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柿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时间:2022-10-19 11:24:35

礼泉县柿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陕西省礼泉县农民栽植柿树历史悠久。为了促进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笔者特对礼泉县柿产业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供有关部门和广大果农参考。

1 产业现状

柿树属于高大乔木,适应性强,易栽易管易丰产,果实营养比较丰富,被称作“木本粮食”。所以,大家对栽植柿树的积极性比较高。

礼泉县柿产业的发展,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曾经几起几落,呈波浪式前进。近10年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山区农民又在坡地和荒沟大栽柿树。再加上农民也在河滩、渠岸、路旁和庄前屋后都栽植柿树,柿产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在,全县共有柿树面积1 400 hm2,共有65万株,年产柿子20多万t。其中涩柿类占98%,甜柿类占2%。涩柿主要品种有火柿、火晶、火罐、尖尖水柿、平顶水柿、鸡心黄、红柿、木娃、重台等;甜柿主要有富有、次郞等。柿树主要分布在礼泉北部半山区和山区,其中有名的优生区是建陵镇唐肃宗陵北侧和西侧的凉马村、山西头村和西洼村等。其果实色泽艳丽、味甜汁多,名扬四海,远销国内外。在杨凌第三届农高会上,凉马村产的火柿还荣获了“后稷金像奖”。

2 存在问题

2.1 苹果冲击

礼泉属于苹果生产大县。苹果的经济效益冲淡了柿产业,如苹果园的落地劣果每1 kg价1.6~1.8元,等于涩柿价的2倍多。所以不少农民不积极采收柿子,造成柿子烂在树上。

2.2 技术滞后

多年来,县、镇(乡)和村上都没有举办过柿树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不少农民对于柿树如何整形修剪和防治病虫等都是一知半解。

2.3 管理粗放

多数农民对柿园管理很粗放,放任自流现象多,不整形修剪、不施肥、不灌水、不防治病虫,因此产量低。例如10年生的柿树,667 m2产量不足1 500 kg,且质量差,商品果率仅为25%左右。

2.4 加工太差

果品采后加工、商品化处理是增加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有关资料表明,农产品产值70%以上是通过采后商品化处理实现的。而全县没有一个柿子加工企业。在农村多数青壮男都出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在柿饼、柿干等家庭加工上没有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2.5 销路太窄

由于柿子产量低,质量差,加工赶不上去,市场竟争力不强,很难打入国内外大市场。所以,上门收购的客商不太多,多数农民坐门等客,从而造成内销不旺,外销不畅。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引导力度

要促进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首先要突出宣传,教育群众深化认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水果多样化的期盼,发展柿产业仍有比较广阔的前景。其次,要正确处理柿产业和苹果产业的关系,学会“弹钢琴”。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柿产业不断壮大。第三要坚持典型引路,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一批高效示范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2 加强技术支撑

应以本县果业局、科技局、园艺站等单位为依托,以乡镇果树站、农技站为纽带,引进先进技术,以项目共建形式与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建立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支撑体系。并从上到下,层层举办柿树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推广高新技术、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力争在1~2年内给每个村培养3~5名科技带头人。

3.3 强化采后处理

从近年来国内好多水果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一般涩柿每1 kg价0.8~1.2元,而加工处理后的脱涩硬柿每1 kg价4元左右、软柿6元左右、柿饼20~26元。显而易见,采后加工的脱涩硬柿增值了3倍,软柿增值5倍,柿饼增值15倍以上。所以,要开足马力,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一是要采后剪柄、摘萼、清洗、脱涩、分级、巧装礼品盒;二是要建立加工企业,加工柿饼、柿干、柿醋、柿酒等。

3.4 提高市场份额

首先要采用高新技术,多产名牌精品,以便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其次可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做好品牌宣传,提高礼泉精品知名度。第三要鼓励农民进入商海,“找锅下米”,开辟高端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3.5 掌握技术要点

3.5.1 加快育苗 可以乡镇为单位,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柿产业育苗基地。用君迁子(软枣)作砧木,采用嫁接繁殖。要熟练掌握育苗嫁接技术水平,加快嫁接速度,不断提升嫁接成活率。

3.5.2 适地适栽 发展柿产业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品种,适地适栽。半山区和山区应栽植耐旱、耐寒、耐瘠的火柿、火罐、鸡心黄等涩柿和富有、次郎、伊豆等甜柿品种。平原灌区可栽植喜水肥的平顶水柿、尖尖水柿、红柿、矮化柿258和新秋、大秋和阳丰等甜柿品种。

3.5.3 加强水肥管理 施肥灌水是促进柿树生长及早果、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幼树应多施氮肥,以促进早成形、早结果。成年树应做到氮、磷、钾配合,平衡施肥。基肥应结合秋耕施入,以施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上。幼树每株应施50~100 kg,大树每株应施100~200 kg。追肥前期应以氮肥为主,后期应以磷、钾肥为主。同时, 要巧灌水,要重视萌芽前灌水和6月上旬果实膨大期灌水。

3.5.4 注重整形修剪 凡干性强、顶端优势明显、分枝少、树姿直立的品种,应整成疏散分层形为宜,树冠呈圆锥形;凡是干性弱、顶端优势不明显、分枝多、树姿较开张的品种,应整成自然圆头形。修剪则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在冬剪中对于幼树修剪,可采用少疏多截的方法,促发分枝,搭好骨架,整好树形;对于盛果期树修剪可采用疏、截相结合的方法,疏弱留强,疏密留稀,并对生长强壮的结果母枝实行单枝更新;对于生长较弱的结果母枝实行双枝更新;对于衰老期树修剪,实行大枝重回缩、大更新促发更新枝,复壮树势;对于放任的大树,应本着随枝作形的原则,逐年疏除过密的大枝,改善光照,促使内膛小枝健壮生长,形成良好的结果母枝。在夏剪中,对徒长枝,一般留20 cm摘心,弱枝摘心后,顶部易形成花芽;强枝摘心后,发出的二次枝仍可形成花芽。

3.5.5 实行保花保果措施 为防止生理落果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合理施肥灌水;二是花期环状剥皮;三是幼果期喷0.3%~0.5%的尿素液或硼肥;四是防治炭疽病和柿蒂虫等病虫危害,可在1月份进行主干、主枝刮皮涂白;2月份喷布5 °Be石硫合剂或柴油乳剂;5月份喷20%杀灭菊酯1 500倍液,防治柿蒂虫;6月份喷1∶(2~5)∶600倍式波尔多液防治炭疽病、角斑病和圆斑病等,并喷40%速扑杀1 000倍液,消灭柿绵蚧和龟蜡蚧等。坚持治早、治小、治了,达到保花、保果、保叶。

(收稿日期:2012-02-22)

上一篇:浅谈营造近原生态植物群落——混交林 下一篇:大豆抗旱栽培技术