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采茶灯”由来初探

时间:2022-10-19 01:24:46

龙岩“采茶灯”由来初探

[摘 要]关于龙岩“采茶灯”的由来,目前并无史料文字记载,而更多的是当地民间的口头流传。本文试图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并结合周边地区采茶灯历史发展脉络进行追根溯源,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龙岩 采茶灯 由来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舞”是福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它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龙岩城乡和龙岩周边地区。因为关于龙岩“采茶灯”由来的相关文献记载相对缺乏,大多研究的视角定位于龙岩区域内,沿用自当地民间的口头传说:龙岩“采茶灯”起源于龙岩赤尾山(今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笔者根据当地“采茶灯”传承人的口述记载追根溯源,认为龙岩“采茶灯”应当于明末清初由广东传入,并初步探讨邻近区域对其的影响。

一、民间传承人关于龙岩“采茶灯”由来的口述记载

1、据当时苏坂公社美山大队(今苏坂乡美山村)采茶灯老艺人林宗发(1908年生,现已故)忆述,“采茶灯”曲谱和“的笃鼓”是由该村林氏十七世祖从广东传入至今约260年左右。

2、又据当时苏坂公社美山大队(今苏坂乡美山村)的笃鼓手林枝旺(生于1900年,现已故)回忆说:“采茶灯”是明末由广东传入龙岩,他的曾祖父因避祸入龙岩山乡曾把他所学的采茶灯技艺在美山教授传播。

根据两位当地“采茶灯”民间老艺人的忆述,龙岩“采茶灯”是从广东传入,传入时间上大致为明末清初。当时的广东“采茶灯”的形式如何?跟现今龙岩的“采茶灯”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呢?

二、史料记载关于明末清初时期广东“采茶灯”发展情况

明代广东的唱采茶已普遍流行。明代嘉靖年间以后, 广东东北部各地开始流传“采茶灯”这一民间歌舞表演习俗。

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中记载:“采茶歌尤善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女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絙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①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中对采茶灯的记载:“潮州灯节,采茶歌尤妙丽。娇童饰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擎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備极妖妍。又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绿灯,采女进退行止,皆视队首致衙门或巨室唱歌,自十三夕至十八夕止。”②

以上资料显示明末清初时期“采茶灯”已经在广东盛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表演形式上,龙岩的“采茶灯”与明末清初广东“采茶灯”有一脉相传的关系,而且在流传时间上与民间口述人的记载相吻合的。因此笔者认为龙岩采茶灯从广东传入是有可能的。

三、明清广东区域以外有关“采茶灯”的文献记载

由于“采茶灯”反映都是农民本身现实劳动生活,且在表演中边歌边舞,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明清时期除了在广东盛行,还在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普遍流传开来。那么龙岩“采茶灯”有无可能从上述“采茶灯”流行地方传入呢?下面我们看看清初时期上述部分地区“采茶灯”的发展情况。

康熙二十七年《黔书》中有关“采茶灯”的记载:“城北城南接老鸦,细腰社鼓不停挝,踏歌角牴蠻村戲,椎鬓花铃唱采茶。”③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广西桂林知县王维淮的《公余偶吟》中也说到:“秧歌小队竟招邀,高鬃云鬓学舞腰,十二花篮灯蔟簇,采茶声中又元宵”。④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记载:“清初江西采茶歌的迅速发展, 流行于各地,采茶歌最初只唱小调, 后发展为一种联唱的‘十二月采茶歌’形式,而‘十二月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灯彩相结合,变成‘采茶灯’表演形式,即由娇童扮成采茶女, 每队八人至十二人, 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首, 手持花篮, 边唱边舞”。

从以上当时“采茶灯”流传地区关于“采茶灯”的历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清初这些地区盛行的“采茶灯”,在表演形式上与龙岩的“采茶灯”也是非常相似,在流传时间上也是相近的,因此笔者认为上述地区“采茶灯”应该也是受到广东“采茶灯”的影响,它们与龙岩的“采茶灯”应该是同出一脉。

四、龙岩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促进周边区域“采茶灯”的交流

龙岩地处福建省西部,西与江西省赣州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毗邻,明清以来就在韩江流域形成了以潮、梅、汀三州为中心,辐射到漳、循、惠、赣、抚等数州的经济区。这一时期经济密切交往也必然带动这一区域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采茶灯”在这区域传播的路径来讲,以上地区的“采茶灯”能流传到龙岩除了前面所述的广东“采茶灯”,还有可能的话也只有江西赣南“采茶灯”了。那么龙岩采茶灯是否从江西传入?有关史料并无相关记载。更多是关于赣南采茶戏的流传入闽的记载:

