平台宣传社团活动,提高社团的知名度。

(3)交流互访面。

通过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与相关专业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术性社团进行交流互访,开展社员联谊,一方面互学所长,另一方面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

通过推进学术性社团“三面模式”,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对专业的兴趣,同时唤醒部分社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我痴迷”状态,为社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要做好社团的宣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加强对学术性社团的宣传本身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是极大的推动,对学风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第二课堂重要平台的学术性社团,是学生参与学术科研,践行专业知识的自发、有效的途径,日益成为明确学习定位、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平台。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相关资源、积极拓宽宣传面的学术性社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度和认同度,提升专业归属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5).

[2]张仁伟,葛卫华.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3):87-90.

[3]陈滨滨.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120-121.

[4]迟岩,解源,洪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探索,2005,(5):12-13.

上一篇:关于《史记》列孔子为世家的原因 下一篇:“将无”类测度语气副词产生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