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看公路设计新理念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03:16:20

从“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看公路设计新理念的应用

摘 要:本文多角度对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新理念设计进行总结,重点探讨了设计中的新理念的运用及多种创新设计手法,全面阐述了项目设计中如何结合项目特点灵活运用公路设计新理念,为同类设计项目理清了思路,值得设计者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公路设计;新理念;设计总结

中图分类号: U44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做好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示范工程设计,更好的贯彻落实勘察设计新理念,吸取其他示范公路的成功经验,打造“畅、安、舒、美”的交通新环境,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组对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项目进行地勘察设计。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起于郑州市与新郑市交界处小刘桥南侧,止于新郑与许昌市长葛交界处,全线长37.6公里,结合勘察设计中的所见所闻,作者进行了认真总结,认为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对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运用较为全面和灵活,也融入了较多的创新思想,有很多的设计手段和理念值得同类项目参考和借鉴。

1新理念设计的体现

1.1 技术标准的确定应因地制宜

项目技术标准的确定应因地制宜,既不能过高,亦不能太低,过高会增大投资、占用更多土地,过低不能适应交通通行需求,造成通行效率及通畅性降低。而技术标准的确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交通量、地形、地质等。

1.2 注重主体工程设计

再优美的环境,如果没有优良工程本身的支撑,那一切也是枉然。主体工程结构的优劣却直接影响了通行效率和游人的心情。颠簸的道路,让人心烦意乱,注意点均集中在了路况上,根本无心旁顾;而如果工程本身做的好、做的精细,那么道路本身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即使两侧没有美景,也会让人很愉悦。所以努力做好工程主体设计则至关重要,不能本末倒置。

1.3 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理念

交通部2004年下发了“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始终坚持打造“路在园中展、水在路边流、车在景中通、人在画中游”的郑新生态新景观。

1.4 环评优先

环评提前介入,在避让重点动植物保护敏感点、保护水资源、节约土地等各个方面提出咨询建议,改写了传统的仅考虑地质地形选线的历史。

1.5以人为本、和谐自然的理念

道路的使用主体就是人,所以道路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个是根本的宗旨,能使游人在行车中感受到安全、便捷、欢快、悦目。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

1.5公路文化必不可少

在公路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可提升公路的文化品质,也可塑造人们的公路文化意识,使出行的人们在旅途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熏陶。同时,在每个弯道处均设置标志牌,充分利用地形设置,自然不突兀。

2创新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勘察设计时要结合道路的位置、功能等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寻求新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延伸和提高设计理念。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在设计中就比较精细,采用了较多的创新手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2.1土路肩硬化处理

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土路肩较多的采用了路肩硬化处理,街道路段与明沟连接,非街道段与盖板边沟连接,路线边缘清晰,且增加了道路的视觉宽度,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如果保留土路肩,在边沟与路面之间形成很窄的绿化带,既会渗水,也不美观,而硬化后,增大了行车宽度,增加行车安全感,简单实用。

2.2三线两边

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标线设置规范齐全,全路段均设置了中线及两侧边线,加之两侧缘石或边沟边缘,整个路面显得整齐流畅,界线分明。对于路面改造项目,建议要施划中线及边线,路肩较宽路段设置路面平石,路肩较窄路段,路肩外边缘或边沟边缘要整齐统一,给人视觉上连续、整洁的感受。

2.5标志牌全部采用双面式

全线安全标志牌全部采用双面设置,靠近行车一面为安全标志,反面为文明口号、宣传标语、温馨提醒等内容,既保障了行车安全,又给驾驶员灌输了“文明行车、礼让为先”的思想。但由于标志牌反面在对向车道,行车过程中视线跨越范围较远,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所以此种设置不建议太多,否则会产生疲倦感,同时分散驾驶员的精力,对行车不利。

2.6公里碑和百米桩全部采用天然石

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所有的公里碑及百米桩全部采用天然石结构。公路沿线150余个造型别致的天然石里程碑,既是全国首创,也是一道风景。精细设计无处不在,公里碑及百米桩采用天然石结构对我们也是个很大的启发。

2.8护栏全部采用通透式

由于道路两侧风景较好,步步为景,美不胜收。既不单调,又保证了视野的开阔、通透。护栏有半刚性、刚性和柔性三种,在护栏选择时,应尽量简洁,避免过度装饰,应充分考虑通透性,并注意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2.9生态防护处处体现

在工程防护为辅、生态防护为主的背景下,生态防护的面逐渐得到延伸。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根据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貌特征,采取了多种绿化方式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尽可能恢复生态。主要措施有:公路两侧喷播植草、栽植灌木或藤本植物,充分采用工程——生态复合防护技术,尽量实现生态化。

结语

随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公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物质条件,如何在公路设计新理念指导下,打造出一条“畅通、安全、舒适、美观”的生态路、景观路,是摆在每位公路勘察设计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公路设计新理,不断实践总结、不断创新,大胆求索,让每条公路都能成为一条“会说话”的路,让每位群众都能感受到出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董丽娟,张立业.公路设计的新理念[J].建筑与工程,2007(35).

[3]王乐翼.节能新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2008(1).

[4]王顺兴,杨维国,傅琨.浅析公路建设新阶段景观设计新理念[J].工程技术,2007(11).

上一篇:锅炉安装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浅议如何提高电力基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