清康熙年间《宁化县志》记载:“迎神之会有五饰灯戏,煎沸昼夜。”⑤

《中国戏曲志· 福建卷》记载“赣南“采茶戏”形成后一支流传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流传至福建邵武、光泽地区称‘三角戏’;流传至建甄、建阳、松溪地区称游春戏;流传至永安、将乐、大田地区称为‘花灯戏’;流传至宁化、清流地区称为‘采茶戏’。有一支流传至漳州地区后传至台湾并影响到台湾“歌仔戏”的形成。”⑥

“采茶戏”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从“采茶歌”到“采茶灯”再到“采茶戏”这三个阶段。赣南“采茶戏”在大约明末清初孕育形成,盛行于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孕育形成之后在江西省各地流传,而且还分数支先后向闽、粤、湘、桂等省流传。赣南“采茶戏”孕育形成和流传之时,也正是广东和其他地区的“采茶灯”都还在盛行的时期。因此笔者推断这时期从江西流传并影响到龙岩应该是赣南“采茶戏”而不是“采茶灯”。另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记载:“赣南采茶戏原始表演形式脱胎于粤东采茶灯,清人黄启衔《近事录真·小媳妇假装男子》云:‘采茶戏,亦名三角班,相传来自粤东,二旦一丑。’清《新丰县志》中谢肇祯的《南安吟》云;‘采茶歌,呕哑嘈杂减平和。土音流传自东粤,村童装扮作妖娥。’说明赣南采茶戏是在经由粤东传入采茶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⑦据此笔者认为广东的“采茶灯”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早于江西“采茶灯”同时也说明广东的“采茶灯”,在当时不但流传至龙岩,同时也流传到了赣南并影响到赣南“采茶戏”的形成。因此无论从流传的路径还是在流传的时间上来推断,明末清初流传到龙岩应该是来自广东的“采茶灯”。

五、龙岩“采茶灯”传承中求变化,艺术特色鲜明

广东“采茶灯” 明末清初流传到龙岩后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保持原有“采茶灯”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吸取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歌舞。如龙岩“采茶灯”舞蹈的基本步法位就吸收了闽西汉剧“花旦步”后加以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采茶步”。“采茶灯”在清代中后期开始盛行龙岩,此间受到周边地区正流行的“采茶戏”的影响,龙岩“采茶灯”也慢慢演变为以歌舞表演为主体的结合说唱和小戏的阶段。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民间艺人对龙岩“采茶灯”进行改革,将由8位采茶姑娘和茶公、茶婆、武生、男小丑等12人组成的“采茶灯”中原有的小生、小丑和小戏部分省略,采茶姑娘由男扮改为由少女装扮,曲调由 “德胜令”改“剪剪花”,原先的“六角采”改为“正采”,“四角采”改为“倒采”。伴奏音乐由多个曲牌联奏,改为由主、副曲调统一的音乐。伴奏乐队也改为龙岩静板乐队,服饰、队形等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至此龙岩“采茶灯”演变为“采茶扑蝶”成为纯粹的歌舞形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培育一方民间艺术。“采茶灯”从广东传入龙岩之后在当地生根、发芽、发展、变异。龙岩“采茶灯”在发展过程中,在保持“采茶灯”家族原有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剧元素相融合,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龙岩“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歌舞,深受当地民众的喜欢,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龙岩“采茶灯”几经变革仍传承至今。当然与众多的优秀民间艺术一样,龙岩“采茶灯”如今同样面临着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加强对龙岩传统“采茶灯”研究和保护是当务之急,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龙岩“采茶灯”这一福建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岩市苏坂乡美山“采茶灯”探考 林奇英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1期2007年3月

[2]客家采茶戏源流考 李寿麟1,牛田人2 嘉应大学学报第21卷 第1期2003年2月

注释:

①《粤东笔记》清·李调元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5月,卷一,第36页。

②《岭南杂记》清·吴震方著,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第2页。

③《黔书》清·田雯编,商务印书馆发行,卷一,第20页。

④《公余偶吟》清·王维淮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刊本。

⑤《宁化县志》清康熙·李世熊修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卷一,风俗志 , 第13页。

⑥《中国戏曲志· 福建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12月 ,第12页。

⑦《中国戏曲志· 江西卷》 中国Is BN 中心19 9 8 年8 月,北京版,第23 页。

上一篇:变音乐课堂为审美殿堂 下一篇:徐州汉陶设计元素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