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法舒地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分析60例

时间:2022-10-19 11:56:34

盐酸法舒地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分析60例

[摘要] 目的 研究盐酸法舒地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的病人机分为两组,使用盐酸法舒地的治疗组和使用阿司匹林、西比灵等一般治疗的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3.3%和4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法舒地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疗效显著,可早期减轻患者病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 后循环; 缺血性眩晕;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39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069-01

后循环缺血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约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30%,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1]。包含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后循环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的脑梗死或短暂脑缺缺血发作。眩晕系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巴曲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02~2010-04期间住院的PCI患者60例,全部病例均由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2]筛选所得,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年龄50岁~75岁。(2)发作性眩晕或持续性眩晕,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等。(3)排除其他疾患所致眩晕。(4)无出血性疾病及新近手术者。(5)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1g/L。(6)血小板大于60×10-9/L。(7)血压小于180/100mmHg。

1.2 分组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0岁~74岁,平均62.4岁;平均病程6.5个月;既往有高血压20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15例,吸烟饮酒史15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1岁~75岁,平均63.1岁;平均病程6个月;既往有高血压19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12例,吸烟饮酒史12例。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盐酸法舒地隔日静脉滴注1次,共3次,首次10 BU,第2、3次各5 BU。用生理盐水100 mL稀释。滴注时间1 h以上,治疗期间不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抗凝剂。对照组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 mg,1次/日;西比灵5mg,1次/每晚。两组均常规给予改善循环治疗,常规降糖药、降血脂药和降血压药等对症治疗,l4d后观察和评价疗效。

1.4 疗效评价根据眩晕缓解程度分为3级。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观察期内无复发,眼震消失。显著进步: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静止时无头晕感,变换头位时无诱发眩晕。好转: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静止时仍有眩晕感。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好转。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

2 结果

对比结果见表1,显示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近,但显效率分别为73.3%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X2检验, P

3 讨论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PCI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1)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PCI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3)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脑桥、中脑和丘脑。

后循环缺血时,局部脑组织灌注下降或消失,脑组织受损、坏死,产生局灶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盐酸法舒地尔是Rho激酶抑制剂,具有改善脑灌注、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减轻炎性反应、Rho激酶系统的靶点在抑制骨架蛋白活化和制动炎细胞,达到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血管彩超检查比较,治疗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此药可以改善脑灌注,缩小梗死面积,起到脑保护作用,为神经功能恢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Savitz SI.C ap lan LR.V ertebrobas il~ disease.N En J Med,2005,352 2618-2626.

[2]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86-787.

[3] 祝茗,王为珍.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94-96.

[4] 李丽,付铁娟,牛晓立,等.东菱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3):393-394.

[5] 王戈鹰.尼莫通在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3):167-168.

上一篇:临床观察经尿道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 下一篇:我院体检人群胆囊结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